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工程结构施工质量管理应用研究—————以宣城市某安置区(三标段)工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3月第5期   作者:陆志平
[导读] 近年来“豆腐渣”工程频现,政府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工程质量,
        陆志平
        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72
        摘 要:近年来“豆腐渣”工程频现,政府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工程质量,并针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多次发文。强调全面、全员共同积极参与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在宣城市某安置区(三标段)工程的质量管理应用,对民用住宅工程从其准备施工之前、结构阶段施工过程中、结构阶段施工后三个阶段中采取的质量管理措施办法、施工质量重点控制内容进行阐述,明确在结构工程中前、中后三个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从而达到即保证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亦不影响工期的成果。
        关键词:住宅工程结构;施工质量;质量管理;管理重点
        1 宣城市某安置区工程概况与应用背景
        1.1 工程概况
        宣城市某安置区(三标段)工程,本住宅工程位于宣城市宣州区,东临响山路,西临经十路,南临纬五路,北临纬三路,工程总造价29334.35万元,施工总建筑面积127600平方米,由7栋高层(最高28层)、1个地下车库(地下1层)、1座商业邻里中心及1所小学组成。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1.2 应用背景
        1)本项目政府保障性住房和拆迁房,需保证政府分房节点,项目结构封顶的时间节点必须保证;
        2)土建劳务分包队伍多,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对土建质量管理带来较大困难;
        3)住宅楼楼层最低17层、最高28层,均安装物料提升机,对中后期质量检查、验收管理带来困难;
        4)项目部质量管理人员少、管理面广(同时兼管一标段、二标段工程),无法满足工程施工质量全面控制。
2 住宅工程结构施工质量管理的应用
        2.1 结构工程施工前质量管理的应用
        1)正式施工前,需避免对设计图纸的不熟悉或熟悉程度不足而仓促施工导致出现质量问题,需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土建、水电、暖通等分包对图纸进行会审,及时发现图纸中不合理、不明确的情况及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部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释要求、修改意见反馈至建设、监理及设计单位,最终由设计单位进行解答并明确施工工艺;
        2)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技术要求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避免因交底内容不全面、不到人出现施工不完全符合本工程设计图纸要求、施工验收规范、施工操作规程及不懂、不完全了解结构知识而盲目施工的情况,最终影响整体施工质量。为避免出现以上各类情况,项目部确立了三级施工交底制度:项目部管理班子交底、施工班组长交底、班组全体操作工人交底;
        3)根据设计图纸确认材料的规格、尺寸等参数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给材料采购人员提供详细材料要求清单。共同参与材料供应商的选择、材料样品确认,从源头控制进场材料质量;
        4)施工现场材料进场时由质量管理人员协同材料采购人员、材料使用劳务单位质量负责人共同对材料规格、外观等进行目测或测量工具自检、自验,验收合格做好进场验收记录;自检、自验不合格的材料应联系供货单位告知情况后拒收;进场的重要原材料还需对材料的随车送货单、产品厂家合格证、质量保证书等厂家质保资料进行检查核对。需见证取样复检的原材料,应在监理单位见证员的见证下进行本批次原材料见证取样、封样并及时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报监理单位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投入使用;检测不合格的材料按要求双倍取样复检,依然不合格需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对该批材料做标记并办理退场手续,退场影像资料、退场记录需做好;
        5)进行钢筋原材料加工前,由施工劳务单位的钢筋班组编制钢筋下料翻样表并提交项目部,项目部质量管理人员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对钢筋下料翻样表进行复核,确认翻样无误后,批准钢筋班组进行试加工。由项目部质量负责人及施工劳务单位质量负责人对试加工完成的钢筋线材、箍筋等进行检验、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能正式大规模加工;
        6)开展样板先行制度。每道工序在施工前,需按工程设计图纸、规范、图集等技术要求进行工序样板施工,样板施工完成后由项目部负责组织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劳务单位质量负责人、班组长对该次样板情况进行验收,确定技术要求、施工工艺标准质量验收的标准是否符合,后期根据样板确定的施工标准开展施工现场施工;
        7)编制合理、科学、可行的进度计划表时需考虑本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少的实际情况,以确保每道工序验收,避免因等待验收而产生的多余工歇时间。
        2.2 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应用
        2.2.1钢筋分项工程质量管理的管理重点:
        钢筋分项工程是隐蔽工程,钢筋的规格、连接质量、连接截面率、绑扎是否到位将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的承载能力、抗剪能力起到直接影响作用,故对该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尤为重要。
        1)本工程钢筋连接形式采用绑扎搭接,同一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连接区段内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截面率应符合表1所示;
    
