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公路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5期   作者:高敏
[导读] 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步入高峰期
        高敏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公路发展中心,(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步入高峰期,早期修建的国省干线公路也陆续进入大、中修养护期,公路管理部门面临的养护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为减轻养护任务、降低养护成本,预防性养护将成为新时期养护的发展趋势。预防性养护是一种主动养护方式,其实质是在适当的时间,将适用的技术措施,应用在适宜的路面上,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公路的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提高公路安全服务和抗灾害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畅通出行。

关键词:普通公路 预防性 养护措施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水平保持在高位发展趋势,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广西为例,“十三五”期间普通公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200亿元,全区公路总里程突破了13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排名跃居西部地区第2位。全区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83%,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提升至72.12%,优良率为72.2%。根据广西历年公路总里程及公路客货运量增长率对比,广西客货运量增长率远大于公路总里程增长;到2019年,广西汽车保有量为675.72万辆,比2015年366.52万辆增长84.36%,而同期2019年公路总里程127819公里,增长率仅为8.33%,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率相差约10倍。因此,仅靠新建路网工程和总里程增量,并不能较好的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公路交通发展必须要转方式调结构,充分发挥现有路网通行能力,改善公路技术状况,提高通行时效和运输服务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发展。公路管理部门的养护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1.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1.1部分路段路况较差。随着广西经济快速发展,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交通流量迅猛增长,承担运输任务的车辆日益增多;同时,随着国省干线沿线经济走廊带的发展,混合交通中重车比例逐步增加,超载超限问题日益严峻,对公路及其构造物造成的伤害越来越严重,路面破损速度加快,部分路段路面破损严重,公路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公路技术状况有所下降。
        1.2养护资金筹措困难。“税费改革”后,养护资金切块数一直没有增加,随着政府部分银行融资平台的取消,公路养护资金筹措更加困难。受投资数额限制,无法全面整治公路病害,大部分路况仅能通过中修、次中修及挖补等方式短期内提高,但无法有效的延长使用寿命。如“十三五”期间广西路面大修、中修及小修保养每公里投资额平均值分别约为103万元/年、33万元/年和2万元/年,与全国平均投资水平248万元/年、81万元/年公里和4万元/年相比,分别低145万元、48万元和2万元。
        1.3无法适应养护需求。“十三五”末,我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为19739公里,比“十二五”期广西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增加里程9106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规模增大85.63%,然而根据广西公路路况调查指标,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调整后MQI优良路率比十二五末有所下降,路况水平在全国排名靠后,公路养护需求进一步扩大。
        受疫情影响各级财政紧缩,普通公路建设、养护资金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在“先养后补”的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施工模式和筹资模式下,为顺应新时代公路发展形势的需要,为克服传统公路“重建轻养”的弊端,预防性公路养护模式势在必行。
2.预防性养护基本概念
        公路预防性养护是针对已建成的公路路基路面、桥隧及其附属设施,在尚未出现病害或刚刚出现轻微病害时,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选取合理的养护措施以及适时的养护时机,以达到延缓破坏、保持或提高公路使用寿命的一种主动型养护措施。
3.预防性养护主要目的
3.1降低养护资金投入成本。

在路面、桥涵及其他公路附属设施的使用周期寿命内,主动采取预防性养护能够延缓路面及设施的老化,使道路使用寿命延长3至5年,同时与其他的传统技术相比经济性可以节省30%以上。
3.2延长普通公路使用寿命。预防性养护能够延缓公路病害、防止附属设施损毁进一步的扩大,从而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持附属设施的完好率,从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3.3防范普通公路水毁灾害。对公路路基、路面、桥涵及其排水、防护等设施进行预防性的保养、维修与加固使其各部位处于完好的状态,能有效预防水毁等灾害的发生。根据四季节气、气候等特点选用最适宜、最准确的材料进行维修、保养,做到防止小病害演变成重大安全隐患的危害。
3.4提高普通公路通行能力。针对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可以利用预防性养护工时短、工序简易的特性,对路面及其附属设施的初期病害进行修补,尽量减少施工对车辆通行的影响。提升路面通行质量和安全、舒畅的通行环境。
4.预防性养护主要措施
        4.1对路基预防性养护
        路基绝大部分病害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路基病害的预防和整治最重要是做好排水、防水和治水等工作。每年雨季前,养护人员要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清理水沟杂物、坍塌土石方,对损坏的水沟圬工砌体及时修复,保持排水设施畅通,预防雨水下渗造成路基病害。同时,要预防路肩积水。日常养护要修整路肩,保持路肩横坡,与路面衔接良好,便于横向排水。
        4.2对路面预防性养护
        公路路面在车辆行驶的作用下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会产生坑槽、车辙、松散、沉陷、翻浆等多种病害。对沥青路面裂缝要采取封缝、刮缝、铺缝的方法处治,防止水渗透路面造成病害;沥青路面龟裂、翻浆、坑槽病害均为基层原因引起,宜采取挖补重铺的方法处治,应注意挖补的轮廓线要与公路中线平行和垂直,注意新旧路面衔接平顺。水泥路面缩缝、胀缝病害,要通过灌缝换缝处理,做到有效预防地表水侵害路面基层和路基。砂石路面预防性养护,主要以预防露骨、沉陷和坑槽病害为主,平常应做好备料工作,特别是雨季前必须备足料,做到勤修补、勤回砂养护,雨天加强巡路,及时排除路面积水。
        4.3对桥涵预防性养护
        加强对桥涵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将所有潜在的危险及时解决,如泄水孔、涵洞口堵塞时要及时清理,桥梁缩缝堵塞要及时清理嵌入的杂物,清缝后可考虑填充细砂;对板式橡胶伸缩缝发现局部脱落或破损后,应及时更换。发现桥头跳车时,应当对桥头沉陷、坑槽进行修补,及早消除安全隐患。
5.结语
        预防性养护在今后的公路养护发展中势必起到主导作用,为顺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应加大预防性养护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技术规范、健全机制,落实预防性养护指导政策、技术标准,探索形成一系列预防性养护技术,实现预防性养护常态化。大力推行水泥路面、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强制性技术标准,以道路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不断拓展预防性养护的外延,丰富其内涵,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方法的预防养护体系。同时,在小修保养中全面落实预防性养护理念,做好路面清缝灌封和修补工作。通过努力,在养护方式上实现从应急养护向周期养护转变,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开展公路养护工作,科学监测、定期检测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运行状况,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公路“健康”运行,全力推动“十四五”期普通公路养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权.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特征及措施.建筑技术科学,2018-12.
        [2]李伟振.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案选择.建筑设计及理论,2017-09.
        [3]杨鹏贵.探讨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工程地质学,2019-10.
        [4]王海生.探讨公路路面维护及预防性养护措施.工程地质学,20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