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劲 (四川省泸州市力行路小学 四川 泸州 6460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1-023-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效的数学课堂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能娴熟地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艺术,精心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多层次学习,才能达到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
一、教学目标要合理定位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所有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为了让广大老师能合理定位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基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使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了明确的目的性。
虽然新课程已经实施了多年,当认真地审视我们的课堂,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教师大多关注怎么教可以提高知识与技能的达成度,讲究一字不漏地"正确"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等,学生则经常处于"多机械重复"的状态,缺乏对学生发展的整体关怀。这是没有很好地理解和贯彻新课标精神的做法。
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目标过小,则达不到基本的任务了。教育教学也是如此。那我们应该怎样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呢?
1.注意目标内容的具体性
课时教学目标在内容的表述上不仅要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点,而且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情感、态度发展的水平层次都要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使人一看就知道在本课教学中学生要掌握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着重发展哪些能力,从哪些方面去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
2.注意目标的可操作性
一堂课要达到哪些目标以及怎样去实现目标,一般来说从课时教学目标本身的表述中即可找到答案。
3.注意目标实现的及时性
这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检查目标的达成情况,并可以根据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4.注意目标设计的灵活性
课时目标直接受教学对象认识水平和已有数学知识经验的制约、同一内容对不同学生群体可能作出不同的定位和安排,以保证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去实现教学目标。
二、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
在设计提问时,提问的时机要合适,安排好提问的方式和先后顺序。要把握提问的难度,使问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孜孜以求,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课堂上还要注意不该问的不要多问,不滥问,选择最必须解决的问题提问。
1.在知识的生长处设置问题
儿童的认知水平有两种,是现有的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存在差异性,教师在提问时,应找准这个差异,对学生进行提问点拨,让学生的认知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2.在思维的障碍处设置问题
学习过程是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是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受以往知识的干扰或阻碍,出现思维障碍。这时,教师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轻轻一"点",使学生"豁然开朗",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师生交流要真情和谐
在课堂上师生的交流要真情流露,这样可以使师生之间达到一种无形的默契,教师的举手投足都能起到良好的沟通,教学双方都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提高双方的注意力、理解力、配合程度,教师能更好教学和讲解,学生更用心地学习,教与学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充分地调动起来,使教学效果得到极大地提高。
四、练习设计要科学合理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和促进知识的内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练习设计时要科学合理。
1.要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具体来说在练习的设计时,要突破教材的难点,针对学生知识上的缺陷以及爱出错的地方而设计练习,用新知识的学习来纠正学生知识上的错误,防止思维定势。让学生能找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要设计层次性的练习。练习的设计要符合学生学习的渐进性和全面性,应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练习的难度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变式,由单一到综合,逐步提高学生知识技能水平。
3.要设计多样性的练习。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练习的多样性,变化、有趣味,也就是设计一些"花时少、容量大、质量高、训练实"的练习,要设计和用好每一道练习题,做到练习题和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设计了基本练习、对比练习、变式练习以及扩展练习。学生通过多样性的练习,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能灵活运用,并能和周长的计算进行区别。
随着新课改不断向纵深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究、实践的一个课题,也是我们数学教师永远的追求目标,这需要每一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潜心钻研,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和总结,并付诸于实践,使数学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人人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