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11期   作者:邱雪丽
[导读] 【摘 要】 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一。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中有比较大的数量。本文旨在探析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关键词】 农村 小学教育 现在 发展策略

        邱雪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瓦窑小学    广西 柳州    545600)
      【摘 要】 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一。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中有比较大的数量。本文旨在探析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关键词】 农村  小学教育   现在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1-035-02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一。农村小学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学、大学乃至整个国民的教育。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从根本上还没有得到扭转,在办学方向、师资队伍、学生管理、家长重视等方面仍然还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1.学校办学条件跟不上发展需要。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地加大力度进行教育投资,大大地改善了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基本上实现了学校"楼房化",但学校却没有与之配备的教育教学设备。没有电脑室和语音室,边远、小型的学校没有电脑,即使有电脑的学校,部分上不了网,教学得不到新信息,这严重地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
        2. 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由于农村教育信息相对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加上许多农村小学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是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就地转正,他们当中有许多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接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基础较差,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这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业务素质与文化素养一直低下,大大妨碍教学水平的提高。如今,新形势对教师的业务水准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必须既专且博,而少部分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却不懂理科知识,数学老师则常写错别字,农村小学教师上课不讲普通话,一部分老师不识五线谱,不懂色彩、线条,而他们却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伍了,这类老师只能说是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3. 教学设施陈旧,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尽管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里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各种设施不完备,"老三室"的设备大多已经老化、破损,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新三室"还没有完全配套,图书数量少、体育器材匮乏,多数教师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依然主要是靠"听、写、读、备、考"来学习,许多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孩子们无法想象的奢侈品,目前,在任一所农村小学几乎找不到一部手风琴或电子琴等音乐器材。
        4.家长思想观念陈旧。如今农村的独生子女较多,而不少家长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视子女如宝贝,纵容子女犯错,而"留守儿童"的出现和家长的不配合更增加了学校教育的负担。


偏远山区农村的家长思想认识滞后现象严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如对女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闻不问,对男孩子的学习任其发展,并且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者根本不支持学校的教育,?如家长因法律知识的缺乏为一点小事而到学校大吵大闹或者越级上访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而滋生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这些都使学校管理难度与日俱?增,增添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难度。
        二、突破发展困境,确保发展的策略
        1. 积极争取资助,加大办学投入。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思想素质等"软件"具备了,需要良好的"硬件"来运行。虽然农村小学的经济收入非常有限,但学校可每学期从有限的资金中有计划地加大对办学条件的投入,逐年添置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争取外来资金的资助,用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确保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在当今社会复杂的发展形势下,农村学校的教师的思想容易发现波动,由此要加强对教师思想道德的引导和教育,宣扬"正气",消灭"邪风"。通过学先进、立榜样等方法帮助教师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不良思潮并及时解决。不完全统计,当今教师有近80%的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大和生活压力大而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心理疾病,这是值得注重的。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如何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所以学校也要加强对教师心理方面的疏导,解放思想,让教师拥有一颗良好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同时,努力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新信息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3.创建家长学校,关注"留守儿童"。
        农村大约4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应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的进行帮扶。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和存在误区,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蒋迪春. 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探究.《新课程.小学》.2017.07.
        [2]冯晶.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科学导报.学术》.2017.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