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杰
33078119911127****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技术,具有效率高、难度低、劳动强度低、对周围环境负担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施工单位的青睐。顾名思义,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拼装,所以它的施工方法是提前生产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然后将构件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基于此,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施工技术 ;研究
前言
传统钢筋混凝土技术是我国一直使用的建筑施工技术。用这种施工技术创造的建筑质量可靠,性能优良,但也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浪费资源。在当今各种资源短缺的社会环境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可持续发展逐渐被视为主流发展战略,预制建筑施工技术应运而生。这项新的建筑技术在环保和节能方面显示了较高的价值,也可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因此这项技术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1关于预制建筑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在于施工工艺的简化。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相对繁琐,涉及的内容和环节较多,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可以简单地分为预制和组装两个环节。预制是指生产厂家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参数和相关要求,对原材料进行预先加工,并将其组合成建筑的各种构件;组装是将这些生产和加工的建筑构件运输到指定的建筑工地进行组装。目前,我国市场上较为常见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两种。两种结构体系的区别在于,普通型可以按标准生产,生产难度低,普及率高;另一方面,特殊类型是在一般类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或改进一些组件,使其具有特殊功能,从而具有更强大的性能,但由于需要定制,生产相对困难。
2预制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之所以能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传统建筑所不具备的优势。根据对装配式建筑各种性能的分析,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轻质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最明显的优势在于重量。由于预制建筑是以生产构件然后组装的方式建造的,所以必须尽可能地控制生产构件的重量,以方便后续的运输和组装工作。目前同体积的预制建筑自重一般比传统建筑轻一半以上,使得预制建筑对地基的压力远远小于传统建筑,从而降低了地基处理的难度。
2.2可塑性强
传统建筑施工过程费时费力,结构可逆性差。所以传统建筑废弃后回收难度更大,回收价值不理想。很多时候,传统建筑被拆除和回收只是为了获得可用的土地面积。再加上传统建筑的施工特点,在施工完成后,如果传统建筑因功能要求的变化而需要调整,土建施工的强度和工作量也很大。然而,预制建筑几乎没有这些问题。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原则是预先制作构件并进行组装,所以只要我们在设计上下功夫,建筑本身就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拆卸和二次组装来满足用户不同的功能需求;由于预制建筑主要由组装组成,在回收和拆除时,只需按照相应的程序依次拆除不同的部件。此外,预制建筑的构件多采用绿色材料和可回收材料,回收后经过二次加工即可再次投入使用,而传统建筑回收后只产生大量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的可塑性远远超过传统建筑。
2.3建设周期短
预制建筑的施工特点使其施工周期比传统建筑短得多。传统建筑的施工技术往往需要划分不同的步骤。上一步完成,质量保证后,才能开始下一步。而且施工步骤复杂,细节众多,整体施工难度处于较高状态。预制建筑虽然分不同的步骤,但在进行下一步之前,必须保证上一步的质量和可靠性。但是整个施工过程基本上可以简化为两个部分:构件的生产、构件的运输和组装。由于施工步骤的极度简化,预制建筑的施工工期远远小于传统建筑,构件的生产和组装在一定程度上是独立的。只要生产速度能和装配速度协调,生产和装配就能同时进行,进一步控制了项目时间成本,缩短了项目周期。
2.4低难度
传统的建筑施工涉及多种类型的工序和工作,因此项目的难度和强度要大得多,对施工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更高。
相反,预制建筑只需将生产出来的构件合理拼装就能完成整个工程,因此施工难度远小于传统建筑。
3预制建筑施工技术
3.1预制构件设计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控制构件的品种和差异,使构件具有高度的标准化,从而保证构件的批量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工程造价。如果开口多、形状不规则或其他复杂构件,可在一定程度上采用现浇法。在生产零部件时,应事先考虑目标区域的地形环境、加工生产能力、运输条件和吊装能力。此外,预制构件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耐火性和抗震性能。最好能让预制构件的制作相对方便,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对于尺寸较大的预制构件,应增加构件的预埋吊点(用于吊装)和脱模,以便进一步处理。外墙板的预制应考虑不同位置的保温要求和环境因素,并为空调本体和外部机器的安装预留部件。无承重功能的内墙可选用重量较轻、拆装方便、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并应保证内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足够可靠。在构件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功能的差异来划分室内空间。对于卫生间、厨房等环境相对复杂的区域,要注意构件材料的防水透气,同时材料要易于清洁。楼板与墙体和楼板之间的接缝应尽量保证其稳定性和结构完整性,灯具、天花板、管道和地漏的安装和埋设空间应预留特殊的楼板。
3.2预制构件的吊装技术
吊装作业主要是针对楼梯等构件进行的,其作业流程包 括湿式与干式两种系统。干式较为简单,湿式则相对复杂一些, 是以设置好预制构件的安装小样,然后按照固定顺序安装预 制柱、预制大梁、预制小梁、预制楼板、外墙、阳台及楼梯, 随后以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加固,最后再完成电气设备的 安装作业及建筑整体的灌浆处理作业等。湿式系统作业的复 杂还体现在要为建筑墙体保留相应的锚筋,要保证锚筋能够 深入叠合层,之后才能开展楼板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作业。为 了提升建筑整体的抗震能力,通常会在楼板及上部建筑之间 以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加固,而其他位置则选用铁件连接 的方式,这种做法能够在建筑下部与铁件之间留出一定的间 隙,从而使建筑整体在面临地震的时候有一定的稳定性。
3.3 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储存
(1)运输。预制构件的运输应在构件生产加工之前就确 定下来,并且设计有完备、安全的运输方案。运输方案的设 计应以实际施工环境条件为参考,对运输路线、计划运输时 间、预制构件运输顺序都做好相应规划。运输过程中尤其要 重视非常规尺寸、形状预制构件的运输工作,在运输这类构 件时最好做好针对性保护措施。在运输用车辆的选择上,应 以构件尺寸为标准合理挑选。构件上车及下车时应做好相应 的安全保护措施,首先要保证车体的稳定,并为构件配置固 定配件,以防运输过程中构件受力或惯性影响产生移动、歪 斜等现象,如必要则可铺垫安全衬垫。 (2)储存。预制构件的储存也需要设计相应的方案,方 案中要包括场地的规划、构件支撑物的选用等,并采取有效 的防护措施保证构件的安全。用于存放预制构件的场地应尽 可能保证干净整洁,地形要平整,且具有完善的排水通风措 施,以免场地内部积水影响构建质量。另外存放时应使构件 的标签统一朝向通道,方便后续管理工作,用于支护的衬垫 应具有较高强度,如果需要采取重合堆放,要保证构件上下 对齐,同时还要以构件的强度及承载力为基础,严格管理构 件的堆叠层数,并确保防护措施的可靠与有效。
4如何预防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问题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预制建筑施工过程中,为防止质量问题,一般需要采取以下三项措施。一是选择合适的施工工具,减少对构件的影响,保护构件质量;其次,控制复合板的施工过程,保证复合板的安装稳定性;最后固定好预埋件,保证建筑的整体性。
结语
预制建筑技术是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技术,具有工期短、环境负担小、工艺简单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有必要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内涵,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满足当前社会对建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河青 .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J]. 工程技术, 2017(19):355.
[2] 李斌、宋紫光 .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分析 [J]. 建筑工 程与设计,2018(6):44.
[3]姚德森.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消费导刊,2018(43):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