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初中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探析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   作者:韦丹凤
[导读] 在当前的后疫情时代,我们面对疫情的未知和恐惧已渐渐趋于平稳,不再是只考虑如何将这个“怪兽”打跑,而慢慢开始面对自己的内心,去回顾这头“怪兽”给自己带来的“伤口”,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改变。而作为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他们的心智还没走完全成熟,但是他们又有了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又极其敏感,心思细腻。

珠海市红旗中学 韦丹凤 519090

摘要:在当前的后疫情时代,我们面对疫情的未知和恐惧已渐渐趋于平稳,不再是只考虑如何将这个“怪兽”打跑,而慢慢开始面对自己的内心,去回顾这头“怪兽”给自己带来的“伤口”,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改变。而作为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他们的心智还没走完全成熟,但是他们又有了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又极其敏感,心思细腻。因此,如何做好后疫情时期初中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也是学校和家庭都需要重视和深思熟虑的事情。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初中生;心理健康
        去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发生,可以说是让全国人民措手不及,为了战胜它,我们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涌现了一波波无畏的英雄,也牺牲了一位位冲锋在前的勇士。目前,我们的生活已经渐渐恢复常态,但这场战役带来的伤痛,却无法挥之而去。面对当前的后疫情时代,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初中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引起所有人的关注。复工复产复课后,我们不仅要抓好孩子们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由于疫情而导致的其他心理问题,从而更好的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一、组织调查,首先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摸底排查,做到心中有数。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做好初中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更是如此。我们不能盲目的开展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必须在了解、掌握,有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可以通过进行问卷调查、谈心交流、心理测试等各种方式,了解掌握每名学生的现在的心理健康情况,为每名初中生建立一份心理健康档案,并安排教师随时关注所有学生的心理变化。例如: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每日清晨问学生们一个心理知识小问题,或者可以让学生们每日以图画的形式,将自己当日的心情呈现出来。以这种轻松的方式来及时发现孩子们是否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将学生们根据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类,按照轻重缓急,再分别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进一步的安慰疏导。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特别严重的学生,学校应及时和学生父母沟通,确保孩子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心理危机干预。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生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特点等等。所以,针对孩子们的心理危机问题我们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了解学生们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干预和指导。例如:这个同学家里有一位做医生的母亲,并且参与了这次疫情的战斗,那面对在前线奋斗过,又胜利归来的母亲,这位同学的心理变化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老师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必须要注意这些特点;再比如,某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因为疫情春节也没能见到父母,而是和爷爷奶奶在家度过了那漫长的疫情时期,这样的同学心理情况肯定和待在父母身边的同学又不一样。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一定要明确个体的差异性,明白每个孩子们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明确这些问题,那我们进行的干预和指导帮助才是有用的,有效的,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三、强化理论学习和技能掌握,进一步提升心理素质。
        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初中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和指导,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学校多组织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讲活动和知识普及。其实,从近几年的案例中不难看出,大多数青少年发生的心理健康的事件,大多数是因为掌握的知识不到位,心智不成熟,加上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从而导致遇到问题时容易走极端,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应对发生的事情。因此,我们在进行初中生心理危机干预时必须强化孩子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要通过家庭和学校,社会等的共同努力,提升孩子们的心理素质。作为家长,我们不要只看重学习,平时只问成绩,不问其他,必须学会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学校更要在尊重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三观,提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人都是群体动物,要想更好的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要让孩子们找到他们的朋友,除了老师、亲人,再找到更多的可以让自己学习的榜样,谈心的友人,找到倾诉的对象。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去交朋友,喜欢去探索未知的网络世界,因此,这些方面我们都要如注意。
        四、提升班级文化,激励学生战胜自我。
        不对于初中生来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班级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同学,因此,要想更好的对学生们进行指导,我们可以必须营造更好、更温馨的班级文化,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初中生们对班级有一种充分的信任感。例如:可以在班级里举行“心事敞开聊”、“你我他是一家”等温暖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将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小秘密与大家进行分享,好多事情说出来,找到共情者,往往就不会感觉那么孤独和难受了,劲儿帮助孩子们慢慢走出阴霾,感受到彼此间的爱。老师们还可以带领孩子们去参观关于抗疫的纪念馆,去了解像钟南山等这些抗疫英雄的生活日常,用这一个个榜样来给自己加油打气,给自己的奋斗增添力量和勇气。
        结束语:
        我们的孩子们面对了这可怕的疫情,心理健康问题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可能有些人认为心理危机干预必须专业的人才能去做,其实不是的,只要是接受过正规培训和指导的老师都可以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包括我们的家长也可以多学习、多参与这类活动,从而更好的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初中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必须注意也必须去做的事情,以上探究的几种方法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加以实施和进行,只有从社会到家庭再到学校,从整体到个人都在意了,再难的事情也就不难了!
参考文献:
[1]符国帅,王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J]心理月刊202015(04):26+28
[2]张志勇,复学后,如何打赢心理防疫战[N]人民政协报,2020,4,2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