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建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施工内容,通过勘察现场地形地貌与岩土状况参数,能够帮助技术人员掌握岩土工程特征,为后续工程设计施工活动的开展提供信息参考。但一些岩土工程仍采取传统勘察技术,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现场地质情况,勘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需进一步提升。因此,为突破传统勘察技术的应用局限,文章重点探讨综合勘察技术,希望可以推动工程勘察技术体系革新,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综合勘察技术;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引言
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所以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之前,岩土勘察是必须严格落实的前期工作,要求勘察单位按照建设工程设计与建设标准对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勘察、分析、评价,查明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情况,为岩土工程的安全、顺利施工提供保障。可见,岩土勘察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是获取工程各项地质数据唯一的技术手段。随着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功能要求不断提升,对岩土勘察全面性、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勘察技术已经无法有效满足这一要求,需要加强对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研究,更好地为新时期的岩土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1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具体应用
1.1横波反射勘察技术
在应用岩土工程综合勘察技术的过程中,横波反射勘察技术的勘察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其中,横波法地震勘探主要包括转换波法与水平偏振横波反射法,前者不需要使用特殊装置,且勘探的深度大,然而纵波的入射路径和经转换垂直偏振横波反射的路径并不对称,且处理数据的难度较大。而后者在处理和解释资料方面,方法同前者,应用相对简单,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横波法进行勘探主要指的就是水平偏振横波反射法勘探,通过对横波传播速度的合理运用,即可有效落实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横波法在应用过程中,能够结合地下介质波阻抗差原理充分发挥价值。此方法速度始终不发生改变,同样不会受到转换波影响。较之于纵波反射,垂向分辨率相对较高,而且类型不同的岩石,实际的波速也存在差异。在地貌勘察地区放置横波发生器,可结合质地差异,使得反馈波长以及波频也有所不同,实现规律性横波发射的目的。在收集和记录不同质地反馈横波的基础上,针对数据深入分析其相位、振幅、频率、速度以及波长等,即可对地质结构做出相应判断。开展勘察作业的过程中,若出现凹陷区域,一定要对空气传播距离和时间进行必要处理,以免对勘察数据准确性产生影响。横波反射勘察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抗凹陷能力,而且在勘察凹陷区域的时候,横波空间的分辨率更准确,能够有效提高岩土工程项目的勘察质量。
1.2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浅层地震勘探技术是通过人工方式激发地震波,对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情况进行勘探来判断测区浅层地质结构情况的一项技术手段,其勘探原理与山谷回声原理较为相似。在应用这项技术时,勘察人员操纵仪器设备激发地震波,对岩土介质中传播的地震波信号进行采集,根据地震波频率与振幅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判断岩土工程测区浅层地层岩性与界面深度形态。同时,以地震波传播特点为划分依据时,可以将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分为透射波法、折射波法、反射波法三种,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的应用最为常见。在应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时,需要使用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的震源,如使用压电换能器与电磁脉冲器,通过释放电磁脉冲来产生压电效应,激发地震波。此外,在选择震源时,还需考虑地震信号识别与频率特性问题,将保障勘察精度与完成勘察任务作为首要目的。
1.3高密度电阻率勘察技术
电阻功率勘察技术可在更多区域内开展岩土勘察作业,优良性特征显著。此方法也是分析浅部地质的主要方式,通过程控自动测量技术以及陈列电极布置方法的应用,针对实测试电阻资料展开电阻率的反演,即可获取检测地点介质电性结构勘察技术。
此技术一般在金属矿产、断层探测、工程地质、考古、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探测洞穴等多种地质类型中应用。其中,高密度电阻率勘察技术有效更新了传统技术,并以传统的电法勘察技术进行了改良。在对岩土地质结构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应结合地质地貌介质的差异,结合物质电阻率数值的不同展开分析工作,在对电阻率变化检测的基础上,将电流施加在勘察区域,即可对岩土地质结构进行必要分析与计算。在实践过程中,要想不断优化工作效率,可选择使用高密度电阻率勘察手段,对地下自燃电流状态加以转变,通过对电极的使用将地质下检测电流输出,并收集地质反馈电流电阻率。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措施的选用是确保勘察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在应用此工作模式的过程中,能够对岩土地质信息结构进行准确地计算,并且对数据进行自动采集,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工作质量与效率。
1.4多瞬态面波技术
在应用多瞬态面波技术时,勘测人员提前在测区地层结构中设置传感器装置,将瞬态冲击力作为震源,受到脉冲荷载影响使得测区地面产生波动,持续向测区地面发射面波。随后,面波沿介质表面持续传播,传感器对面波在传播期间的垂直分布状况进行记录。最后,勘察人员对所采集数据开展频散分析处理操作,由于面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传播特性有所不用,因此可以根据频散曲线变化规律来判断测区岩土性质与地质结构,完成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此外,多瞬态面波技术分为瞬态法以及稳态法,两种技术的操作流程与适用范围存在差异,勘察人员需要结合工程情况与勘察条件合理选择技术种类。
2优化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的应用效果的建议
2.1重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标准的学习
要想确保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就必须重视勘察技术人员对相应规范标准的学习与研究,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的规定条款,避免其在今后的勘察过程中出现工作量布置不足、没有对抗震地段进行划分、原状土样或原位测试数量不足等情况。此外,还要重视规范标准中有关条文的说明,技术人员需要充分重视对各个条款的仔细研究,并能够正确掌握条文中实际蕴含的信息,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与效率。
2.2合理开展岩土勘察
岩土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勘察工作中应坚持直接勘察为主、间接方法为辅,用直接数据验证辅助方法的可靠性,工作人员必须掌握难以直接勘察的地下岩质体受力种类较多、受力状态复杂性强等特点,并采取合理、可行的综合勘察技术,以切实保障实际勘察结果的系统性与准确性,进而确保勘察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除此之外,在实际勘察岩土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正确划分地层,根据岩心采取率、岩土颜色及湿度等指标来掌握地层间的实际情况,保证实际采集到的地质信息的准确与客观,进而为后期工程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在采集碎石时,由于难度较大,无法在夹层中发现,工作人员可以采取连贯方式来对碎石土的紧实度进行判断。如若土与岩石不同,则在收集碎石时需要使用不同的取样器,同时,图样采集完毕后,需要做好相应的保管工作,防止外界因素影响土样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真实、全面地反映岩土工程地质结构与岩土性质,突破单一勘察技术的应用局限,切实满足现代岩土工程勘察需求,勘察单位与工作人员必须正确认识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价值,结合岩土工程现场情况与勘察条件科学制订综合勘察技术方案,充分发挥综合勘察技术优势,为岩土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海涛.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15):189-190.
[2]张云鹤,都厚远,戈爽.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勘察中的有效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4):251.
[3]罗旭.岩土工程勘察中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探讨[J].有色金属设计,2019,46(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