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乒乓球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   作者:马政辉
[导读]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是男女老少都适宜也都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乒乓球课都是学校体育项目教学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小学的基础教学阶段,教师不能一味地教授乒乓球的打球专业技巧,也要兼顾培养学生对于乒乓球的兴趣热情和时刻牢记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增强学生们的体质,达成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小学  马政辉  830017

摘要: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是男女老少都适宜也都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乒乓球课都是学校体育项目教学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小学的基础教学阶段,教师不能一味地教授乒乓球的打球专业技巧,也要兼顾培养学生对于乒乓球的兴趣热情和时刻牢记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增强学生们的体质,达成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乒乓球教学;教学方法
        我国在奥运会乒乓球项目中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一直是国人的自豪,也积极影响着国人对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积极热情和不懈努力。小学体育课对于乒乓球的课堂教学应当注重让小学生了解我国乒乓球的辉煌历史,借乒乓球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专业知识教学上应当先了解班级学生的整体体质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乒乓球技能教学,综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1.调动热情的教学导入
        在小学体育乒乓球课的课堂教学里,课程导入要能够快速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就是要注重设计导入环节的教学活动,最好能够充满乐趣,可以引起小学生们的好奇心,从而让小学生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切身感受乒乓球运动的魅力,提高乒乓球教学的课堂效率。教师在这一教学导入的过程应当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以鼓励表扬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打乒乓球的活动当中去。对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带领他们参与,多亲自跟他们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多用眼神鼓励、肢体表扬等方式激发他们对于玩乒乓球的热情。
        例如,在最初第一节的乒乓球课堂教学导入,教师可以先在教室使用多媒体播放有关乒乓球的历史发展和我国在乒乓球项目上的历史辉煌,让学生对于乒乓球的知识背景有个大概的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当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找一些动画形式的乒乓球知识介绍,增加学生观看了解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举行一些趣味性的乒乓球小比赛,将乒乓球运动变成一项有趣却多样化的游戏,从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出发来创建如乒乓球接力赛,乒乓球小组赛等等另外,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动心理和好胜心理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以游戏活动导入乒乓球教学的教学导入上,教师应当牢记重在参与的活动原则。比如接力传球的游戏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围成一个圈,用乒乓球拍发球给下一位,下一位用手接加一分、用球拍接加两分,但是发球必须用球拍发球,以此循环,维持5分钟,看谁的分数高,分数高的有奖励,如此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兴趣。



        2.增强体质的教学形式
        在所有的体育项目教学中,其实在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学生们的身体,增强学生们的体质,小学阶段的学生更要打好健康强壮身体的基础,才能保证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乒乓球作为体育项目中的一种,自然也不例外。在小学体育乒乓球课的课堂教学里,教师既要提升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水平,也要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能水平,两者应当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丰富教学形式,让乒乓球教学变得更加多元化,让学生能够对乒乓球运动时刻保持新鲜感。
        例如,控球是乒乓球运动里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侧部运球训练和对面击球训练。侧部运球训练锻炼学生的运球能力,就是侧步往返运球,十分锻炼学生的脚力、眼力和手力。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设置适当的距离比如4米进行侧步往返运球,让学生在保持动作规范性的情况下逐渐加大运球距离和减少所花费的时间。对面击球训练锻炼学生的接球能力,就是两人间或者多人间相互迅速击球迅速接球,高强度训练学生的眼力、手力,增强学生的迅速反应能力。、那么教师也可以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创建游戏教学、故事教学、小组学习等多种模式来丰富教学形式,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控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闯关游戏模式,让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才可以进入下一关卡,也可以以情境故事为背景,如猎人捕捉了一群小动物,为了能够解救这些小动物,需要进行不同的控球表现,让学生自主选择要解救的小动物,动过对控球的学习来完成解救的任务。
        3.提高球感的专业技巧
        乒乓球的球感指的是对乒乓球的预判感知和准确控制的能力,这也是决定一个人不断增进球技的基础能力,决定着乒乓球水平的上限。所以,教师绝对要十分重视球感的培养,这是一切专业技巧使用的基础之基础,但是不能让学生进行重复无聊的实践训练,这会大大消减小学生们的热情,而应当精心设计培养球感的游戏形式辅佐球感的培养与专业技巧的提升,调动学生的表现欲和竞争欲,将学生带入积极向上的良好课堂氛围当中去。
        例如,球感是较为抽象的感官表现,那么为了能够让学生形象具体的了解球感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来进行说明,如对一件事物的下意识反应或对事物的习惯性行为等等,首先让学生了解生命是球感。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打、单人联系、小组联系等方式来感受乒乓球的技巧,体会乒乓球的趣味性,当学生能够建立一定的乒乓球运动技巧,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对乒乓球产生兴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调动学生们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之情,设计趣味十足的课堂导入活动维持住学生的热情,提高乒乓球课的教学效率,认真训练学生乒乓球技能,同时锻炼学生们的体魄,培养学生的球感,促进乒乓球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乒乓球教学现状分析[J].吴建永.文理导航(下旬). 2019(11):82
[2]长春市小学乒乓球课发展对策研究[D].董雪莹.吉林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