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美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第一中学高三16班 山东 威海 264400)
【摘 要】 同学之间经常互相讨论:怎样才能把历史学好呢?有的同学把课本几乎全部记住了,但每次考试还是不很令人如意。究其原因,多数同学没掌握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没有把所掌握的正确方法落到实处。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历史学习 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1-046-01
高中历史更注重历史的线索和时代特征以及一定的历史理论。因此要学好高中历史,决非简单的背背而已。本文主要跟大家探讨一下如何更好的学习高中历史。不足之处望大家提点。
一、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1.读目录。读历史课本时不能简单地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也不能翻到什么地方就读什么地方,而要先读目录,正如陶行知先生曾说:"目录明,方可读书;目录不明,终是乱读",搞清楚章与章之间,节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依据目录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课本的大体知识。
2.读章前提示语。每一章前面的提示语,讲述的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只有认真阅读它们,才能真正把每一历史事件放入历史长河中去认识,才能全面把握每一历史事件。
3.读每一节下面的标题。搞清楚标题与标题之间,标题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4.读课本正文。课本正文是各个知识点的具体表现,是历史知识的微观方面的内容。只有把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学好历史。
5.读课本小字、注释、图表、引言。因为这部分知识是历史课本内容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只有认真阅读它们,才能对历史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也才能更明白历史的延续性。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1.课前认真预习。首先,一旦拿起课本,就要人到、心到。通读两遍课文,对于那些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除了要注音,还要明白这些字在课文中的含义。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出比较详细的提纲。提纲的格式可以模仿老师上课时的板书。但必须体现出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名称、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另外,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及把自己要提的问题也写出来,以便在老师讲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
2. 上课认真听课、思考、笔记。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注意自己的理解那些地方与老师的讲解不一样,自己还有那些地方没有预习到,自己预习时存在的问题老师是否讲了答案,如果讲到了要立刻记录下来。老师讲完后,自己要详细回忆一遍老师讲的所有内容,想一想,还发现了哪些新问题。如果有,还要在课后向老师提问,获得答案。
3.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首先,再读一遍课文,再看一遍预习提纲,根据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修改提纲。然后,完成课后作业,做作业时,不要照书抄,要尽量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答案,确实写不出来,再看看书,记一记,然后写出来。作业不能拖,要及时完成。还要书写工整、条理清晰。?最后,不要忘了,过三天,要把学过的内容再快速读一遍,以便及时巩固。
三、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
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读一读像《历史学习》这样的杂志,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题很有帮助。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要争取每天都花一至两个小时在历史上。因为历史有一个特点,容易忘。今天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复习历史更要注意计划性。除了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外,自己还应有自己的计划,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哪段时间复习哪段内容,注意科学合理,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可以双条线同时进行。一条是老师的,一条是你自己的。另外,专题复习也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掌握好历史线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历史规律之类的东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其实,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担心学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后,历史会变得很简单了。
四、掌握一定的评价方法。
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能够将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要采取正确的评价方法:
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3.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一般,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当然肯定。
4.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历史是复杂和矛盾的。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处处交织着这种善与恶的二律背反。在评价历史时,应将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可偏废,同时应将对效果的评价放在首位,因为对历史起作用较大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同时动机对效果的实现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要兼顾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