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教育与“西化”问题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   作者:孙超
[导读] 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思维方式积极的解决新时代教育所产生的问题,指出现行实际的教育模式纰漏,贯彻爱国爱党思想结合传统教育优点塑造素质教育下全面发展的个体。

凉山州美姑县峨曲古乡合觉莫村小支教乡村教师   孙超
The question is Current education and Western thought   作者名:孙超(sun chao)

摘要: 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思维方式积极的解决新时代教育所产生的问题,指出现行实际的教育模式纰漏,贯彻爱国爱党思想结合传统教育优点塑造素质教育下全面发展的个体。
关键词:教育问题、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素质教育
        正文:
        1915年新文化运动,一时间掀起了抛儒弃儒的风潮,总体来说有效地改变了旧中国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的“八股”文化,然而另一方面却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未得以良好传承。文化同改革一样,文化有精华亦有糟糠,以历史为鉴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伪存真的严谨严格地继承和传承。同理之下,改革有大优点亦有小弊端,对于弊端不可一味地掩盖藏匿,应勇敢的批评…
        现代教育存在着不小的遗留问题,以近代维新派为代表封建社会下的个别文人知识分子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致使文化出现分歧。近现代的多次文化改革,使得不同领域之东方学术文化乃至宗教文化出现断层,而因其中参与者又大多为先辈文人,致使愿谈此话题者少之又少。
        就应试教育转素质教育而言,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下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我们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但同时在这样的文明之下,“校园暴力”“校园轻生”等类似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校园贷款,网络赌博时时彩等不良诱惑充斥着我们的环境。是什么在促使着这些情况?据美联储最新公布的“美国家庭2018年经济状况报告”显示,美国53%的大学学生及毕业生靠借款或部分借款来支付学业费用。我写到这你可能开始想说点什么了,别着急,继续看。《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兰克.布吕尼发表的《你去哪里不是你会成为谁:大学狂躁症的解药》中调查指出调查的学生当中,有20%的学生想自杀,9%的学生曾试图自杀。话言至此,其中问题不言而喻。
        在这个信息时代的当代学生,以学习学业为“悲壮”以八卦新闻为“娱乐”,63个汉语拼音读起来文文莫莫,26个英文字母却能倒背如流。
        我们到底是在追赶潮流还是要变成潮流?
        我不见德国人穿中山装,也没见英国人染黑头发。守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却非要去追赶资本主义,我实在想不通,也搞不懂,我猜大概可能是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罢!
        我整理了大多数家长以及个别老师对于教育的价值观,大抵是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考好成绩,考好成绩就是为了能考上好大学,考好大学就是为了毕业找个好工作,这样就可以赚大钱当大官“光宗耀祖”。在这种价值观的基础上再加以攀比,使得小学生作初中学问,初中生作高中学问,高中生作“拼命学问”,这种孩子到了大学如何?即便是不说,我想大家也是心里明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七岁看老”这种标语直刷刷地树在大多数人的心里,为了让孩子能够毕业找个好工作,数不清的家长逼迫孩子起跑,“跑的早,跑得快”作为父母的骄傲,让本该愉快玩耍的小学生参加种种辅导、竞赛,什么奥数比赛,什么钢琴辅导班,我并不是说奥数钢琴不好,而是不应该过早的把它们强加到孩童身上。


当这帮孩子拼了命的考进了所谓的名牌大学,是什么状态?现在大学生什么学习风气?
        是什么造就了这些?
        是教育的问题,是孩子在本该“玩”的年纪去疯狂“搞学问”到了该“搞学问”的时候这些孩子累了要报复性的“玩”的问题。是谁造就了这些问题?是学生还是老师家长?都不是!是大环境下的教育。一味地让孩子跑得快、跑的早,一味地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赚大钱、当大官,是我们活活地扭曲了当下的素质教育,使孩子成为一个只会一味学习的“机器”,这样还如何贯彻新课改?如何培养新时代人才?“不输在起跑线”到底是培养还是扼杀?
        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反观现在大学生,跑两步路气喘吁吁,不戴眼镜就是“珍惜物种”,体育发展了?天天捧着个手机看小视频笑得合不拢嘴,一谈及科学家文学家就把头摇成拨浪鼓,宁看八卦新闻不看学术报刊,审美发展了? 再反观某些高校教师的品行更是令人咋舌,因个别原因无法详细介绍。看到这,我想问这次你承不承认是教育出了问题?
        既然出了问题,要怎么办?
        这就要把话题放回前文的“西化”问题。我国上下文明几千年,自我国建国后基础教育才得到普及,抛开历朝律法不提,之前的四千多年我们是如何保持着道德文明建设的呢?我想无非是以下几点:
        首先是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思想。儒家学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便倍受推崇,各朝代更是尊孔夫子为圣人。是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儒家之观点如“德治、克己、慎独”等更是传承约束着当时人们的行为思想。
        其次是古代社会的“鬼神”之说,你说这是封建也好,是迂腐也罢。但这些莫须有的东西确确实实地在封建社会对人的道德和行为有着约束的作用。
        最后便要谈及中国传统的艺术,在那个知识匮乏、精神文化短缺的年代,评书、戏曲等艺术对人们的“高台教化”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是最容易让普通大众接受的“行为准则”。
        有了以上的观点,再来谈及现代教育中的问题便简单的多了。现代网络科技兴盛,不良信息参杂其中防不胜防,使得未成年人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对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改变。如果这种不良价值观不及时加以纠正,任由其成熟,带来的后果将是不可逆的。那应该如何解决?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孩子的传统文化建设,把积极的正确的传统思想加入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之中,结合现代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理念,促使孩子提高道德素养加强知识能力。其次多让孩子观摩红色经典影片,加强爱国主义情怀,做到心中有党、有人民。多组织孩子参加正面的活动,给孩子讲述我国近现代史故事,使其有正确之信仰。最后应让孩子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如戏曲、诗词、围棋等,使其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之文化,坚定民族自豪感,使其在精神层面成为一个优秀健全的个体。
参考文献
[1]美联储.[美国家庭2018年经济状况报告(Z)].美国:2018年科技报告
[2]弗兰克.布吕尼.[你去哪里不是你会成为谁:大学狂躁症的解药(J)].纽约时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