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六枝特区生态移民局 夏静 刘青青 洒科刚 553004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区域性整体脱贫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按照“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是奋力做好后续扶持工作,持续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现阶段,就业增收已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重要工作。通过分析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增收的意义,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就业减贫机制,优化内生和外生层面的就业减贫路径,确保搬迁农户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能致富,实现搬迁农户稳定发展,促进社会融入。
关键词:“十四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机制;路径
当前,贵州已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总规模为188万人口的搬迁入住,“十四五”时期,我省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是奋力做好后续工作,帮助搬迁农户尽快解决稳定发展问题,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在安置地的二次社会化是否顺利,不仅影响易地搬迁农户们自身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水平,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激发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就业增收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已成为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心,只有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就业减贫机制和优化其具体路径,才能确保易地搬迁农户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能致富,实现搬迁农户稳定发展,促进社会融入,从而达成绿色发展与区域减贫的双重目标。
一、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减贫的意义
就业减贫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中一项艰巨性的任务,稳定就业是搬迁群众生计保障的根本,抓好培训和就业服务是促进和稳定搬迁群众就业的关键之举。要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的农民脱贫稳定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其就业增收问题。就业减贫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搬迁农户“返贫”和“回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政策意义方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减贫能够保证贫困人口的持续稳定脱贫,为实现全面小康和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因此,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减贫相关工作,对进一步发挥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的减贫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1]在个体意义上,只有通过激发搬迁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增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搬迁人口的就业脆弱性,才能实现从政府“输血式”、“救济式”扶贫到农户实现自我“造血式”减贫.[2]可见,后期扶持就业减贫切实关系到各方的利益,关系到每个搬迁农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以及全国人民同步奔小康。
二、有效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就业减贫机制
(一)加大政府投入,构建扶持资金投入机制
在政府的主导背景下,为了使实际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实现发展目标,必须要将科学且合理的多层级投融资机制构建进来,对安置群体的后续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起到更大程度的保障作用。[3]全面提升搬迁群众自力更生、融入发展能力,强化资金保障,切实发挥项目效率。
1.用好政策性金融资金
依据《贵州省生态移民局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农发行贵州省分行关于信贷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实施意见》(黔移发〔2020〕25号)精神,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十四五”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围绕后续扶持产业项目,建立项目库,科学谋划,合理确定融资方案,及时开展申报和实施,不断完善后续扶持产业短板。
2.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根据每年上级戴帽下达用于安置区后续扶持的各类资金情况和用途,结合迁入地或迁出地实际情况,积极谋划、申报和实施后续扶持项目,促进就业或产业发展。
3.持续加大财政投入
用好省、市直部门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支持政策,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对接,争取更多扶持,并按照职责权限,在已有的部门预算中统筹安排资金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农户可持续发展和社区长治久安。
4.引入社会资本
单单从政府的角度看,其本身的投资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约束性,而社会资本其本身具备的灵活性相对较强,受市场经济的调节,能有效弥补扶贫产业对于政府资金的依赖性,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搬迁农户的就业发展。
(二)构建立体的精准扶贫机制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搬迁农户减贫增收。充分利用就业、产业培育、政策兜底的“三条保障线”,围绕产业帮扶精准化的目标,建立有特色、有规模、有实效的扶贫产业链条,做好助农长效增收产业规划,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有效防范搬迁群众返贫风险,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持续发展和永续脱贫。
(三)构建劳动就业部门、扶贫机构、移民局联动和劳务协作的协调机制
首先,构建劳动就业部门、扶贫机构联动机制,使部门合力得以形成,建立就业工作指导站,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台账,实施持续跟踪机制。其次,构建区域劳务协作机制,加强与东西部对口帮扶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省内中心城市对接与协作,强化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跟踪服务和权益保障,促进搬迁农户高质量就业。最后,搭建就业信息平台,通过对具体区域的产业优势的利用,开展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有效促进搬迁劳动力的稳定就业。
(四)构建搬迁农户的就业参与机制
从就业参与机制来看,搬迁人口的意愿表达和利益诉求贯穿于易地扶贫搬迁的整个过程,尤其搬迁人口的后续就业更关系到发展机会的公平性和减贫效果的长效性。引导易地搬迁农户就业,必须要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他们的需求为导向。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其中53.1%的是贫困人口。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搬迁农户中的民族文化艺人和民族民间工艺。如:苗族的织锦技艺、蜡染技艺、侗族的鼓楼建造技术、布依族的扎染技艺等少数民族工艺。发展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及少数民族旅游特色乡镇,充分结合少数民族特色和他们的就业需求,来积极引导移民就业、扶持其创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协助有资金及技术需求的搬迁户享受政策支持。[4]如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在落别安置点、新窑镇桥梁村安置点建立少数民族工艺非遗工作坊,布依族、苗族刺绣、蜡染等民族传统手工技艺项目3个,开展非遗传承培训,发展民族特色手工业。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解决了部分搬迁少数民族农户就业问题,增加搬迁农户的收入。
