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孔祥媚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1年 05月第05期   作者:孔祥媚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一般性数学方法的教学渗透,为学生有效地获得数学知识、建构数学认知、形成数学思想奠定基础。一般性数学方法的常见类型有合情推理、数学抽象、数学化归、数学模型、数形结合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梨埠镇梨埠小学    邮编543100
      摘要: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一般性数学方法的教学渗透,为学生有效地获得数学知识、建构数学认知、形成数学思想奠定基础。一般性数学方法的常见类型有合情推理、数学抽象、数学化归、数学模型、数形结合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激发热情、培养思维、

      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首先,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缩短时空距离,扫除学习障碍,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同其他学科不一样,数学是一个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一般记忆力较好,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相对要差一些。如果让学生陷入一个他们所认为无休止的计算中,他们则会产生厌恶情绪。而教育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要让主体积极参与其中,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老师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分享他们每次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时的喜悦的感受,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创设了为母亲买礼物的情景:母亲节到了,小明为妈妈买了一份礼物,(课件演示长方体盒子,并展示长、宽、高),他想用包装纸把礼物包起来,需要多大的包装纸,怎样计算呢你能帮帮他吗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主动去探究数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进行说意练习,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语言是思维的裁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教师对学生加强语言的调控,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有根有据进行思考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说出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直观材料,使他们所学知识产生鲜明的表象。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又必须通过合乎逻辑语言引导。最后大脑借助于语言,对感知的事物去伪存真,分析综合,抽象出本质特征。
   如:教学“整万数的读法”时,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为学生认识数提供了感性材料之后,首先让学生说了计算器上珠所表示的意义,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了整万数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提供了支柱,然后,又摆脱计算器,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读出“0”在不同位上的五个数,再让学生说出每个数中的“0”在什么位上和它的读法。这样,使学生用讨论的方法对比整万数与万以内数读法的异同,从而概括出整万数的读数法则,促进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应用题教学:果园里有梨树45棵,比桔树少9棵,桔树有多少棵?启发引导学生按下列要点讲清算理:根据哪个条件知道“谁与谁比”“谁多谁少”“知谁求谁”梨树比桔树少9棵换成另外的说法,应该怎样叙述?要求桔树多少棵,实际是求比几多几的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对这些问题综合连贯的回答,小学生就能较准确地用口头表达算理,经过反复的讲练,不但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深化思维。
       三、合理安排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是获得课堂有效的必要条件,我们就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结合生活创设情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陶醉于数学之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通过教材插图,让情景来激趣。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时,我们根据教材插图,让学生们分角色扮演售货员、购物者,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先购什么,再购什么,然后一起购等等,这样贴近生活的内容,学生们学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这样一来,再让学生看教材上的图,解决提出的问题时,就变得得心应手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非常高。还可以用小小故事会来激趣启思。小学生都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又鼓励学生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这样,学生们学得的兴高采烈、积极主动,也可以通过形象思维,连通数学与生活。我们地处农村,孩子们对农作物有特殊的认识,我们把它与数学结合起来,就为我们进行计算、估算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愉快学习
    现代生活中的儿童都喜欢游戏、网络、动画节目等,我们就可利用学生的喜闻乐见,让学生表现、表演、做游戏等。把这些内容穿插于教学过程之中,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以趣促学,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动,主动地去学习,而且还能使学生向“会学习、会创新、会开拓”的目标靠拢,使其智力品质、非智力因素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