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建构区问题解决指导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   作者:黄利霞
[导读]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建构区因其操作性强、能够再现生活场景、易发挥创造想象而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本课题重点探讨开展建构区过程中,教师从建构区的价值出发,分析不同阶段幼儿建构游戏特点,从游戏前准备积累经验到游戏中的观察、引导、支持以及游戏后的评价提升,通过有效策略的介入指导,推动建构游戏的发展。

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幼儿园   黄利霞

【摘要】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建构区因其操作性强、能够再现生活场景、易发挥创造想象而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本课题重点探讨开展建构区过程中,教师从建构区的价值出发,分析不同阶段幼儿建构游戏特点,从游戏前准备积累经验到游戏中的观察、引导、支持以及游戏后的评价提升,通过有效策略的介入指导,推动建构游戏的发展。
【关键词】建构区活动;教师指导;年龄特点;指导策略
        一、幼儿建构游戏活动的现状分析
        通过观察记录、调查问卷、个案跟踪等方法了解到目前我园幼儿的建构游戏水平不高,存在的问提较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幼儿的生活经验不丰富
        生活经验是孩子游戏的源泉,幼儿的生活经验不丰富,就没有对于物体和建筑物的表象。所以在生活中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建筑物,感知各部分的名称、形状、结构、色彩等特点。
        2.幼儿的建构技巧不高
        目前幼儿的建构活动是对建构材料的排列组合,简单的运用平铺、围合、加宽、加高、盖顶、对称等,缺乏更高水平技巧的掌握。
        3.幼儿的创造性不足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通过想象使用积木、积塑、沙石、金属等各种材料构造出物体的形象和轮廓。创造性的不足使幼儿在建构时不能够整体构思改造,建构的造型缺少创造性和新异性。
        二、教师在建构游戏过程中的指导策略
        1.依据建构游戏价值,明确指导内容
        幼儿园的建构活动是幼儿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自制、操作建构物体或材料,使之呈现出一定的型式或结构的活动。建构活动明显的特征是幼儿通过建造"建构物"来反映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印象。
        建构材料种类繁多、质地多样、可随意变换、反复创建的积木、积塑、泥沙及生活中随处可得的废旧物品等均可拿来使用。它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能促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明确建构游戏对幼儿发展重要性。
        2.分析年龄特点,获得指导依据
        皮亚杰认为,既然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具有规律性,教育就必须按其规律来组织。他指出"一切理智的原料并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吸收的,我们应考虑到每个阶段的特殊兴趣和需要"。而作为教师,其主要的问题只是去发现符合于每个阶段有些什么知识,然后用有关年龄段的心理结构所能吸收的方式把它传授给幼儿。教师只有掌握了幼儿建构活动发展的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建构游戏的水平与特点,才能以此为据来确定适宜的指导内容和指导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环境材料是支撑游戏开展的条件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建构区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来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丰富多样的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材料的投放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体现目的性、丰富性、可塑性、层次性。
        在投放材料时,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对班级幼儿近期和远期培养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把握,以中班幼儿的阶段游戏目标为主要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配备、投放各种建构材料,使材料与游戏目标和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相匹配,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当下的发展需要。结合主题《轮子滚滚》教师可以在建构区投放许多交通安全标志,供幼儿在搭建公路、桥梁时使用,同时也为幼儿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做铺垫。教师选择、投放建构材料紧紧需要跟随幼儿活动的开展,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不断地充实和更换材料,充分考虑材料的目的性、丰富性、层次性和有效性,使材料不断满足幼儿游戏发展的需要。
        四、共同游戏,支持获得成功体验
        马卡连柯曾这样谈到过:如果我只是教导、要求和限制,那我就会成为一种外部力量,而不能成为一种儿童的力量。我必须和儿童们一起游戏。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参与到游戏中去,机智地引导游戏进程和协调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小班幼儿在玩"给小动物盖房子"游戏时,教师引导他们思考房子是什么样?房子里住谁?门要留在哪儿?小班幼儿搭建水平低,经验少。但喜欢模仿、喜欢和教师共同游戏。教师就与孩子一起游戏,你建一个,我盖一个。只要是孩子们想得到的,说出来的,教师都让他们尝试着搭建出来,尽管有的四不像,但只要是幼儿做出来的,教师都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搭建,在过程中尝试搭高、围拢、盖顶的方法。目的只有一个----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更多的创作激情。做幼儿的游戏伙伴、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有效的启动和谐的师幼互动行为。
        五、围绕问题,不断探索大胆创新
        教师通过发问,引起幼儿对某一重点或难点的思考,通过师幼共同讨论与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推动幼儿游戏的成功。大班建构主题"嗖!飞上天"的活动开展中,太空站的构建是个难点。在设计上,太空站没有常见建筑的规律可循,利用现有的积木材料也不好表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首先组织全班幼儿讨论"太空站"要怎么建?孩子们积极地开动脑筋,动手尝试。随后,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和幼儿共同建构。在没有可利用的积木材料的情况下,教师启发幼儿选择纸杯、纸板、纸盒、易拉罐等材料拼搭。为了对"太空站"这一建筑形象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还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尝试其它的材料来制作。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情景,灵活运用平行指导法、经验分享等策略,提升和扩展幼儿的经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要结合游戏的特点,更要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发展。有效的指导策略一方面推动了游戏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教师对于教学方法、技能灵活掌握的情况,体现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在以后的建构活动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寻求方法,给予孩子更大更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大胆想象、操作、嬉戏,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参考资料:
1.《儿童游戏通论》 刘焱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 武昌区游戏培训资料《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2014。
3.《幼儿游戏理论》,华爱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儿童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刘焱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