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韵柳 朱江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河北省 唐山市 063000
摘要: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铁道运输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国家也针对铁路运输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度,同时针对电气化铁道也在发展的过程中,电气化轨道主要针对通过电力带动的列车,所以针对供电系统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提升,同时电气化轨道相对于传统的铁道运输来说,可以减少很多物力、人力,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电气化铁道的供电系统进行分析和探索,为更好技术培养而努力。
关键词: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出行的方式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变,出行质量也日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为了推动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对组成部分之一的铁路交通进行调整与优化。目前,在铁路交通中引入多种电气化智能技术已经取到了良好成效,但仍需展开技术开发与革新工作。本文则主要是对铁道供电系统中的新型技术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以期拓展技术相关研究成果。
1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简述
电气化铁道是一种通过电力牵引进行交通运输的电气化铁路系统。具体来讲,想要实现电力牵引需要在电气化铁道中设置电力机车进行一系列供电操作[1]。相比于其他铁路系统,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电力驱动,避免生态环境遭受污染与破坏,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美好生活不会产生本质影响,继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中所使用的电能来自国家电网中的高压交流电。具体电力输送过程如下:首先会将高压交流电传输到铁路系统中的牵引变电所中,然后通过铁路牵引变电的方式对高压交流电进行降压操作。其次将已经降压后的电流传输到铁道上方的接触网之中进行储存,待铁路机车运行后将电流传输到机车内部的电力装置中,机车内部的电力系统会再次对高压交流电进行降压操作,并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从而实现直流电驱动的供电方式。最后,直流电动机会以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方式带动车轮轴转动,使铁路机车开始运行[2]。
2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中的新型技术应用
2.1接触网新型技术应用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中的主要构架,通常会以“之”字形的方式进行构设,主要用来传输高压交流电。在电气化铁道工程中,已经对接触网技术进行了多次革新。目前所使用的接触网新型技术需要十分高端的机械环境,而且需求的电气条件也相对复杂。
在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避免用瓷质材料制成的绝缘子发生破碎现象,需要对绝缘子的材料应用进行重新设计。为了使绝缘子能够长期发挥作用,需要使用计算机对绝缘子的材料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并通过模拟绝缘子的实际应用情况对绝缘子的应用效果进行预测。在模拟应用情况时,需还原当地的接触网架设环境、对绝缘子造成污染的严重程度和绝缘子的实际工作状态[3]。经过综合分析与预测之后选用能够契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绝缘材料作为接触网的制成材料。
2.2供变电新型技术应用
在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中,需要对高压交流电进行多次变电操作。因而在系统发展过程中也已经对供变电技术进行了革新。目前供电模式包含四种:直接供电方式、BT供电方式、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以及AT供电方式。直接供电方式是应用最早的一种供电方式,优势是结构简单,搭建的投入成本较低且能源损耗较少。缺点主要包含钢轨与大地不绝缘,致使通信线路受到影响。BT供电方式是使用吸流变压器改变电流流向,进而提升供电回路平衡性的一种供电方式,该方法造价成本较高,电能损失较大,且易发生电路烧毁现象。
AT供电方式是利用正馈线和自耦变压器提升线路防护性能的一种供电方式,消除了BT供电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常应用于高铁等高速列车,但是由于其投入成本较高,因此难以进行大面积建造。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主要是在直接供电的基础上增设了一条回流线,避免了接触网对通信线路的干扰。虽然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供电性能,但是抗干扰效果依旧不如BT供电方式。因此,我们要不断进行供电部技术的研究,例如目前开展的智能变电站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电气化铁道供电安全监测系统简述
为了保障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对电气化铁路进行供电安全监测,目前也已经基本建立了供电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供变电全流程进行实时监测。在建立该系统时,需要应用大量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系统运行结果不会出现漏洞。
在应用电气化铁道供电安全监测系统时,主要可以起到两层防护作用,具体内容如下:一,可以迅速搜集附近的环境信息并做出危险判断,例如在风速过大或者是发生地震时会发出警报。该行为目前已经被设计成环境预警模块,可以对环境预警系统提供良好的支持作用;二,可以对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内部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问题处理,使系统能够处于稳定的正常运行状态之中,进而保证铁路机车的正常前行。
在设计电气化铁道供电安全监测系统时,为了实现上述两层防护作用需要进行三方面的结构配置,具体内容如下:一,在构建该系统时,应该先对供电综合子系统进行结构设置,即在子系统内部构建三个自动化运行系统,进而发展出监测模块体系。对子系统进行结构构建,可以使监测系统发挥其自身作用,实时掌握系统的运行状态,通过多重防护措施提升系统的运行质量,使机车保持良好的运行。其次,在构建子系统结构时,需要对能够进行监控的自动化系统进行合理设计,使监测功能实现自动化[5],避免人为操作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事故未发生前就能得到情报反馈。二,构建综合监测系统时,需要搭建网桥设备系统,使子系统与综合监测系统保持良好的联系。三,在综合安全监测系统中应该设置两个能够监测车站的功能模块,便于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在正常运行时能够对车站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把握与评估,进而保障车站的安全与稳定。使供电系统能够在每一项环节上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4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型技术的发展前景
发展新型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运行安全,而且需要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电力传输的优质服务。因此,在开发和发展新型技术时,应该始终以提升系统安全系数为研究方向,此外还需要对节能减排、机械损耗等问题进行严格考究。目前我国的电气化铁道网络发展正呈现出密集化趋势,且时常与通信干线产生交叉重叠等现象,因此需要在设计和架设供电系统时,通过合理选择位置避免互相干扰的情况发生,而且还需要引入新型技术降低互相的影响程度,使供电系统的整体架设结构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此外,在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发展过程中,对供变电技术进行革新是必然趋势。为此,相关行业以及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或者是职业教师都应该集中优势力量培养专业化的应用型人才,并通过打造具有精良作战能力的施工团队保障系统设计方案的具体落实工作。进而为我国的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型应用技术研究提供不竭动力,推动电气化铁道的可持续发展。
5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供电流程进行了简单叙述,然后列举了几项应用于供电系统的新型技术,分别介绍了新型技术的优缺点,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设计安全监测系统的目的与方法,最后对新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中,多种新型技术的应用均改善了系统性能,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与漏洞。为了加强供电系统的安全保障,实现成本与效益的统一,必须对新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清晰规划,对系统结构架设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进而设计出完善的供电系统。
参考文献:
[1]沈龙.谈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的发展[J].工业c,2015(16):00101-00101.
[2]吕高奎.探究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的发展[J].建设科技,2017(13):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