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班主任如何正确引导行为偏差学生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郭德刚
[导读] 高中阶段是影响人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处于懵懂时期的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薄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教育引导,很有可能会让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河北衡水中学 郭德刚  053000

摘要:高中阶段是影响人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处于懵懂时期的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薄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教育引导,很有可能会让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还是一张白纸的他们非常需要正确的道德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为此需要对哪些行为偏差的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行为偏差;正确引导
        引言:到了高中阶段,个人品德的形成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除了知识的传递,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良好品德的形成。积极阳光善良的好品格会让遇到的许多困难都变得迎刃而解。所以老师应该多方面将德育道德认知渗入班集管理的各方面,懂得在遇到问题时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带领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选择正确的方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身心健康的成长。
        一、行为偏差成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原因
        社会上不良文艺作品和非法出版物充斥市场,吃喝、赌博、腐败、浪费、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以及家庭周边的不良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二)家庭原因
        家庭组成结构、家庭生活氛围以及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对孩子的思想、学习情况漠不关心,过分溺爱,引导、督促不力,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父母整日吵闹或离异,都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学生得不到温暖的爱和教育。
        (三)学校原因
        学校、老师对行为偏差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够了解,不能与学生进行良好对话。教育方式简单、生硬,课堂死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行为偏差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自我管理不严,对学习没有兴趣,对道德的是非认识模糊,意志不坚定,无进取心和自制力,依赖性比较大等。
        二、对行为偏差学神进行正确引导的策略探讨
        (一)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作为班主任,其表率和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巨大深远的影响。首先要把自身的优点展示出来,用自己优秀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品格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信息发展很快速的时代,作为老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只有变得足够优秀,学生才会觉得老师是值得信任的,老师说的道理是正确的。例如,上课从不迟到,总会提前到班级里等待上课铃响,这样孩子们也会潜移默化的以老师为榜样早早坐在班里等待上课。在上课的过程中电话不会响更不会去看手机,专心的授课,杜绝做一切和上课无关的事情,对每一位同学都做到尊重。当学生有问题提问时要耐心指导,在与学生交流时平易近人,主动打扫班级卫生,营造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大家庭大集体的团结感,共同维护班集体。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去慢慢感染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自己约束自己做起,实现共同进步共同优秀的目标。



        (二)注重不同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性格、行为习惯、知识水平、潜力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老师对所有学生都采取一套一样的教学方案是没有办法兼顾到所有学生的,那些存在差异的学生就没有办法融入进来。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决定了老师在管理班级的同时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方针,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依赖和信任。比如,在班级中有一些不爱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的学生,没有集体荣誉感,没有合作意识。老师可以针对这部分同学多鼓励多表扬,让他们来担任小组长,招募班级同学参加活动,自然而然的就融入到了此次活动之中,以后慢慢也就不再排斥集体活动了,帮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自觉抵制个人主义。再比如有同学学习时找不到方向,老师讲完了还是不懂,但是性格腼腆,不好意思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针对这部分学生,老师要及时的观察去发现,因为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所以要多观察,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后要及时的沟通指导,有问题可以随时来问老师,并且每次都会耐心的解答,不要不好意思。在平时,可以经常叫他们来阅读课文,回答问题,上台演讲。渐渐地,当他们再有问题时都会很高兴的来主动询问,改掉了以前不敢发问的性格。
        (三)家园共育,家长学校老师连成一线
        孩子在学校会暴露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要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在学校里老师帮助学生改正,回家后家长也要持续监督。学生在学校里会比在家里要收敛一些,所以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尤为重要,把在家里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及时沟通寻找解决的方法,家长关心的一些问题遇到了困难可以及时疏导,以免耽误了良好的时机。生活中处处都有各类有关于道德的事情发生,可以让学生在平时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生活中的正能量和你认为美好的事情都记录下来。这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完成的事情,而是要通过不断地坚持,细水长流。
        (四)发挥班级优秀学生的作用
        高中生的心理还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很容易被周围事物所影响,因此更要引导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班主任无法完全的管理好所有的学生,也无法了解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课代表、班长的作用就体现在此,在各个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评选为班级领导,带动班级的学生进行各项活动。培养班干部的良好品德,用自身为其他同学树立良好榜样。班干部也不一定要老师来选择,更多的可以进行民主选举,让学生进行自主投票,这样选出来的班级干部是同学认可的,在开展各项管理制度时也会更加的顺利。其次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系统,可以在班级中开展轮流当小组长,班级领导人的活动。每周轮换,不仅给班集体增添了良好的班风,也很好的让每一位同学都学会了自我约束的能力。
        结束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也多了很多。由于学生正确的是非辨别能力较弱,受外界众多因素的影响,学习目标模糊,有的甚至变成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如何帮助他们改掉缺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成了班主任老师当前重要的课题。由此可以看出,正确的道德认知是要从方方面面层层渗透的,要在其中不断的积累经验,老师终究只会起到引领的作用,真正的道路还是要孩子们自己去成长。
参考文献:
[1]杨青蒿.浅谈高中班主任如何正确引导行为偏差学生[J].新智慧,2021(06):45-46.
[2]马宗鑫.高中班主任正确引导行为偏差学生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61):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