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成慧婷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成慧婷
[导读] 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要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基于此,针对当前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便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效率,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提升学生高质量成长。

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中心小学  姓名:成慧婷    邮编:3210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要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基于此,针对当前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便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效率,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提升学生高质量成长。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式;
        数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虽然为了迎合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对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已经进行了创新,但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差一大步,由于学生数学思想的基础阶段就在小学,通过小学数学教育,教师要应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意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1]。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公平公正,尊重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对于教师来说,学生们是一样的,绝对不可以区别对待,由于高年级小学生的情感变化快,心思敏感,如果教师的所作所为让他们感觉到了忽视、不放在心上,就会对教师产生怨恨和反感的情绪,不利于今后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因此教师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性格调皮还是性格文静的,都要按照一样的标准去对待,千万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被忽视。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且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适合用该种方法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将小学生们分组聚集在一起,将数学问题集中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小学数学知识进行整合,有效的提高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增强了思维的活跃,对于那些较为困难的题目,可以通过小组内部人员的讨论完成,在这阶段中,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教学时,会出现有关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公式等知识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的时候,统一的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没有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体差异,各自都有适合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深度了解学生的个性、习惯以及学习能力,根据每个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要用较短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提示性教学,因为该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高,可以独立完成较困难的课本内容,在此基础上也能激发学习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就要多多利用课堂时间,重点讲解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学生日常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不仅需要教师的教育,还需要家长的教导,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效率与其紧密相关,以下就为具体培养措施。
        1.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挥其主体作用
        第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虽然有所加强,但是仍然不够[2],对于那些较难的知识点来说,课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督促学生每天进行第二天要学知识的预习,必要时家长也需要进行合作管理,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提前了解学习知识,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前消化,大大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第二天要学的知识布置课题,让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再有就是也不要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由教师组成课后学习小组,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组内探讨得出结论;最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也有着重要意义,父母也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采用这几种方式,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2.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发言人
        因为有些数学问题需要多人进行讨论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因此,在课堂上也可以组成小组,要做到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成果分享,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取友谊。讨论完成后,可以组内推选出一名组员在课堂上陈述,不同的课程要给不同的学生机会,保证每个人都可以表达小组观点,体现了公平公正的教学原则。
        3.合理应用科学技术教学
        现如今,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利用黑板写板书,这种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集于一体,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学生们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有利于他们观察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学生的不断增加的参与度下,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也不会感到太过枯燥,一些抽象、难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知识点应用多媒体教学的途径来向学生们展示,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经过各个研究和实践的证实,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特点影响着课堂中自发、讨论、自主、民主等教学方式的出现,能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教学对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的熟练应用,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进行学习,在这种状态下,遇到的问题也能够轻松解决,有利于课堂学生之间合作交流。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效果,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改革教育方式,引导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走向一个优质、科学的道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公平公正,因材施教,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还要让学生加以依赖信任,这对提高课堂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最终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冉琼艳.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69.
[2]宋国仕.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分析[J].发现(教育版),2016(11):28,30.
[3]王雁.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