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开展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 邓小中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邓小中
[导读] 主题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广和运用,不仅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而且促进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所以,加强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研究和运用的力度,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坝坦田小学  邓小中

【摘要】主题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广和运用,不仅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而且促进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所以,加强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研究和运用的力度,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语文;主题阅读
        应试教育体制及理念对于农村小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加之经济、地域、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长期存在不乐观的现象,教学现状十分令人担忧。因此,在教学农村语文阅读知识中,对主题阅读授课方式进行应用,可以用主题化的情景对阅读文本进行丰富和创新,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给学生提供一个眼前一亮的阅读环境,在丰富学生阅读面、培养阅读思维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一、农村小学开展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受传统教学思维及方式的影响,过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仅局限在教师口头讲授上,教师会组织与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逐一的分析,采取提问与回答的方法强化训练,教学方式单一和简单,长期下去学生阅读课文时也只是采取一个思路和思维阅读,无法形成系统性和连贯性的阅读体系,阅读效果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试卷中阅读占了一定的比例和分值,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成绩,教师会采取一定的训练方式,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组织学生反复性、机械性训练,给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解题方法,致使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被禁锢,阅读学习负担越来越严重,对于语文学习也逐渐丧失了兴趣,这也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语文教师必须加以改正,根据学生的学情实施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在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内容的同时,懂得如何做人,如何成长等。而主题阅读教学方式的开展,借助主题活动创设相应的阅读环境,可以进行阅读氛围的烘托和营造,逐渐引导学生突出传统阅读的桎梏,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打开学生的阅读思路,最终实现提升阅读教学水平。
        二、农村小学开展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创设主题情境,深化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教师要结合课文的顺序内容,让学生可以对整个单元或者是整篇课文的主题进行提炼,让学生在对主题阅读的内涵进行领会的过程中,积极品味其中的情感,并以此通过结尾的拓展,强化学生的各项阅读能力。比如,在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播放与此篇课文相关的时代背景,并描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教材中已有的知识内容,巧妙地将课堂引入到自身的生活,让学生讲一讲自身对于读书是什么感受,鼓励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
        (二)开展群文阅读,深化阅读主题
        对于主题式阅读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来说,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确定一个教学主题,以一篇文章带动多篇文章,安排更多具有共同主题内容的多个文本进行同时教学的一种方式。其中最常采用的是结合教材内容,以课内的文章带动课内的文章,从而提高课内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另一种模式是通过结合相关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主题,以课内的文章带动课外的文本,既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课内文章的理解,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与阅读范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春色”。语文教师在进行本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时,可适当引导学生阅读以下几篇文章。(1)散文:《春天吹着口哨》《三月桃花水》;(2)现代诗:《春的话》《瀑布》;(3)记叙文:《校园春色》等。通过阅读,学生们发现这些文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却拥有大致相似的文章主题。这几篇课文都是关于春天的描写,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们能够增加对春天的认识。开展拓展阅读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语文课堂的空闲时间内进行课外阅读,并展开交流和讨论。
        鉴于很多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与经验都比较欠缺,对于很多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存在一定的难度,而通过引入大量课外阅读材料的方式来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则可以辅助学生进行课内文章的理解,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三)注重读写结合,领略主题内涵
        主题阅读的核心依旧是“读”,通过单元主题的提炼,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大量的课外有主题的阅读,让学生用精读、略读、浏览等各种阅读方式,感受文章的主题与精髓。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语言品味、主题体悟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中还应注重读写结合,因文而异,采用合适的、不同形式的写作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其领略“主题阅读”的内涵,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四)开展阅读活动,提升阅读的趣味
        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师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要根据课程需求开展各类型的读书活动,通过多元化的主题内容提升阅读的趣味性,对传统的语文阅读内容进行丰富,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进行创新。第一,借助班会分享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会中对自己的阅读经历及感受进行分享,将自己读到的好文章以及阅读体验阐述出来,这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学生阅读学习水平的提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开展阅读交流会。阅读交流会可以以年级为单位,根据一个制定好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在年级内组织不定期的阅读交流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互相探讨的机会和平台,将喜爱阅读,愿意分享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大家一起交流经验和意见,对于学生阅读学习水平的提升是有很大帮助作用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主题阅读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传统阅读方式的创新,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推动。同时,主题性阅读的开展,是建立在教材阅读文本基础上的,使阅读向着多样化、多视角的方向发展,教师的授课方式也要转变和优化,对主题阅读活动进行深化,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阅读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静静,付小芳.农村小学学习指导现状与对策研究——以S小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8):63-64.
[2]白彩霞.农村小学开展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67.
[3]胡津华,蔡运梅.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指导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