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乐.享.趣”方式拓展闽南童玩在园一日活动实践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   作者:舒晴
[导读] 闽南童玩是闽南地区较为传统的民间流行游戏,如我们熟悉的滚铁环、跳房子等等,但随着时代发展,儿童对于此类游戏的了解甚少,甚至不会玩这些游戏,却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之中。在此背景下将闽南童玩纳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中,对于丰富幼儿的文化娱乐活动,传承闽南童玩文化有着促进意义。

厦门市松柏第二幼儿园  舒晴

        闽南童玩是闽南地区较为传统的民间流行游戏,如我们熟悉的滚铁环、跳房子等等,但随着时代发展,儿童对于此类游戏的了解甚少,甚至不会玩这些游戏,却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之中。在此背景下将闽南童玩纳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中,对于丰富幼儿的文化娱乐活动,传承闽南童玩文化有着促进意义。因此,教师要重视闽南童玩的教育价值,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策略带领幼儿认识闽南童玩,了解闽南童玩,会玩闽南童玩,能够创新闽南童玩玩法,丰富幼儿的一日活动内容,带给幼儿更多游戏体验和快乐。
        一、闽南童玩,悠久传统
        当前幼儿玩具各式各样,但却并不符合幼儿需求,如:电动玩具、电子产品,一方面是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不利于幼儿智力发展,而且无法在幼儿园去配备和使用,此时闽南童玩的游戏娱乐价值就愈发凸显。
        闽南童玩是闽南地区较为盛行的一系列民间游戏,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我们熟知的滚铁环、抖空竹、跳格子等,闽南童玩游戏品种繁多,但对游戏人数、场地、设备却并没有太多限制,简单明确游戏规则后,幼儿们不需要进行特殊培训就可以参与游戏。所以教师可以根据班级里孩子情况和场地情况随机组织儿童玩不同的游戏。可以以自身为例,将自己小时候曾经玩过的游戏分享给幼儿,讲清楚游戏的玩法和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可以让幼儿自行去搜集资源,进行游戏资源分享。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回家去问问自己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学习一种闽南童玩玩法,再来互相交流,共同游戏。教师做好游戏和游戏素材的记录,积累游戏资源。但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以前的游戏或游戏玩法未必适合现在的儿童,要慎重筛选,考虑安全性、趣味性以及操作性后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
        二、创新玩法,乐在其中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开展教学活动,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那么随着时代在不断发展,当前的幼儿特点和学情与以往大不相同,闽南童玩的玩法也要与时俱进的体现创新性,在保持闽南童玩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灵活改善游戏的玩法。
        一是在童玩制作材料创新。过去的童玩都是由一些废弃的材料制作的,如:破布、废弃的筷子、石子等,但这些材料从安全卫生角度来说不适合幼儿使用,所以教师要适当改善童玩制作材料,比如滚铁环游戏,以往都是贴纸的大铁环或者铁线卷曲来使用,相对幼儿不仅来说不仅重量沉,还存在危险性不利操作,教师就可以采用塑料制的圆环、旧唱片、纸芯卷来代替。也可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行决定自己要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童玩,比如筷子枪,可以用木棒、塑料管、一次性筷子等,可以尝试替代原来旧的材料进行更换创新。
        二是童玩游戏玩法创新。一种游戏可以有多种玩法,每换一次玩法和规则,游戏又会变得更加有趣好玩。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特点和场地、道具的实际情况去调整游戏的规则和难易程度,也可以将变换玩法的权力教给幼儿,让幼儿自行去决定自己想怎么玩。让孩子去体验童玩游戏的快乐以及参与游戏玩法规定的成就感。


如滚铁环游戏,一般就是去比拼谁滚得最远,谁滚得最快,创新玩法我们可以将规则改为闯关游戏,第一关个人赛,比赛谁滚得最快;第二关为接力赛,看看哪一组最快,最后一关可以设置为障碍赛,需要绕过凳子……如果幼儿滚铁环觉得失去兴趣了,可以将铁环当做道具开展更多其他游戏;跳格子游戏,我们可以单脚跳、双脚跳、边抛沙包对应数字跳、双人合作轮流跳等等多种玩法,让跳格子玩法丰富起来,并利用记录的方式统计每个幼儿创新的玩法,培养幼儿思考创新的能力。
        三、体验过程,共享快乐
        《纲要》中明确说明,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健康的活动环境和活动机会。因此,教师要在每天的一日活动中为幼儿组织适当的活动实践,让幼儿独立或与伙伴共同体验活动过程,分享活动实践的快乐。
        教师要保证每天的活动实践时间让幼儿能够享受玩游戏的过程,和小伙伴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激发合作团结意识。以集体的形式进行童玩,如跳绳、丢沙包、跳皮筋、翻花绳,将班级里的幼儿分组,几人几组,然后几组展开竞赛,让幼儿在比赛过程中感受团队合作,学会团队合作,分享团队荣誉。还可以创设花样童玩节,童玩制作大赛,评选最佳童玩组、童玩之星、滚铁环比赛,翻花绳挑战赛,竹蜻蜓制作大赛等等来掀起班级里的趣味童玩浪潮,让幼儿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童玩的体验,不仅在于游戏合作也在于分享体验。比如开展“闽南童玩节”活动,前期可以商量我的童玩节想玩什么,进行童玩节的活动规划,进行“我的童玩节计划”制定;童玩节结束后可以通过制作“我的童玩故事书”,分享我在童玩节中的小故事,并向同伴介绍我的童玩经验。通过童玩节评选童玩小达人,让幼儿通过推荐“我眼中童玩达人”等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游戏的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在分享交流中累积经验和感受,和伙伴们一起共商共享游戏玩法经验促进共同成长。
        四、开放空间,增加趣味
        从早晨幼儿入园到下午离园,幼儿一天的时间都会在幼儿园内度过,教师要找好结合点,开放空间,将闽南童玩融合一日活动之中,利用好班级里的环境布置、区角布置,在班级墙壁张贴一些闽南童玩的图画,悬挂一些闽南特色童玩模型,将幼儿制作的童玩摆放布置在班级的区角、书架上等,打造闽南童玩文化氛围,增添童玩趣味,创设闽南童玩的特色角,增加幼儿的童玩体验。例如在活动室外部开始“陀螺区”,提供各种制品的陀螺及各类抽绳,引导幼儿体验玩陀螺的趣味;将童玩玩具融入班级自选游戏当中,开展童玩商店的角色游戏;在美工坊设计制作童玩玩具,建构活动中设计童玩玩具等,让一日各个环节中合理的融入闽南童玩,让童玩在幼儿园活动空间中交叉融合融入幼儿园课程。
        闽南童玩文化充满了快乐和趣味,是宝贵的幼儿教育资源,但在借鉴实施中教师要因地制宜,主动创新,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幼儿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闽南童玩文化魅力,感受童玩游戏快乐。
参考文献
[1]庞蓉.拓展幼儿活动空间 促进良好个性发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102.
[2]范莲华. 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幼儿学习活动内容拓展活动空间
[3]王瑶.追逐童玩足迹,感受海之馈赠——浅谈海岛乡土资源在区域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04.
[4]程言峰.童玩课程,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回归——“童玩课程”的立意与追求[J].教学与管理,2016(20):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