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检查仪在工务维修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邵辉
[导读] 摘要:轨道检查仪能够较好地克服手工检测的缺陷,能够快速检测轨距、水平、三角坑、轨向等技术参数,并能精确地计算得出轨道的不平顺性,及时发现轨道动静态性能问题,为轨道维护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工务段安全科地面检查组  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轨道检查仪能够较好地克服手工检测的缺陷,能够快速检测轨距、水平、三角坑、轨向等技术参数,并能精确地计算得出轨道的不平顺性,及时发现轨道动静态性能问题,为轨道维护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关键词:轨道检查仪;使用特点;维护与保养
        引言:随着我局管内线路质量的提高,线路维修管理实行检、养、修分开模式,其中线路状态是检查的关键,传统的手工检测手段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科学自动检测手段适应“天窗修”“检养并重”的需求。江西日月明生产的轨道检查仪能全面掌握线路状态,快速获得线路检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多种分析,及时了解线路状态,发现线路病害。轨道检查仪代替手工道尺和人工拉弦,较好的克服了手工检测的缺陷,实现了线路检测的信息化管理,保证高速列车按线路允许速度安全平稳的运行。
        1.轨道检查仪简介
        轨道检查仪是一种高精度、轻便式、全数字化轨道几何状态的检测系统,能够精确检测轨距、水平、三角坑、轨距变化率、左右轨向、左右高低和里程等轨道参数。它能适应现阶段行车及技术规范要求,通过了铁路各相关部门的技术审查和认证,在我局逐步应用推广。
        轨道检查仪型号分为:H型、T型、L型、S型,其中又分为0级、1级两个准确等级。0级用于测量允许速度不大于350km/h,而1级用于测量允许速度不大于200km/h的有轨道线路。
        轨道检查仪车架构成:主要是由数据采集显示器(电脑)、推杆、左轮架、横梁、纵梁、走行轮以及测量轮构成。
        轨道检查仪系统构成:数据采集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微处理系统,完成检测信号的A/D转换、前置处理,并通过通讯传送给笔记本电脑,通过处理,完成实时显示、报警,存储。数据采集系统由电气(主电路板)、传感器和笔记本电脑三部分组成,主电路板内置于横梁,通过航空插座、电脑插头与电源开关等与其它部分连接。
        轨道检查仪检测原理:轨道检查仪是一种基于光纤陀螺精密测角原理的轨道几何状态检查仪器,采用适应野外作业的坚固型笔记本电脑为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实现在线数据及波形显示,并可进行全项目在线超限报警。轨距:测量钢轨顶面下16mm处,轨距值=测量值+常量。轨距变化率:相隔1m的轨距测量值代数差。水平:水平或超高值=测量的夹角的正切值x左右轨中心线的距离。三角坑:一定基长范围内水平测量值代数差。轨向及正矢:用陀螺仪角度测量系统,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得出10m、20m弦的轨向(正矢)值。高低:用陀螺仪角度测量系统,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得出10m弦的高低值。里程:采用里程传感器测量里程轮的旋转角度,并转换成相应的输出脉冲,对脉冲的累加记数计算出里程。
        2.轨道检查仪应用对比分析
        2.1轨道检查仪的功能特点
        轨检仪接触轨道的测量轮、导向轮、行走耐磨性能够满足检测500km线路的使用要求。
        轨检仪抗干扰能力强,适应野外作业环境,数据采集稳定,尤其在电气化铁路区段及有射频干扰的地方不影响数据采集。
        轨检仪能够对超限情况发出实时报警。
        轨检仪电气部件箱能够整体拆卸,便于维修,整机防水性能好,稳定性高。
        轨检仪数据分析处理软件,能够对线路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线路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对轨道线路状态进行动态追踪。
        2.2轨检车与轨检仪应用对比
        轨道检查仪轻便、易携带里程相对来讲较为精准,在实线检测中,曲线头尾进行标注,可以精确到米,甚至能精确到哪根枕木上,这是与其轨检车相比较为关键的优点。而轨检车是动态下的检测结果,对于有作轨道来讲,其更能真实反映轨道在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几何形变,达到动静态相结合,将对维修工作带来很大的变化。通过近两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看图分析,来达到动、静态检测数据合二为一的方法,培养熟练识别轨检车图纸的能力,每次轨检车过后,必须全面浏览一遍检测图纸,通过“全面看、找重点”的方法,确定动、静态检测后需要整修的地段,找出单项病害、逐条分析病害原因,最后进行整修病害。
        2.3轨道检查仪与手工检查应用对比
