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   作者:薛洁
[导读] 现阶段,高校学生受到多元思想、学科和课程等方面的影响,很难学习和领悟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传承更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显得更加有意义。

河南测绘职业学院     薛洁

摘要:现阶段,高校学生受到多元思想、学科和课程等方面的影响,很难学习和领悟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传承更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显得更加有意义。高校英语教学中不仅仅需要摒弃传统的思想,还需要在教学中通过优化课程设计、拓展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教师中华文化素养等方式合理地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从而让高校学生在教学中能够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掌握更多传统文化知识,为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英语教学;必要性;缺失原因;融合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文化逐渐向我国延伸,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更多的是西方的语言和文化,例如,相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很多学生对于西方文化中的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更加青睐。这种热衷于西方节日的社会现象,使教育者不得不反思,传统文化是否在逐步缺失,是否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校的使命在于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素质。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以培养人才为重任的大学更要注意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理性的思想。通过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而高校中进行英语教学是对另外的文化进行宣传,我们要注意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外来语言传达出更美的意境,也注意中西方文化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融合。
        (二)自2013年12月起,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进行改革,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一些短语,例如“four great inventions”“Silk Road”难住了部分考生,甚至有些考生不会写指南针这个单词。实际上,这些并不是很难的题目,学生们翻译不出这些中国著名的短语和单词显示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不足。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建立学生们的跨文化学习的意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双向表达能力。
        (三)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教学生活化的内在需求。教学生活化要求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学习语言,帮助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能够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言的学习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大学生肩负着振兴民族与重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也肩负着振兴民族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所以在高校教学中融入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英语时,我们不应该只注重英语本身,只注重与之相关的西方文化。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最终的结果就是文化的遗失,自身语言的贫瘠,且不利于民族自尊心的养成,不利于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的培养。片面地灌输西方文化知识容易导致对西方价值观的盲目崇拜,所以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之说法。
        学习英语的人更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利用语言这一媒介传播至国外,弘扬中国文化精神。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传道者与受业者均重视传统文化。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自己对文化精髓尚一知半解,要如何教授。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是必要的,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负责,亦是对教师的考验。
        二、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的地位并没有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而发生改变。英语专业成为大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及人人羡慕的专业,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一度成为人们眼中的“厉害人”。作为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借助语言沟通上得天独厚的条件频繁地接触西方的文化标准与生活方式,有利于他们更好的了解世界与接受跨国文化。但同时,由于学校过于强调学业成绩,英语专业的学生只注重学习英语、英美文化以及与英语直接相关的知识,无视学院开设的诸如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其它课程,更不用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了。他们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化、知识不搭边,认为学好英语即可,其他都是多余。这样造成的首要后果就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逐渐偏离中国传统文化的轨道,偏离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笔者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这种问题不仅仅是某个大学的问题,而是我国多数高校英语专业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如下:
        首先,我国高等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与西方高教相比,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到现在还是在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学生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并且学生学习英语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许多学生自动放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忽视了在全球化语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应掌握中西两种文化,具备跨文化的能力。
        其次,高校教师专业能力有限。我国高校的大部分教师,尤其是英语专业教师,大多属于专才,本身在受教育过程中就缺少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再加上自身对专业的片面认识,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他们成为教育者再教育下一代,无形中就会将自己的认知融合进自己的教育过程,影响了大学生的知识观和世界观。
        第三,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高等学校英语教育受到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对课程标准、价值观念、制度规范等方面的把握有偏差。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标准对中国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语言的优势,他们更易于接受西方的文化理念,进而放大了西方文化的某个点,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传授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提高重视程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发挥着凝聚中华民族的巨大动力,同时还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根源。高校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如何在世界文化中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中华传统文化,则落在了高校学生的身上。


