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阅读名著的自主性和有效性——以《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指导为例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   作者:刘瑾
[导读] 文学名著是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初中生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加强语言积累,提高文化素养,还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目前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象,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名著阅读呢?

湖北省枣阳市琚湾镇蔡阳中学    刘瑾      441210

摘要:文学名著是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初中生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加强语言积累,提高文化素养,还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目前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象,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名著阅读呢?要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提高课外阅读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培养兴趣,诱发读书欲;创造条件,扩大读书量;教给方法,享受读书乐趣,只有不断尝试,才能逐步改变现状。
关键词:问题;方法探究;自主性;有效性
        一、农村学校阅读名著时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时间安排挑战性较大
        农村学校一般是寄宿制学校,没有太多可供支配的课余时间,所以阅读名著基本上只能靠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效率,把握读前、读中、读后三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做好有针对性的指导。
        2.自主性和有效性不够
        阅读的主动性主要靠学习兴趣这一要素得以保持。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从人的本质特征来说明兴趣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不断深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求,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3.方法与兴趣不对等
        读名著缺乏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获取有效信息,提升能力,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不仅要有教师课堂的方法引导,学校和家庭也可以参与其中,例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学习园地、书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依托书香校园的创建,营造阅读的氛围。家庭也可以通过“图书角”“亲子读书会”等方式,让学生的兴趣和方法都有依托,形成良性循环。
        二、深入开展“整本书”名著阅读方法探究,提升名著阅读的自主性
        提升学生阅读名著的自主性即“探究性学习”,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的积极的学习过程。
        1.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畏难情绪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语文教师无论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还是为了满足学生需求的工作需要,都要收集与名著有关的研究资料、赏析资料,拥有自己对作品独特的认识和评价。



        2.制定合理的阅读规划,保证读书时间
        名著阅读”纳入课堂教学。部编教材每册各安排2次名著导读,推荐课外阅读2部。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每周固定的课时落实名著导读教学,这样就可以从时间上保证阅读的落实。可以根据篇幅和难度安排在1-2个月完成,通过设置问题、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
        3.举行丰富的展示活动,提升阅读效果
        ①每天抽检阅读情况。《海底两万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有趣的,惊险刺激的冒险环节,出人意料的想象情节会吸引学生。但是这是一本国外名著,里面有些章节和句子比较晦涩难懂,学生容易胡乱翻阅,读的潦草。为了督促学生阅读,每天我都会针对要求阅读的章节提一些问题,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抽查,促使学生不得不认真阅读。一段时间后渐渐读懂了,也就读出了兴趣。
        ②相关情节检测。《海底两万里》涉及人物较多,每个地点发生的情节都不一样。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制定思维导图,避免因为初读或者只读了一遍的人搞不清内容和人物的关系。
        ③主题交流会。读了一半后,我利用语文课时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阅读,自定主题,合作交流,深入探究。同学们在交流中互相补充完善,各抒己见。
        ⑤形成课题,深入探究。像《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仅仅采用以上方法,还是不能深入理解其精髓,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读透,我将班级同学分成合作小组,充分发挥合作小组的作用,然后形成报告,到规定的结题时间之时,就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三、整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展现名著阅读的有效性
        1.初中语文的名著阅读对于促进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过程中,将名著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形成对语文学习有用的素材,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真正将名著阅读的作用发挥到实处。
        2.名著阅读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语文本身就是一门需要理解和分析的科目。在名著《海底两万里》中,这些人物性格都是非常鲜明的,一人千面,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这部分的学习,探究人物的性格形成的原因。3.名著的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模仿和学习名著中的写作手法,多使用一些名著中的写作技巧,包括一些比喻手法的运用,对于环境的描写等,也可以在进行写作素材的选择时,选择名著中的人物。
        四、名著阅读的师生互动是增强阅读自主性和有效性的“法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选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要做到“授之以渔”,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 ,从以研究教法为中心转移到研究学法为中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中心,就是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