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   作者:林霞
[导读]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探究传统心理学所研究东西的新兴科学,更多关注的是人类的积极情绪。随着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家发现拥有积极心理的人能够更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拥有更强烈和更多的幸福感。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中学   林霞    441210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探究传统心理学所研究东西的新兴科学,更多关注的是人类的积极情绪。随着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家发现拥有积极心理的人能够更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拥有更强烈和更多的幸福感。因此,对全社会而言,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极为重要,尤其是正处于敏感时期的高中生,积极的心理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社会观和人生观,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仅面对着高考的压力,而且面临着人生的抉择,甚至还有感情的取舍,这些特殊经历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个严峻的挑战。而近年来,高中生自残自杀事件的不断发生为全社会敲响了警钟,更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尤其是教师,更要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加强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本文将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开展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一方面价值观还不稳定,容易被网络暴力和色情等负面信息影响而误入歧途;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来自于各方的挑战和压力,处理事情易于冲动和偏执,造成的后果往往使他们遗憾终生。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使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挑战,有效避免消极情绪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1]。
        2.现阶段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弊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中生心理问题的重视,国家和学校出台了各种规定和政策,也开始注重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显现出一些弊端,例如,虽然口号喊得响,但没有把心理教育落到实处,没有做好对学生隐私的保护,不注重个体特点实行一刀切的方法等。这些问题的凸显,说明了我国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和政策还不完善,还需要全社会、学校以及老师共同努力,为高中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3.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3.1以班主任为中心提升整个教师团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既要教好书,同样更要育好人,尤其在新时代,伴随着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教师更要与时俱进,把自己打造成具有新思想、新技能的新一代教师。


想要抓好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升整个教师团队的积极心理素质,尤其是班主任,更要发挥好自身作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学校应以班主任为中心,带动各科教师认真探讨积极心理学,并监督教师落实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例如,无论哪科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消极情绪都应引起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摆脱负面问题的困扰,必要之时汇报学校共同采取应对之策。
        3.2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更是对优秀品质进行研究,通过对高中生积极情绪的培养,挖掘他们勇敢、善良、坚强、乐观的潜质,对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塑造,能防止高中生步入歧途。例如,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调查进行分析,还可以通过观察和谈心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引导和帮助,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2]。
        3.3注重对学生隐私的保护
        高中学生虽然年纪稍大一些,但仍然比较敏感,因隐私问题被嘲笑而导致的悲惨事件也屡有发生,因此,在加强对高中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隐私的保护。比如,面对家庭条件比较困难且因此而自卑的学生,一定要避免当众有针对性地谈他们的家庭,而要采用更加委婉的语言和方式来帮助他们走出自卑情绪,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化磨难为动力,勇敢地面对生活。
        3.4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学校和家庭从来都不是分割的,而是有机联系的,做到学校和家庭双管齐下,才能全方位加强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学校可以适时开展一些有助于家长和学生沟通的活动,通过活动让他们感受彼此的爱,从而消除误会,加深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另外,教师也应该多和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波动,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和家长共同应对。
        【结束语】: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何等的壮烈,但这又何尝不是积极心理所练就的一股凛然正气。从古至今,凡是建功立业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都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高中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高中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避免空喊口号做表面文章,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教书育人这一目标,最大限度发挥教书和育人的作用,真正助力高中生走向人生腾飞之路。
【参考文献】:
[1]王伟.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探[J].成才之路(德育与成才研究),2019(7):14.
[2]吴剑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线快递),2010(10):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