        2)墙柱钢筋工程中主要关注箍筋加密部位的加密情况,相邻箍筋的接头部位应错开;墙上部及下部三道水平筋需扎丝满扎;
        3)楼板钢筋工程主要关注悬挑梁、悬挑板固定端锚固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图集、规
        4)梁主筋配置的规格、数量、间距是否符合图纸设计,梁主筋连接位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5)梁柱交叉部位的核心区域内的箍筋配置数量是否满足要求;

        6)预留洞口周边是否按设计、图集要求布设加强钢筋。
        2.2.2模板分项工程质量管理的管理重点
        模板工程的安装成型质量对混凝土成型后尺寸、观感等质量情况存在直接影响,因此为确保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模板安装的成型质量。
        1)检查控制线是否完整准确,悬臂构件起拱是否满足要求;
        2)观察模板拼缝处是否严密,根部塞缝是否密实,防止出现漏浆或“烂根”类质量问题。复测剪力墙、柱模板的垂直度、高度、楼板模板平整度及梁截面尺寸是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3)柱、梁的阳角处需采用多层板、方木相互交错组合形成“之”字型接口配模,并在接口处采用密封胶带满粘,避免或减少该部位的漏浆现象,具体形式见图2;
        

        4)检查模板支撑排架的横杆、立杆间距、扫地杆、斜撑杆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支撑系统要合理保证模板支撑排架的稳定性,防止梁侧、柱、剪力墙面混凝土鼓出或“爆模”。模板支撑排架不得与外脚手架进行连接;
        5)模板拆除时,应注意不能使用大锤等工具暴力拆除,导致混凝土结构受到破坏,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墙柱模板可在浇筑24小时后拆除,拆模后需采用薄膜包裹或浇水养护;板、梁底模需根据拆模试块试压强度(见表2)达到允许拆除强度后方可拆除。尚需遵循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位,后拆除承重部位的;从上而下的拆除原则;拆模操作顺序如下:
        ①剪力墙、柱模板:拆除斜撑/水平支撑杆→自上而下拆除横楞→拆除模板间连接螺栓→拆除模板→清理模板、杆件并分类堆放;
        ②梁、板底模:拆除梁侧边支模水平杆→拆除梁侧模→拆板底承重水平横杆→搭接立杆拆除上立杆或适当下放上立杆→拆除板底模→拆梁底承重水平横杆→拆梁底模→拆模板支架剪刀撑→拆模板支架横杆→拆模板支架立杆→清理模板、杆件并分类堆放。
       
        2.2.3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管理的管理重点
        混凝土工程是不能通过目测直接判别质量情况的工程,故需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从而控制最终质量。
        1)本工程剪力墙、柱与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混凝土浇筑时应通过随车混凝土配比单对每辆进场混凝土罐车装载的混凝土标号进行确认,及时告知施工面层负责人员,避免浇错部位;在剪力墙、柱顶部向梁两侧1/2梁高处加设快易收口网,确保低标号混凝土不浇入高标号混凝土结构中,如下图所示:
        
