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   作者:曾令媚
[导读]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也可以称之为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堂导入的好与坏,对于接下来的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课堂导入一下子能把学生的心灵击中,激发起他们思维的星火,那么学生的兴趣之门就被打开了。

贵州省天柱县第二中学    曾令媚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也可以称之为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堂导入的好与坏,对于接下来的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课堂导入一下子能把学生的心灵击中,激发起他们思维的星火,那么学生的兴趣之门就被打开了。所以,我们要致力于课堂导入研究,为课堂的良好教学创造一个好的开端。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课堂导入在教学伊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够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整节课学生的专心与投入打下基础。因此,好的导入将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一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种比较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
        一、背景导入法
        所有文章都是作者依据一定的背景原因创作出来的。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作者或者讲述当时的创作背景,以此来加深学生和课文之间的联系,消除两者间的生疏感,达到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目的。
        在教授梁思成的《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时,我们首先可以介绍这篇文章的创作原因: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为新中国首都——北京制定城市规划建设方案时,出现了两个派别。一个是以苏联专家为代表的派系,主张围绕旧城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着长安街建设行政中心;另一个是以陈占祥和梁思成为首的派系,提出保存北京古城,在古城之外建设首都行政中心的建议。当时,面对“拆除古城墙”的强大呼声,梁思成为“梁陈方案”奔走呼号,想要捍卫围绕北京城500多年的明代城墙。因此,他抱病写下了这篇文章,并于1950年5月7日发表于《新建设》杂志上,文章系统地阐述了“梁陈方案”保护古城墙的观点,还提出将城墙建设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环城立体公园”,认为古城墙不但是重要的历史遗迹,而且可以成为人们观光、游览、阅读、乘凉的好地方,城墙之下可以根据交通需要开辟隧道和城门。可是,政府最终也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认为古城墙阻碍了新城区的规划,将大部分城墙拆除,同时我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介绍文章背景的课堂导入形式,让学生对当时当地的时代、社会背景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样,他们对文章也就不再有陌生感,也能比较迅速的融入对文章的理解当中。
但是,要注意的是,利用背景导入在设计故事时,其内容一定要紧扣教材,且时间不宜过长,能够简单说明问题即可。



        二、悬疑导入法
        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好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都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授课之初,设置悬念和疑问,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制造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情境,使他们在种种疑问中,随着教师的引导,快速融入对新知识的探求中。比如,我们在教授《十八岁和其他》这篇文章时,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十七八岁是个怎样的概念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充满了独立意识和逆反心理,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时常会表现出反感的情绪,使得家长基本没有办法跟他们沟通。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压制自己的逆反心理,充满活力与朝气,并且积极向上的健康发展呢?台湾的一位作家杨子从自身感受出发,为十七八岁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这种课堂导入方法有利于学生追寻问题,深入文章内部探寻答案,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三、音乐导入法
        音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能够抒发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性情。现在的高中生也非常喜欢欣赏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爱好,在课堂上用音乐的形式直接表现和激发情感,这能够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章意境。例如,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在授课之前用《丁香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来导入,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在丁香花的氛围中感受作者的丁香情结;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听《我的未来不是梦》或者《光辉岁月》,在激昂、高亢的乐曲中,让学生产生坚定的信念,怀着激动、崇敬的心情进入文章的学习;在教授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以学生们都很喜欢的周杰伦的歌曲《兰亭序》开始导入,再插入作者的有关事迹和传说,这样就一下子提起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教《鸿门宴》时,也可以让学生从《霸王别姬》的旋律中,找到末路英雄的悲壮气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播放影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让学生通过“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深沉曲调来感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场景。
        这种音乐导入法,有效预热了课堂气氛,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奔放的热情,使学生达到了学习的最佳状态。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导入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还可以采用新闻导入、影视导入、故事导入、学科渗透导入等方法。总而言之,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细心观察,对文章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身边的很多素材都可以拿到课堂上作为导入方法。但是,教师们应当注意的是,导入的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切合学生实际,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参考文献
[1]范玉萍.浅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性方法[J].考试周刊,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