        1.检查内容全面,包括:轨距、水平、三角坑、轨距变化率、左右轨向、左右高低和里程等。
        2.利用轨道检查仪能够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促使检查结果更加精准,检查的数据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3.利用仪器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线路检查的过程中,平均每小时检查3-5km的线路设备,有效的降低了线路检查人员的劳动强度。
        4.轨道检查仪检测的数据易于保存,便于携带,在日后数据对比分析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带上电脑即可方便处理,随时对线路质量和线路病害的变化情况作出结论。
        5.轨道检查仪操作班组人员作业范围小,提高了现场的可控性和安全性,很大成度的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6.轨道检查仪检测的数据易于传输,每日检测数据处理完毕,通过铁路局域网以邮件的形式发到线路维修工区,工区安排“天窗”作业点,进行复查、整修。
        7.轨道检查仪检测数据处理方便,能够实现检测数据的纵向对比,有利于分析轨道线路病害的发展趋势。
        3.轨道检查仪的使用
        3.1前期准备工作
        轨检仪技术含量较高,需要由业务水平高、并且熟悉计算机操作的职工担任操作手。
        为了避免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必须准确设置曲线头和缓圆点的位置,防止仪器处理数据时在曲线、直线的判断上出现误判。
        要及时对轨检仪的处理软件进行升级,准确录入并同步更新变动的曲线资料。
        3.2上道前的准备工作
        轨道检查仪属于精密仪器,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运输过程中要在专用仪器箱中存放,并设置减震,避免轨道检查仪传感器受到撞击而产生测量误差。
        组装轨检仪时,要对走行部分、测量部分进行紧固,清理电源连接线的接口,插拔到位不能有松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电源接触不良造成检测数据丢失。
        为了增加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在轨道检查仪上道检查前要进行标定。
        3.3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轨检仪在检查曲线时,起始点应设置在曲线头20m以外,超长曲线起始点应设置在圆曲线上距缓和曲线20m以外。在检测反向曲线时应在曲线头20m以外转换检测股,避免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轨检仪在检查过程中经过大轨缝时,要降低速度,匀速推进,避免路过轨缝时的冲击力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避免对轨检仪检测小轮的冲击。
        轨检仪经过道岔时,首先要和驻站防护员取得联系,确认道岔不排动后快速通过,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发生道岔转换,不但会损伤轨检仪,还有可能会影响道岔正常定位,造成安全隐患,影响行车安全。
        轨检仪在经过公里标时,应按下同步键,从而确保能够快速找到检测出的超限反馈。
        轨检仪使用过程中,遇到下道或更换检测股道时,需要按下“暂停”键,并准确标记位置,避免碰到轨检仪横梁下面测量高低的传感器。
        3.4下道后的工作
        轨检仪检测完成后,应在当天及时导出检测数据,确认数据完全导出后关闭电源,拆分仪器。
        因轨检仪检测数据具有连续性,在设备质量较差的地段,如果超限长度过短可能导致超限处所较多。因此,需要在线路设备质量不同的地段,通过调整轨检仪超限长度,来控制超限处所的数量。
        4.轨道检查仪的维护与保养
        1.轨道检查仪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在日常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拼装、拆卸和上下道时一定要按照步骤规范操作。
        2.横梁的伸缩部位需定期注油,一般周期为一个月。
        3.轨道检查仪每次使用完后,必须擦净其上面的污物,尤其是走行轮和测量轮,一定要处理干净,
        4.不允许在仪器的测量主轴上施加重物,禁止在轨检仪上坐人。
        5.尽量避免在大雨天气下作业,如雨天作业需使用防雨罩,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5.结束语
        轨道检查仪的应用,有效的提高线路检查和维修工作效率以及检测的精度,实现了“检、养、修”动、静结合的管理模式,我们也要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加强总结,努力学习,使轨道检查仪在工务维修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