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梅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瑞云乡中心小学 四川 资阳 642300)
【摘 要】 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一直以来,语文教学的拦路虎就是作文习作,学生的作文习作能力的亟待提高。学习写作是相当多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生涯中倍感头疼的一件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写字,更要教会学生们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教学生学会写作,需要考虑的第一步就是怎样培养学生们的习作兴趣。
【关键词】 写作 兴趣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1-030-02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有效策略:通过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强化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一、精心组织活动--让"玩"来激发写作兴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引发兴趣,就要靠老师有效的引导。学生好奇心强,敏感,想象力丰富。要让学生喜欢习作,作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讲授作文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学会观察。作为教师就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此类活动,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曾经在一次作文课上,我把课堂搬到操场上,把作文变成活动课,仿照《七彩的泡泡》一文进行活动教学。学生在玩中体验,在玩中观察,在玩中表达,思维活跃,习作效果也得到了提高。学生都感到很快乐,他们说这样的作文课很轻松,与以往枯燥的的作文课很不一样。
二、丰富阅读,带动写作。
《新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是新课标要求,它明确规定学生必须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我校正积极开展"书香伴我成长"的活动。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通过阅读课本,让学生从原文的阅读中跳跃出来,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写作的空间遨游。通过阅读,结合课文精华模仿写作。鼓励学生模仿,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让学生带着写作目的去学习课文,指导学生从范文的剖析、赏读中,感悟作者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表现生活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认识、表达的素质,再引导学生模仿范文的立意、构思、谋篇和表达方法,掌握作文的规律,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写出真意的作文。
除此之外,我还建议家长尽可能给孩子多创造读课外书的条件。如帮助孩子选订一份好的报刊,多留些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看报,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增长知识。孩子需要家长的这面镜子,这个榜样,因为它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注重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但对生活的感情、对生活的想象领悟能力不够,由此造成他们的习作形式上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内容上表现为人云亦云,没有个人思想的体现。教师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就要注重,教会学生感悟生活。在每次开展语文课活动时,我会组织学生开展合情合理的奇思异想。由失败想到成功,由痛苦想到高兴,由花草虫想到生长,由真善美想到假恶丑……学生在这些领悟中,逐步增强了自己的感悟能力,遇到好的生活素材,就能写出好的作文。拓展学生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着世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小学生对一切事物的好奇促进他们想象力的拓展,但他们的想象是没有正确目标的,这就需要老师很好的指引。记得在一次春游活动时,一位学生看到树叶在滴水,他马上对我说树叶在哭。我捉住他的这一点感悟,一步一步的引导他,让他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领悟生活的真谛。平时课堂上,我也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作文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飞向更高更远的蓝天。
四、重视每一次习作后的评价。
作文是学生对语言文字创造性运用。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为此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所以学生非常重视老师对自己的文章是如何评价的。为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以表扬与鼓励为主,用诚恳的态度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成功,激发他们写作积极性。一篇作文的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很多,一篇好作文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是比较全面的。教师不应该单单以语言的优美与否,立意是否深刻,选材是否新颖等作为评价习作唯一的标准。应该把语言,词汇,情感,立意,构思等因素综合起来评价,评价的考量因素应该尽可能全面多元。发现习作中的可取之处,哪怕是一点一滴,一词一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虽然这只是小小的成功,但是学生可以从中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初步产生兴趣。在指出优点的同时,具体指出存在的不足。
对写作信心不足的孩子,与他谈心,找寻原因,并挑选优秀作品让他学习,教给写作方法,启发写作思路。当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大力表扬、鼓励,树立其写作的信心:"你的写作进步真大啊!希望你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你提高得真快,继续努力吧,成功正在向你招手!""你要坚持不懈,不断提高,成功将会属于你!"这样的批语,让学生对怎样写好作文有一个具体、真实的感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总之,加强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掌握语言的提升,从基础的教学出发开展兴趣写作,以阅读为主,广泛开展写作的训练,以仿写和评语为副,使写作练习有效地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素材,引导他们增强创新能力,让教学方法更贴近生活,更走近自然,学生就不会视写作为难事,无话可说就会变成有话说,用词干涩可以变成行文流畅,千篇一律就会变成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