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反驳策略,打开驳论文反驳路径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   作者:陈周连 李华霞 邓键光
[导读] 驳论写作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能力。而在驳论文写作中,学生最大的困惑不在于如何树靶,而在于如何打靶。笔者针对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尝试从反驳策略角度启发学生,以培养学生反驳的思维能力。

广东省遂溪县大成中学  陈周连   李华霞   邓键光

【摘要】驳论写作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能力。而在驳论文写作中,学生最大的困惑不在于如何树靶,而在于如何打靶。笔者针对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尝试从反驳策略角度启发学生,以培养学生反驳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反驳    策略    路径
        自从2019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热爱劳动”要反驳材料中的三种劳动观,写“驳论”陆续出现在各地模拟作文任务中。有些作文,直接挑明要求写驳论;还有一些作文,是要求“谈谈你对以上说法的思考、态度”,这也自然绕不开对原材料多种说法的选择、判断,即要有破有立。“破”,就是否定原材料中的某种说法,即反驳。可见,有思维质量的驳论写作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能力。
而在驳论文写作中,学生最大的困惑不在于如何树靶,而在于如何打靶。笔者针对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尝试从反驳策略角度启发学生,以培养学生反驳的思维能力。
        写驳论文首先是树靶,确定反驳对象,即在反驳中,回答“反驳什么”的问题。具体方法即找出作文材料中的错误观点,或者与己方观点对立的观点,如果作文材料中没有提供错误的观点或者对立观点,自己也可以假设,树立一个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靶。例如2020年全国高考卷1作文,有考生作文《管仲:为人谋而不忠乎?》,作文材料中没有提到有人认为管仲不忠,但在当时管仲多被认为变节,不忠,确是史实。
        其次是打靶,即通过阐述各种理由驳倒错误观点或者对立观点(简称为敌论)。下文笔者归纳出以下反驳策略。
        1.反驳论点
        行文时,可直接反驳对方论点,也可间接反驳对方论点。间接反驳又分归谬法和反证法。归谬法是就对方的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使之露出马脚,由此进行反驳;反证法是证明与对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从而驳倒对方。
        例①《与我有关,彰显道义与责任》(直接反驳敌论):不知何时,这样一句话时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与我无关”。(敌论  树靶)……然而,真的如此吗?(提出质疑,暗示自己的观点:世界与我有关。)“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先生的警戒之言回响耳畔,“与我无关”?不,你并非生活于真空的瓶子之中,世态冷暖、国家兴衰与你息息相关。“与我无关”不过是懦夫自保的借口,不过是麻木者自我安慰的理由;在道义与责任的拷问下,这些搪塞之辞就如阳光下的积雪,转瞬即逝,根本立不住脚。
        通过引用名言、讲道理直接指出敌论的错误,直接反驳敌论。
        例②2020年高考卷1考场作文《管仲:为人谋而不忠乎?》(间接反驳敌论——反证法)齐桓公不计前嫌、任人唯贤,鲍叔牙心胸宽广、善于荐贤,但是在说到管仲的时候,大家都只是佩服他的才能,而不谈他的品性;有的同学甚至认为管仲转投齐桓公是一种“不忠”行为。但管仲果真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我认为不然。(树靶  表明自己的立场)
        毫无疑问,管仲是个才能极为出众的人,他有春秋“第一相”之称。这也是他作为公子纠的谋士,还曾经射杀过齐桓公,在失败后仍被鲍叔牙举荐、被齐桓公重用的主要原因,但是仔细想一想,如果只有才能而品性低劣,管仲真的会被任用吗?在与鲍叔牙和齐桓公的故事里,管仲似乎是作为一个配角而存在的,主要的作用就是丰富另外两个人的形象,史太公司马迁也评价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但事实并非如此,管仲的“贤”包含两方面,既有才华,也有忠和仁,只不过他的“忠”是忠于齐国、忠于天下人的“大忠”,他的“仁”更是惠及全天下老百姓的“大仁”。
        用历史事实证明己方观点的正确——管仲是忠的,而且是“大忠、大仁”,属反证法,间接反驳敌论。
        例③近日,清华大学推出新规:从2017级开始,清华大学学生必须通过入学后的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的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特殊情况除外)。针对此事,下面例文《清华新规,鄙陋笑煞人》如此反驳(间接反驳——归谬法):?
        清华大学是中国顶尖大学,这样的大学该着眼于什么自不待言。游泳是生存技能,煮饭也是生存技能吧?清华是不是还要加条新规:不会煮饭也不能毕业?我对清华当年招收邓亚萍的做法十分赞赏。但是因为乒乓球在中国重要是不是就要规定清华学生乒乓球不能达到要求就不能毕业呢?
        这几年黑天鹅事件很多,这也影响了清华?或者清华也来跟一次潮——用一个不走心的新规让人们再惊愕一次?
        作者针对新规颁布的理由加以类比(归谬法的一种推理法)批驳,使对方的观点暴露出逻辑错误,观点犀利。



