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做爱的“守望者”——家校合作共育的思考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王希茜
[导读] 在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样说:“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影响教育的成果,假如缺少这种一致性,那学校的教育过程就会像纸房子一般容易倒塌。”可见,教育从来不是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取得喜人的结果。

浙江温岭市实验学校  王希茜

        在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样说:“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影响教育的成果,假如缺少这种一致性,那学校的教育过程就会像纸房子一般容易倒塌。”可见,教育从来不是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取得喜人的结果。
        而一直以来存在的误区是:很多家长认为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自己忙于工作,不乐于参加家校共育。另一方面在教师的观念中,部分家长疏离孩子,缺乏对孩子成长的理性认识,从而缺失管教,而家庭教育过程相对来说隐蔽,学校无从得知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误区,纠偏纠错无从谈起,致使学校教育严谨,家庭教育松散。再加上家校交流较少,彼此之间的沟通往往是发现问题后老师掌握主动权,家长处于简单被动的一方。 这种处理使得效果大打折扣。
        现如今,随着对教育要求的改变,社会强烈呼唤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我们从强调共性到强调个性发展。所以,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每个学校与家庭都不得不正视和参与其中,每一位教师都需要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共同的“爱的期许”让我们同方向共合力
        良好的家校合作共育离不开教师和家长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为了消除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任危机”和“滞后教育”,避免彼此推诿责任。在初一接手新班级时,我们通过家长会和“告家长书”等方式,和家长进行初始沟通,达成共识——我们一起为培养孩子而努力,共同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护航者。共识是合作的基础,家校双方在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方面统一了思想认识,才能开展通力合作,实施方向一致,双管齐下的教育方式。学校在在帮助孩子实现预期的社会化方面主动作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培养。当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意见不一致时,我们愿意诚恳聆听家长不同的教育观点,主动和家长进行对话;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成长每一步,重视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及时与老师沟通,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为家校合作共育献计献策。各司其职又彼此合作才会产生教育合力。学校教育为孩子提供成长的能力,家庭教育为孩子奠定道德素养的基础。
        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家庭状况都不一样。我班上的金昱峰同学,给人的初印象黑瘦弱小不起眼,结果在初一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就展现了他的“与众不同”:时常口出污言秽语,致使和他人关系紧张,与自己班以及别班同学甚至老师多次发生矛盾纷争并“升级”到打架冲突。并且学习上消极被动,各科老师反映桀骜不驯,课堂上无视纪律,周末作业基本空白带回。在和他家长沟通中了解到他父母离异且彼此之间矛盾很深,孩子跟随父亲,但父亲忙于经营汽车修理厂没有时间陪伴,只要放假,孩子基本处于“放养”状态。在家里,亲子关系也很紧张。
        我很同情孩子,在找他谈话做他思想工作的同时也多次和其父母电话沟通、当面恳谈,提出自己的担忧,让他们重视孩子的问题,离婚离家但不能让孩子离爱。使他们意识到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的紧张敌对容易将负面的情绪带给正处于成长敏感期中的孩子,不仅影响他当下的健康成长, 也为孩子将来的社会交往和构筑家庭带来隐忧。我进而引导家长约束自己的言行,建议不要把孩子带到人员比较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避免给其错误的示范。同时和孩子用心、耐心沟通,给孩子正面积极的引导,感受爱的关怀。



        其父母也表示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疏忽,愿意在家庭中做改变配合学校工作,促使孩子改变。在其父母的后续行动实施过程中,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了金昱峰同学的变化:“出口成脏”少了,不再时时支着“芒刺”刺伤他人、刺伤自己,和同学有良性的沟通交往。进入初二阶段后,成绩稳步的上升。父母也反馈说家庭气氛缓和,不再时刻剑拔弩张。可见,在共同的爱的期许和双边作用之下,孩子成长改变的潜能可以被有效激发,促使其个性而全面的发展。
        二、学校的指导服务帮助家庭成员共同成长
        “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取决于未来一代的精神风貌,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来自于教育,而教育内部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中的父母教育。” [1]148由于各个家庭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并非每一个家庭都有教育自觉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父母不作为和乱作为,都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障碍。所以,学校和教师应该发挥专业优势,对无法胜任家庭教育或有教育困惑的父母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他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手段施以积极的影响,避免因错误的教育行为对孩子造成伤害,从而带动家庭更健康地发展。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里就提出:“学校要承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职能,要重视家庭教育,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密切家校联系。”
        除了学校定期推送相关的教育视频、教育文章有针对性地给家长学习之外,我也选择一些有指导性的书籍给家长,帮助家长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升家庭教育效果。如《你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家庭教育的10个情境》、《做最好的家长》、《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大师教你做父母——对话叶圣陶》等等。
        另外,作为语文老师,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如果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阅读就是最浪漫的教养。从初一开始我就致力于提倡家庭亲子共读。为帮助家长营造家庭书香氛围,我定期给家长开书单,部分书单如下:《父母的书架决定孩子的未来——阅读让每个儿童成为天使》、《孩子,我看着你长大》、《目送》、《我们仨》、《孩子,你慢慢来》、《爱的教育》、《丰子恺散文》、《平凡的世界》、《哈佛家训》、《曾国藩家书》......通过亲子阅读,父母与孩子多了沟通以及分享读书乐趣的机会,贴近彼此的心,也让家长爱上阅读,和孩子共成长。
        新的发展也带来新的冲击,比如这次疫情期间,我们产生了网课这一新的学习方式,但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孩子新鲜感退去之后的学习懈怠;家长承担全天监督职责之后引发的亲子矛盾;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等现象的直线上升......很多家长叫苦不迭,调侃从往日的“母慈子孝”骤变为天天“鸡飞狗跳”。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我利用钉钉、腾讯课堂先后召开几次家长会和讲座:如《网课期间,如何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心灵战“疫”不容忽视》等等给家长支招,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方法,给他们提供帮助指导,共同面对新模式、新挑战。同时,我也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多和家人沟通的作业:《说说我家的隔离趣事》、《新技能get记录》、《他(她)们的童年》......在整个网课期间,家长体会了我们的不易,我们和家长增进了交流,彼此之间更多了理解和包容。同时,父母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构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永新  我的教育理想[M].漓江出版社,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