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分工合作能力的观察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韩怡婷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游戏作为幼儿学习与认知的载体,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交友、发展分工合作技能。

杭州澎博(雅、行)幼儿园   韩怡婷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游戏作为幼儿学习与认知的载体,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交友、发展分工合作技能。尤其是户外游戏的开展,有利于现阶段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更利于他们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分工合作意识的形成引导培养分工合作能力,进而实现游戏分工合作探究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大班幼儿;户外游戏;分工合作;观察研究
        引言:合作分工意识需要通过某种活动,通过人与人的交往,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对成果的分享等方式形成。户外自主建构游戏以其独特的户外环境特征以及建构游戏的典型特点,能促使幼儿自由交往、相互合作、相互协商、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幼儿大班体育游戏的分工合作模式教学, 通过多样教学方法的探究来不断提升大班幼儿的分工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一、利用资源创设游戏情境,营造分工合作的机会
        户外建构游戏环节设置是现代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模块,教师应充分把握户外游戏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渗透,精准针对户外游戏课堂展开创新和完善,融合德育化教学和实践性授课,利用游戏具备的趣味性和可塑性,激发幼儿的童趣和兴趣,让幼儿能在轻松愉悦的幼儿课堂中全方位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及能力。作为幼儿教师应及时发现、利用幼儿园内的环境,努力为幼儿创设情境生态环境。想要更好的开展幼儿户外建构游戏,首先就需要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能够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以保证能够让幼儿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每个孩子由于自身成长环境和身心发育程度的不同,对于户外体育游戏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这就导致了不同幼儿在参与相同游戏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的差异化表现。例如,基于以“共同协作”的游戏活动主题,幼儿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安排“手拉手,过山洞”的户外协作小游戏,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播放优美动听的儿歌童谣,并要求幼儿对排站,双臂伸直手掌相对形成拱形山洞,由后往前幼儿以此钻过,通过幼儿在队伍前方组成新的拱形山洞,同时分为两个小组进行竞赛。该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相互协作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优秀精神品质,并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
        二、注重集体意识的培养,开展集中分工合作自主学习
        大班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幼儿脱离传统课堂的束缚,在活动中能够学到课堂中无法实现的教学内容,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幼儿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我国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被溺爱的情况,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不是个例,而且幼儿普遍缺乏对其他人的尊重,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能够更加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例如,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相应规则和要求的普及,为了能够让游戏更加顺利的进行,让幼儿能够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提高自主学习的实际效果。


比如在参加拔河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孩子明白集体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要学会信任自己的同伴,并学会与他人分享游戏的快乐。这样既能够营造更加良好的班级氛围,也能够让孩子增加相应的社会经验,更好的学会与他人相处。
        三、用心观察、设计适宜且幼儿喜欢的活动内容
        首先要符合《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健康发展的要求,促进他们科学发展。游戏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全面发展,走、跑、跳、投、钻、爬、滚等方面的持续性发展,又要随季节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调整活动的形式,满足幼儿的分工合作行为运动需要。同时,内容的选择必须是适宜的、合理的,不同内容间相互联系,运动力度从弱到强再回到从强渐弱的步骤。既要考虑幼儿的基本动作练习,又要富有挑战性,让他们自主选择,从而提升游戏兴趣、感受活动乐趣。内容的选择从孩子的个体差异角度来说还应有阶梯性。例如,在幼儿课堂中设置“礼貌交流接力赛”,将班级幼儿分为三个队伍进行比赛,幼儿以此进行接力赛跑,而教师作为幼儿语言运用的把关人,每一位幼儿需要在终点运用礼貌用语与老师扮演的“售货员”进行交流沟通,并需要成功购买一件商品后方能返回进行接力,以最快完善比赛的队伍为胜利方。此活动能够在锻炼幼儿运动能力的同时,可以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强化幼儿优秀的礼仪运用,深化德育教学在游戏环节中的渗透。
        四、集思广益,民主生成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
        把游戏内容选定结束后,以什么形式让幼儿参与游戏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说场地和内容是美食中的色,那么幼儿的游戏形式则是味。当在内容、器材都准备好的情况下,选择哪些有效的游戏形式能够让户外分工合作性游戏的开展更加有效是重点。要让幼儿自主选择运动区域、游戏伙伴,在不同区域内,根据游戏内容启发幼儿相互协作,大带小,强带弱,相互支持鼓励,一起分工合作游戏,达成活动目标。另外,采取主题活动延伸至户外游戏活动不乏为有效途径。户外游戏时,幼儿分工合作性游戏通常只是少数人之间的分工合作行为,大部分幼儿会以自我为中心自主游戏,偶尔发生分工合作行为,但又因分工合作意识淡薄或分工合作技能的缺失导致分工合作游戏中断或无效。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发生分工合作行为,教师还可以借助当天主题活动内容,延伸户外游戏,提供可发生分工合作行为的器械,与幼儿商讨分工合作游戏的主题,现场介入,指导幼儿的活动走向分工合作游戏正确的轨道,帮助他们建立游戏规则后,再让幼儿自主寻找伙伴进行活动。
        结束语
        总之,幼儿分工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是幼儿教育和培养阶段尤为重要的环节,面对今天激烈竞争的社会,深知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分工合作意识、分工合作能力会更好地适应社会。教育环境这一载体有助于孩子们形成协商、谦让、分享、分工合作的良好品质,从中获得乐趣与需要,体验挫折与成功,从而实现分工合作能力的提升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雪.户外游戏中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131.
[2]董洪英.试析如何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09):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