        2.反驳敌论的论据
        反驳敌论的论据,就是要看看敌论是由什么论据推理出来的,指出敌论的论据的错误,从而论证敌论不成立。例如《与我有关,彰显道义与责任》:或许你又会说,我对于社会不过是一粒沙,微不足道,不过是一滴水,平凡无奇。国计民生的大事,我的努力不过九牛一毛,雪灾、地震的大难,我的付出也不过杯水车薪,无力回天。然而,朋友,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也会变得可以承担,再小的奉献乘以十三亿也会变得重如泰山。你的一小步,对于社会就是一个飞跃,为什么不把自己纳入社会这架机器,发挥自己的作用呢?或许我们很难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但我们可以坦然地告诉子孙,我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了应有的贡献,我无愧于心。站在敌方的角度,设想敌论“世界与我无关”的理由,反驳敌论的理由,即通过反驳敌论的论据,从而论证敌论“世界与我无关”不成立。
        3.反驳敌论的论证
        相对反驳敌论论点、论据来说,反驳敌论的论证过程是比较复杂的,【1】先要弄清楚对方结论的推理形式,根据不同的推理形式采取相应的反驳策略,【2】揭示敌论论证逻辑的错误,从而驳倒敌论。
        1.敌论是由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
        归纳推理方法主要表现为例证法,敌论如果是运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要看看是否以偏概全。如果以偏概全,举反例便可驳倒其论证。例如:
        《耕耘未必收获》农民们耕耘的季节在田间是十分辛苦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怕出大力流大汗,但其收获却有丰有歉,甚至有时会颗粒无收,这是因为作物的生长除了靠栽培者的辛勤劳作,不违农时,精细管理外,还要受到天时(水、旱、风、虫、雹等灾害)、地利(土壤的各方面情况)等条件的制约。工人们每天在炼钢炉旁、机床前、矿井里的劳动无疑是十分辛苦的,但有时也会出现问题,收不到预期效果。有时,一炉钢在快要出炉前,会因为电力、温度控制等方面的原因而冷却报废;一个零件,可能会由于原材料、机床等方面的原因而成为残次品。在矿井里开掘的工人在某些地质条件下会采不到煤,甚至会由于瓦斯、煤尘等原因发生爆炸而前功尽弃。
敌论“努力耕耘就一定能有所收获”,是根据生活中部分例子归纳推理而来的,但不能概括所有的事实,所以举反例说明敌论以偏概全便可驳倒其观点。
        2.敌论观点是因果句式。
        观点句都可以表达为“因为A带来了B,所以有某某结论”这样的形式。这类观点要看看其表述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例如2019年深圳线上考试作文题目中“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这个观点,父母参与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因果关系未必能成立,即父母参与监考的这个因,未必能导致考试结果真实可信这个果。只要拿平时学校考试的严格监考未必能保证考试结果真实做比较,再分析父母监考存在的种种问题,就可以推出“父母参与监考未必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这个结论,从而驳倒其观点。
        3.敌论观点是由因果推理得出的结论。
        敌论观点原有的原因不能解释其观点,反驳的策略就是寻找反例【3】。例如持“读书无用”这个观点的人,原因是不少读了很多书的人反而比不上没读多少书的人成功,反驳“读书无用”这个观点的策略就是通过寻找读书有用的典型例子,没读完大学而能获得成功其实他们并没有停止学习的典型例子进行反驳。
        4.敌论观点基于的逻辑推理有误
        对于此类观点,要弄清楚其推理逻辑,分析其推理逻辑的谬误,从而推倒其观点。
        例如《休战》译者韩烨的好友举报高晗(一名在校研究生),称高晗指责译者“一字一句辛苦译成,修改长达几个月的书稿”机翻痕迹严重是诽谤。举报者这个观点的推理逻辑为:翻译、修改时间长,译作质量就高,所以称机翻痕迹严重是诽谤。所以【羊晚快评】《<休战>之战:她貌似赢了,事实上输得一塌糊涂》(文/羊城晚报评论员 林如敏)如此反驳:所谓“一字一句辛苦译成,修改长达几个月”,这和翻译质量并没有什么必然关系。一个高明的泥瓦匠,可能半天功夫就小有所成,而拙劣者耗时数月,也许依然砌不好半堵墙。
        厨师努力做了盘菜,但可能不好吃就是不好吃,难道食客不可以批评吗?比如在下作为码字的,码了一篇不知所云的东西,难道我可以说,这玩意是我熬了十几个通宵,一字一句辛苦写出,所以它一定是好文章,读者说它不好就是诽谤?
        作者先指出:翻译、修改时间长,跟翻译质量并没有必然关系,再指出作品不好,被人评价不好,是实事求是,而不是诽谤。
        最后补充说明,反驳论据也好,反驳论证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反驳敌论观点。
参考文献:
【1】曾丽红《新闻评论的驳论技巧》
【2】【3】欧阳林《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227页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学生写作思维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为2020YQJK352)的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