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黄小梅
[导读] 在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政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应全面分析教育教学目标,结合中学生的认知能力等,创新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合理引入社会热点事件,组织班级学生分组进行多角度讨论,加强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促进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德保县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 黄小梅

摘要:在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政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应全面分析教育教学目标,结合中学生的认知能力等,创新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合理引入社会热点事件,组织班级学生分组进行多角度讨论,加强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促进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关键词: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思政教师应对学生理解不透彻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采用多元化课堂教学方式,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教学各环节中,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及自主意识的培养,促进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一、加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为促进初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初中思政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强调我国诚实守信及自立自强等民族传统文化素养,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时刻秉持立德树人理念,借助多媒体设备等教具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进,引导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及积极的生活态度,并有效加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探究分析能力,切实提高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友谊的天空”课时教学中,初中思政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理解分析真正的友谊,可让学生对朋友相处界线等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分享交友过程中出现的多种问题,指导学生换位思考并提出正确且有效的处理方式,让学生在朋友相处交往中学会亮明自身道德底线。初中思政教师可先问学生有没有相处三年以上的好朋友,并请三位学生分享与好朋友间的日常相处模式以及小摩擦等,可鼓励学生提出交友中内向等困境,再让学生讨论如何有效解决交友难题。初中思政教师应强调友谊需建立在相互理解帮助与经营维持的基础上,再引入物质条件及学习成绩差异等外界因素并不会影响友谊的建立,让学生总结交友中注意事项。通过这种方式使初中学生掌握与朋友建立真正友谊的正确方式,使学生在和朋友相处中学会互相包容,促进学生交友方面的素养提升。
        二、挖掘生活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素材,强化初中学生的遵守道德与法律的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密切联系着初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可为初中学生交际、学习等多方面提供正确指导。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思政教师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知识,引入生活中的热点事件,让学生从国家与社会等层面进行多维度分析,并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当事人的做法及影响等,使学生对社会道德法治规范化管控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促使学生客观判断道德法治价值,也可安排初中学生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社会实践探究。初中思政教师首先应了解班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等,鼓励初中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真实看法及观点,再结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并组织针对性教学活动加强初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在此基础上,初中思政教师可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思考分析,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如,在人教版七年级“法律在我们身边”课时教学中,初中思政教师可将学生合理分成不同探究学习小组,设置“超市买到过期产品该如何做”常见生活问题,留出七分钟时间,让学生就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角度进行讨论分析。在讨论结束后,初中思政教师可请三位小组代表分享解决策略,学生会提出直接到超市要求退货或换货,若被拒绝,可拨打12315电话进行消费者维权等。初中思政教师应给予这种做法肯定,再引入相关消费者法律的讲解,提升初中学生对社会法治约束认知,使学生了解到法律约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有效培养初中学生遵守国家法律的意识。
        三、创设贴合现实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引导初中学生深入探究素质
        初中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贴合现实的教学情境创设,可引入趣味故事等,设计不同的故事情节发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带来的不同影响,指导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解释,促使初中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效率提升。如在人教版中“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课时教学中,初中思政教师可创设小冲因情绪紧张导致无法集中考试的情景,设计两种故事情节,一是小冲深呼吸逐渐平复自身紧张情绪平稳度过考试情节,让学生分析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的方法,引导学生设想积极应对消极情绪的结果。二是小冲任由紧张情绪发展撕试卷弃考的情节,引导初中学生分析对小冲及考场其他学生带来的影响,再让学生分析小冲应该怎么做挽回自身所犯错误。初中思政教师引导初中学生带入情境中不同角色进行思考分析,使初中学生从客观角度看待问题,可促进学生探究素养提升。
        四、总结
        综上,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思政教师应挖掘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素材,创设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探究分析,促进初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惠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对话教学[J].教育观察,2020,9(15):143-144.
[2]巫凤云.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