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群 (四川省什邡市马祖初级中学 四川 德阳 6184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1-041-01
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和智慧,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了深厚和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对着现代化浪潮,我国诸多优秀文化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青年一代对我国优秀的传统缺乏全面认识和积累。导致一些优秀的传统品德逐步丧失,这种现象让人痛心疾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人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知: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是语文教学一大重任。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作者深有所感,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积极汲取同行优秀教学成果,特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入探讨,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做出自身应有贡献。
一、 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额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教师要力求教学内容生动性和趣味性,注重教学方法多样性,促使优秀传统文化和语文有效融合,以期促使学生深入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境和内涵,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二、在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1.初中语文教师要着力于教材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很重要途径。语文教材是知识的有效载体,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然而,许多语文教师过于关注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语文教材中许多篇章都是精挑细选而来,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和情感,彰显着汉字的独特韵味。尤其是那些华丽的辞藻、丰富的思想和深邃的意境能给阅读者带来独特感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些篇章的美感,以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在背诵古诗词中,促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表面深入到其内涵,促使学生沉浸在一种丰富的情感中,然而由于初中生的局限性,他们缺乏生活感悟,对于课文中彰显的独特情感认识有限,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利用课前预习和背诵,促使学生亲身体验作者心路历程,深入品味作者独特情感,从而全面把握课文内涵,升华自身情感,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促使学生深入体会语文本质。
2.初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切合时宜运用多媒体
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义务教育运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汇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这给语文教学带来较大难度,为此,语文教师要树立先进教育理念,积极转变填鸭式教学,树立学生学习自主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客观需求。引导学生从鉴赏、人格、人生目标等等方面,以新视角和全方位引导。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切合时宜运用多媒体,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巨大优势去弥补传统教学的单一性,整合一切优秀的教育资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课文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比如:在学习某篇古文时,教师可以从课文历史背景入手进行简单解释,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以期增强教学感染力,为新课导入奠定坚实基础。此外,教师哦还可以将课文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进行广泛性阅读,在深入阅读中促使学生体验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针对课文中的关键性词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学生缓解紧张不安的心理,以轻松和积极姿态参与教学中,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乐趣性,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活动,拉近学生和作者的时空距离,获得学生心理认同,从而起到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3.初中语文教师要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课堂学习时间和空间非常有限,为此,优化教学需要立足于课外,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延伸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利用那些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我国特有节日。我国的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此,教师要立足于传统介入,实施一系列主题鲜明的传统文化活动。紧密围绕这些特定介入,要求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古诗词、名人名言、历史典故、警句等等,最后由教师统一组织。由此一来,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在耳染目濡中,深入感悟传统节日的内涵。此外,教师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文化学习团队。以期融合学生相同的兴趣爱好,建立互相帮助和合作交流的学习团队。要求各个学习团队定期开展团队学习活动。比如:分享学习心得体会,分享彼此阅读古典名著、通过竞赛活动,解疑答惑、概括有效学习方法,增强学生之间深入交流和彼此了解。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
言而总之: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累和孕育,孕育着我国深厚历史和古老智慧,续写着我们文明发展和情感寄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勤于思考、积极实践和主动反思,以期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连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