三、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减贫具体路径优化
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脱贫发展,各地政府整合各类资源,基本构建了“产业支撑+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综合保障+政策托底”的稳定脱贫网。
(一)全力提升就业质量,大力拓展就业增收途径和渠道,提高搬迁农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建好就业创业信息台账,切实掌握搬迁农户就业情况
加强与扶贫、移民部门沟通协调,完善《贵州省劳动力培训就业信息系统》,建立搬迁家庭“一户一册”“一人一档”培训就业档案,精准掌握搬迁群体的基本信息,实施动态管理;加强与市内主要园区、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的联系沟通,建立以县为单位的《岗位信息数据库》,精准落实符合劳动力特征的岗位需求;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搬迁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就业创业服务,实现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确保搬迁家庭每户一人及以上就业稳定。
2.多渠道拓宽就业方向
围绕安置点附近的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等挖掘就业岗位,优先安置搬迁劳动力就业,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地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杜等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实现搬迁群众有更加灵活就业的方式。例如,六盘水市搬迁社区结合六盘水当地的传统文化、自然生态、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引导搬迁群众居家从事传统手工艺制作、农产品加工、来料加工等。鼓励搬迁农户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林下经济,推动茶叶制品、果蔬食品、软饮料、乳制品等特色食品加工业发展等措施,推进农民工创业园(点)建设,加大创业扶持政策、创业服务支持力度,支持搬迁劳动力入园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产业布局,推进迁出区产业培育,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依照“依托资源、龙头带动”的思路,基于绿色生态的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气候优势,因时因地创建特色产业,加大产业的引进力度,筑牢产业结构调整。使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实现发展目标,促进其持续发展。
1.持续推进迁出区产业培育,统筹县域资源发展适合搬迁群众的特色产业,持续做好招商引资,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等政策性资金,推进后续扶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更多适合搬迁劳动力就业岗位,促进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2.规划重点项目支持。结合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将安置区产业就业等项目,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支持。切实提高易地扶贫“三块地”,盘活力,拓宽增收渠道,使搬迁农户的良性减贫全面实现。
(三)提高易地搬迁农户就业竞争优势,开展技能培训教育
以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扶持政府机制作为重要的依托,将技能培训实施进来,可以对搬迁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行全面的提升,同步提升其就业能力,使其就业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对搬迁贫困劳动力内生发展动力进行有效地激发,促使人员和岗位之间存在的不匹配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1.提升就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性,加大易地搬迁农户就业培训力度,做到长效发挥搬迁安置的脱贫效果。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搬迁劳动力特点及产业发展“因岗施培、因人施培、因产施培”,指导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培训,支持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扶贫车间(基地)等用工主体对吸纳的搬迁劳动力开展岗前培训、以工代训和在岗培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易地搬迁农户就业能力水平。
2.加大安置区的培训组织力度,充分利用各部门的培训资源提升搬迁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及技能水平。以相关社区及职业院校的协同联动,有效开展技能扶贫培训。优化培训补贴拨付流程,及时兑现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按规定落实好搬迁劳动力的培训生活补助。
(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是帮助贫困地区迅速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利用地方资源,开发特色旅游,构建绿色立体农业示范区,打造区域经济链,借助高铁带来的快捷和高效优势,把‘走出去’和‘引进来’有机结合,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动力,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铺就致富路,使“十四五”期间的生态和减贫的多重效益目标全面实现。
(五)发展集体经济
鼓励和支持安置区成立集体经济组织,以安置区门面、商铺、财政扶贫资金入股等方式,盘活资产资源,增加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收益用于集体经济扩大再生产、安置社区运转和扶助特殊困难群众等。
总之,在“十四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社会融入及后续社会扶持工作的关键点和难点就是就业增收,为了有效保证搬迁农户的就业和收入稳定性,保证搬迁农户达到一种相对理性的状态,降低返贫的风险,必须要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减贫机制和路径进行全面的构建和优化,使后续的就业减贫效益全面提升上来,根本性的实现搬迁贫困家庭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社区,推进贵州省“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新市民、追梦桥”等工程建设,提升搬迁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张涛,张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减贫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04):129-136.
[2]赵宏利,陈修文,姜越,陈彦,吴建海.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生态经济,2009,(7).[9]
[3]郭俊华,赵培.西部地区易地扶贫搬迁进程中的现实难点与未来重点[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02):134-144.
[4]成美君.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中移民就业问题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1):228-229.
贵州省社科联理论创新课题(联合课题)项目GZLCLH-2021-487“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社会融入与社会服务工作路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