  
        2)混凝土进场后应先对其和易性、离析情况进行观察,然后取料做坍落度测试,现场检验合格后使用。每组试块取料需从同一混凝土泵车中且必须在卸料量的1/4~3/4间,混凝土标养、同养等试块的制作组数应符合规范要求;
        3)浇筑时需根据混凝土浇筑倾落高度制定合理浇筑措施,浇筑剪力墙、柱时,应分层浇筑,控制好每层浇筑高度,及时振捣,振捣要到位,上一层浇筑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一层至少50mm,避免上下两层混凝土之间出现接缝现象。必须留设施工缝的时候,要确定施工缝留置位置的合理性。
        4)厨卫、阳台等有水房间隔断墙下部的导墙浇筑重点控制混凝土交接面,交接面的凿毛应到位,避免出现明显接缝,造成渗水隐患。
        2.2.4 砌体分项工程质量管理的管理重点
        砌体工程的观感质量受砖品质影响较大;本工程采用煤矸石砖,当地砖厂生产的产能有限需同时从几家砖厂采购,因此对进场使用的砖的尺寸、规格、外观应严格验收,整批观感质量差的砖应不允许进场。
        1)砌筑前,需先熟悉图纸,明确门窗洞口的位置、尺寸;计算出窗台标高;
        2)砌筑砂浆拌合前需由具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完整的砌筑砂浆配合比报告,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配合比报告及现场材料运输工具(如小推车、水桶)进行换算,使工人简单易懂如何配比;
        3)宣城市质量监督部门要求,砌体上部后塞缝需留置20mm~30mm,采用掺微膨胀剂的水泥砂浆塞缝。为保证后塞缝尺寸一致,砌筑时需预先试排砌块,确定下部导墙或水泥实心砖砌块砌筑高度,从而达到后塞缝宽度控制;
        4)砌筑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的宽度控制在15mm~20mm,水平、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80%。
        2.2.5 质量验收的管理措施
        项目部质量管理人员少、结构工程劳务分包队伍多、项目全面施工、楼栋仅按照物料提升机等情况严重影响的工程质量验收工作。通过下列方式有效执行后,中后期验收工作顺利,大量减少因验收不合格整改、等待验收而产生的不必要工歇时间。
        1)利用结构工程劳务分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人员、班组长进行不同劳务单位施工面交叉互检,达到互相监督、学习的目的,亦加强了每道工序项目部验收前的施工质量控制。
        2)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由下一道工序班组及分配的对应劳务单位的质量管理人员、同工种班组长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报项目部,由项目部专职质量人员进行工序检验,检验通过后通知监理单位专职监理人员验收,监理单位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进行施工。具体验收流程如下:
        
        2.2.6 质量控制纠正预防措施
        1)定期组织各劳务单位质量负责人、班组长召开质量例会,对近期出现较频繁、较严重的质量问题进行通报;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相互探讨,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2)利用不良天气导致的无法施工时间不定期开展班组的学习和培训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质量验收培训学习提高工人质量意识、水平;
        3)对频繁出现、有严重隐患的质量问题及时编制纠正预防措施并交底至班组,避免同类问题多次出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情况。
        2.3 结构工程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1)对施工完的工序、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时组织或通知相关单位组织验收;根据验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再次验收;对验收通过的及时开展成品保护工作,避免出现成品保护不力造成的返修、返工;
        2)对结构工程的各类材料质量保证资料应及时进行收集、整理;结构工程过程资料需及时编制、并报送相应单位签字盖章。
        3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以往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中往往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及时获得工程款,从而十分不重视质量,未对结构工程施工中宜发生的质量问题、质量隐患等提前预防、预控,导致后期维修成本剧增,这类做法是完全不可取的。当下我国建筑企业遍地开花,建设成本、施工单价透明化的市场大环境下,建筑企业要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施工质量成为重要手段之一,但一味注重施工质量,没有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增加管理成本,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措施尤为重要。通过本项目可以发现质量管理应该是贯穿整个工程施工周期的,掌握每个施工阶段当前的主要管理任务,确定必须、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亦可有效解决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控制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GB502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