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 任博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任博
[导读] 摘要:地基基础和桩基基础是进行建筑物施工的基础,只有保证地基的稳定,才能满足施工要求,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身份证号码:23020219861202XXXX
        摘要:地基基础和桩基基础是进行建筑物施工的基础,只有保证地基的稳定,才能满足施工要求,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建筑物的地基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只有掌握好施工的关键环节,才得以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主要围绕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展开研究,希望为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土地资源可用面积不断缩小,建筑工程施工常面临着复杂恶劣条件,对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市场的主流工程,具有容纳率高、占地面积小的优势,对地基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对地基和桩基施工的研究,利用施工技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1建筑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概念
        1.1建筑地基基础概念
        建筑工程建设中,首要先要做好地基基础工作,才能开展地基以上的建筑施工,建筑地基基础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以地下的方式存在,是柱体地下延伸的部分,另一种是在地上形成的墙体,这种墙体也是依赖于地基形成的,地基基础的建设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连接地基以上建筑物和地面的有机载体,如果地基基础不牢固,地基之上的建筑物也较高的情况下,就很难承载建筑物带来的重力压力。所以在建筑物施工之前,要做好地基的探测工作,查看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一般是由黏性土、岩石、粉土等构成的,地基的土层不一样,施工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对于土层不牢固的一般会进行人工干预,形成人工地基,以此来更好地保证地基承载力,而对于具有良好支持力的地基,可以采用自然形成的地基,所以施工的时候可以根据地表的构成形态来选择地基,进行地基基础的构建,当然对于地基的构成而言,自然地基虽然具有一定的承载力,但是由于缺少人工干预,所以导致施工地基区域较小,可以施工的范围也较小,而人工地基稳定,可以展开大规模的建筑施工,所以一般情况下建筑地基多以人工地基作为地基基础。
        1.2桩基础土建概念
        随着城市建筑的日益增多,优质的土地资源都被运用到建筑物建设中,所以当前的地基环境越来越差的时候,需要采用桩基础技术来完成地基工作。桩基础土建在施工的时候首先要选择好合理的成桩位置,然后建立承台结构,为了保证承台结构的稳固,可以采用混凝土填充的方式来进行承台结构的稳固,使其和基础桩结构构成完整的桩基础结构,组成桩基础的结构中二者的功能各不相同,其中基础桩结构是为了构建稳固的基础桩结构,使整体结构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而承台结构是对施工机械进行固定,以此来保证机械更好地施工。桩基础的构建虽然比较烦琐,尤其是成桩的位置选择较难,但是桩基础具有土壤优化的优势,尤其是在土壤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桩基础技术来实现土质层的优化,达到适合建筑工程施工的标准,这对改变当前优质地基缺乏、保证建筑工程顺利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
        2建筑地基和桩基的施工难点分析
        2.1容易受到现场施工条件的影响
        我国国土面积大,不同地区土质条件不同,建筑工程施工条件也存在很大差距。如我国沿海地区,由于土壤吸收大量水分,造成土壤颗粒密度小,土质结构不稳定,增加了施工难度。而东北地区气候寒冷,长期处于低气温环境下,土层中含有较多冻土。若气温变化,冻土融化或结冰,将影响地基施工质量,造成土质沉降不均匀问题。在地基和桩基施工前,需要全面考虑地质条件进行施工,将土质条件和现场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
        2.2受地下水的影响
        如今我国建筑工程高度不断增加,对地基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地基达到足够深度时,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提高荷载力度。当地基深度增加,对水源区域附近或者降水量大的地区,很容易在施工中途遇到地下积水。若没有重视对地基和地桩的处理,很有可能对施工现场产生安全威胁,甚至影响工程未来的稳定性。


        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
        3.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3.1.1排水固结法
        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土层中的水排出,使原来松软的土层固结的方法为排水固结法。采用打入袋装沙井或者插入塑料排水板使地基土中的水排到地基土的上层,再通过真空预压技术抽出地基土上层汇集的水流,地基土的因为缝隙中没有了水而快速固结,压实,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而且地基沉降量也满足要求。此方法方便简单,就地取材,适用性广。适用于饱和黏性土、淤泥及淤泥质土的处理。
        3.1.2换土垫层法
        清除掉地基中原来的浅层软弱土,改用强度较高的砂石等材料回填夯实,称为换土垫层法。该方法对提高地基承载力效果明显,而且处理后的地基不容易发生沉陷。换土垫层法适用于处理深度不大的浅层软弱地基,如湿陷性黄土地基等。用来置换的垫层通常采用砂垫层或者碎石垫层,处理效果较好。
        3.1.3化学加固法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帷幕注浆法,一种为深层搅拌法。在土层中加入化学材料,通过搅拌使其与土层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将土层黏结到一起,使土质条件改善,承载力提高。近几年由于科技的进步,化学加固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民用建筑地基处理中。
        3.1.4碾压夯实法
        采用大功率的夯锤或者碾压设备而将地基碾压夯实,称为碾压夯实法。使用压路机等重型机械在地基上来回行走碾压土层的方法为机械碾压法;使用夯锤隔行跳打的方式锤击地基土的方法为震动夯实法。碾压夯实法在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地基土被强大的夯击力冲击,使得压缩性减小,液化能力改善,沉降量减小,从而提高地基土体的抗剪强度。碾压夯实法可以采用机械碾压法,也可以采用振动碾压法,也可以二者结合采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并做实验确认后采用。
        3.2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
        3.2.1预制桩
        预制桩施工就是在施工现场或者加工场地上先根据桩的长度及混凝土强度预制好桩体,再将预制好的桩体下放到桩位上。预制桩的施工方法可分为锤击沉桩法、静力压桩法及振动沉桩法。因为需要使用大型的施工机械,因此需要对地基土预先处理,使施工过程顺利进行,防止地基土承载能力不足,威胁施工机械的稳定性。
        3.2.2灌注桩施工
        灌注桩施工是先预制桩孔,然后在桩孔内吊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桩。灌注桩施工时,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如果采用人工挖孔桩,土方量会很大,应重点考虑土料的运输。现在钻孔灌注桩应用越来越多,开挖浆池浆沟、钻孔、制备泥浆及吊放钢筋笼清孔等环节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执行。钻孔灌注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施工质量及安全方面也有可靠保证并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3.2.3施工现场放线技术操作
        该技术使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轴线来确定位置,保证施工的准确,尤其是在桩体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放线技术来确定桩位,然后利用方格网技术对整体的桩位进行管理,为了保证施工的精准度,还需要利用防线技术来实现对桩位的调整和检查,在进行桩体结构的施工中,由于地下水因素对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应确定好水位基准点,并预留出施工空间,使其保持在2个点以上,并对水准点控制范围进行特殊防护,以此保证施工的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中地基和桩基施工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稳定性。施工期间需要根据现场条件和设计要求灵活选择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物施工质量,达到承载要求。施工需要严格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提前预估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保证建筑施工安全进行。通过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顺利竣工,为工程质量和社会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庆忠.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0,15(05):143-144.
        [2]魏建成.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10(36):116-117.
        [3]杨威,张艳燕.浅论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10(12):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