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语句排序 欧小军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11期   作者:欧小军
[导读] 【摘 要】 语句排序题,是小学阶段语文阅读练习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必须好好掌握。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多学生在做排序题时不知道如何下笔,无法找到句子之间的联系,或者是对文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失分率很高。那么,学生们要怎样才能做好排序题呢?下面有四个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排序题。 【关键词】 语文 句子 排序
        欧小军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中心小学     四川 资阳     642300)
      【摘 要】 语句排序题,是小学阶段语文阅读练习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必须好好掌握。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多学生在做排序题时不知道如何下笔,无法找到句子之间的联系,或者是对文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失分率很高。那么,学生们要怎样才能做好排序题呢?下面有四个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排序题。
      【关键词】 语文  句子  排序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1-020-01
        由于语句排序题能够很好的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和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判断力,因此这一题型一直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点。做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明确语意,把握语意,把握正确的思考角度,多方考虑,综合分析。以下是个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的一些总结:
一、通过已知条件简单判断: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
  有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在排序时先找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按照这个顺序进行排列。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对一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词,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
  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 )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 )初夏,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根据这段话的特点,"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这句话是个中心句,其他三句话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说的。显而易见,我们可按先总后分的顺序来排列句子。排列的顺序为:2、3、1、4。
  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所谓空间推移,就是由地点的转移,表达出不同的内容。排列时,要十分注意,不要与其他的方法相混淆。譬如:
  (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
  ( )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这段话,我们可以抓住"屋外"和"屋里"两个不同地点,对句子进行排列,顺序是2、4、3、1。
  有了排序的具体方法,在做题的过程中同学们还要注意做题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阅读,就会找到每道题目的具体解决办法。首先,粗读知大意。将句子粗略地读一遍,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比如:谁做什么?谁怎么样?说了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这样能使我们把握住排列时的总方向。其次,细读找顺序。仔细地读几遍,根据其意找出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如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方位顺序。仔细地寻找句子中相关的词语来确定顺序。第三,精读巧排列。我们读句子时,要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从而来巧妙地排列。"精"就是找出句子中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相关词语。"巧"就是从句子中间寻找它们之间有联系或相同的词语。第四,朗读细审定。我们要将排列好的句子朗读几遍,边读边想:句子大意是否通畅、顺序是否正确、是否还有其它排列方法?第五,品读活运用。最后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找出作者按顺序来表达主要内容的方法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家长在家里也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些练习,随便找一段话打乱顺序让孩子排列,这样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和逻辑思维能力。排序题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了方法,就会提高分数。
二、理清思路、判清关系再答题:
在答题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前面的四种方法理清思路,然后通过下面的几点确定排列顺序.
   1、找中心句。一个语段,一般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安排的,调整句序时,如果能找准中心句并确定其位置,整个语段的思路就比较清晰了;
   2、梳理思路。总体上看:句子之间有相并关系(并列、对照)、相承关系(顺接、层进)和相属关系(总分),从局部看:有承接、解说、对比、递进、因果、转折等关系;
   3、抓关键词。调整句子的顺序还可借助"首先""其次""换句话说"由此看来"等关键词语。
    句子衔接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述的规范和内在逻辑的严密。这种题型可以考查考生缀句成文和语言感悟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看句子的主语是否一致--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陈述对象(即句子的主语)应当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文章读起来顺畅;
   2、看语句是否前后呼应。做语言连贯主观题,既要注意行文结构的前后照应,又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
   3、看语句的结构是否相应。语句间的相应,包括答句与问句间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间的照应等;
   4、看语句是否符合事理的逻辑性。句子衔接首先是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合乎思维规律,即要合乎逻辑,否则,上下句在事理上就会出现"裂痕",衔接不上。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排序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更多耐性的去给学生讲解、分析、总结出更多更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和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判断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