特别是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深,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更多国家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领悟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队伍中。
        (二)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深刻,内涵极其丰富,想要更多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一定的文化功底和涵养是必须具备的,英语教师将中国传统文化准确地翻译成英语,这项工作是存在一定压力的。因此,作为高校英语教师要在一定程度上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掌握和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才能够具备传统文化教授的能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英语教学做到结合,才能够恰当准确地将传统文化翻译成英语。英语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和与英语教学的融合程度,是影响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之一。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师招聘的过程中,也要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作为英语教师面试考核的方面之一。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英语教学水平,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做一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三)在高校英语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高校学生接受语言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教材,而英语教材一般为西方的语言文化知识,对于中国文化知识的内容少之又少,更不会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也是造成我国传统文化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们在教材中接触不到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在其他途径得知的就会更少。因此,我们在进行英语教材的编制时,要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将英语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中增加一篇描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各高校可以通过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英语教材的编写,使英语教材更加适应各高校的教学需求。在教材的编制方面也要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当地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改编。教材内容的选取方面也要尽可量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热点话题等等,以此来吸引高校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引导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书籍的阅读。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每个单元的课后翻译练习题,都是相对应的两段中、英文。再如,《英美文化思辨教程》,在欣赏英语美文的同时链接了中国文化,这样一来,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中西方学者在针对同一主题的视角,同时也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和反思,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提高了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表达的能力,使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四)构建网络课程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在优化教材和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课程思政”栏目,进而丰富中华优秀文化的内容。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中最为关键的工作。例如,英语教学中需要融入更多中西方文化的教材,不仅仅包含英语语言的技术技能,还能够运用简洁的口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内涵。同时,教师还需要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搜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读本,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中国传统的美德、传统的文化、传统的饮食文化等在网络平台上推荐和共享,进而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例如,在学习国内外的饮食习惯时,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节目,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从而增强国家之间的友好交流和沟通。
        (五)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调整。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是通过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而高校在设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很少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即使存在也是通过选修的形式,这样一来选择该课程的学生少之又少。十九大精神报告表明,我们要立足于高校实际,调整课程设置,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到高校的必修课程当中,并在选修课程当中增加更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普遍地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此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之心,文化自信。
        (六)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考核范围。现在的很多高校都是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的成绩,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希望自己的考试能够顺利通过。那么,如果高校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考试范围的话,学生们就会自主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学习。通过这种过程考核,使学生不仅是在有限的课堂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明确告知评价成绩的方式方法以及考试范围,这样的话学生就知道在听、说、写、读、译这几方面用恰当的英文来表述,学生们要想顺利通过考试就要不得不进行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如此一来,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就起到了推动作用。自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引进了汉译英段落翻译(有关中国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主题),每次在翻译地道的汉语短语时,考生DIY的英语表达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在2019年12月的四级考试,写作部分要求给即将来中国学汉语、教英语的外国朋友写封信,向他推荐一所大学或是城市。这些测试都使得学生切身感受到,通过英语传播中国文化亦是他们的学习好英语的目的。
        (七)开展多种多样的中国文化活动。各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中国文化活动,使学生们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种中国文化活动的开展不失为一个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心中的有效方法。高校可以设立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协会,以此吸引更多学生的加入,定期地组织一些专家学者的交流会,广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这只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之一,还可以举办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例如:传统文化主题演讲比赛、成语比赛、诗词朗诵、书画展甚至民族传统服饰展示或是设计等等,扩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面。教师也可以通过推荐一些文化素材,使学生们课外能接触更多的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资料。通过这种不断的熏陶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高校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八)加强中西文化的对比和实践交流。大学生自身对文化有自己的判断力,但是在英语教学中片面地介绍西方文化,既不能帮助学生管中窥豹,全面地了解和判断西方文化,也不能有效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尤其是准确把握西方文化,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其的学习、交流和融合。
        四、结语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现实必要性,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师、学生等多个方面出发,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融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英语,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不忘本国文化传统和精神。
参考文献
[1]赵海燕.从文化变迁看高校英语教育的“中国文化失语”[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99-102.
[2]朱敏,解华,高晓茜.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成因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23(05):28-32+81.
[3]韩敏.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导入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01):149-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