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式班会课中的话语变革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葛琴娜
[导读] 班会为老师和孩子们提供了最好的环境来学习和实践如何相互合作、相互尊重,但很多时候,教师把班会当做了一个说教的平台,把它作为继续过度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传统的班会课中,教师以命令式的语言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实验小学    葛琴娜

        班会为老师和孩子们提供了最好的环境来学习和实践如何相互合作、相互尊重,但很多时候,教师把班会当做了一个说教的平台,把它作为继续过度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传统的班会课中,教师以命令式的语言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在笔者看来,学生间合作、尊重的话语应该取代教师控制式、说教式的发言和评判。浸润式班会课是教师以学生的真实性情境为载体,通过课堂中师生之间积极地交往与互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表达。接下来,笔者就以《和烦恼说再见》一课为例,探讨浸润式班会课中的话语变革。
        片段一
        语境导入,引发思考
        小应在排队改作业时插队到了小丁的前面,小丁很不服气:“喂,你怎么能插队?”
        小应:“跟你有什么关系,是小明同意让我排在他后面的。”(小丁本来在小明的后面)
        小丁一听更生气了:“你不能排到我前面去,快点走开。”
        小应无动于衷。
        小丁:“我要告诉老师去,你插队。”
        小应听了,气愤地打了小丁一下,小丁立马还手也打了小应一下……
        一次小摩擦变成了一次武力交锋。
        1.交流:听了这样一段对话,你觉得小丁和小应的话语表达有什么问题吗?
        生1:小丁一开始的话语表达没有礼貌,让小应很不舒服。
        生2:小应的回应也很不尊重小丁,导致双方都非常生气。
        2.小结:在这次常见的插队事件中,小丁其实遇到了烦恼:小应插队排在他前面。可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烦恼,不当的话语让他更陷入困境,从而与小应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3.引发思考:如果你是小丁,你觉得该怎么表达自己当时内心的想法,让小应感受到你很烦恼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说话,和烦恼说再见。
        片段二
        头脑风暴,得体表达
        1.头脑风暴:小丁怎么向对方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烦恼,让对方容易接受呢?
        学生畅所欲言。
        生1:你这样插队是不对的,我希望你可以有序地排队。
        生2:我觉得你插队的行为影响到了我,你可以不这样做吗?
        生3:插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我希望你能……
        (烦恼话语的表达关键在于表达要得体,要有礼貌,能容易让对方接受。)
        2.小结:在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烦恼时,我们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我觉得……我希望……。
        3.(活动)表达练习:体验活动——“小熊”和“小兔锤”。 表达句式:我觉得……我希望……
        活动规则:先组内进行练习表达,再每人依次进行表达。当举起“小兔锤”道具时表达烦恼:“我觉得……”,再举起“小熊”道具时表达愿望:“我希望……”。
        教师先示范表达,然后学生依次表达自己的烦恼。
        4.情景再现:小应插队排在了小丁的前面,小丁这次会怎么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烦恼呢?
        先小组讨论,再情景模拟。
        生(小丁说):小应,我觉得(你插队的行为是不对的,你自己是得到了便利,但影响了排在你后面的同学,这样是不公平的。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插队,那队伍就要大乱了,你说是吗?)我希望(你可以按照顺序排队,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人人有序,大家才能相处和谐。



        片段三
        话语变革,尊重回应
        (一)回应对方
        1.过渡:小丁有礼貌地向小应表达了自己的烦恼,那么小应该怎么尊重地回应小丁,才能化解双方矛盾呢?
        学生自由发言:
        “对不起”
        “我不知道我这样做你会不高兴”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我以后会注意的”……
        (学生讨论有尊重的回应时,教师在现场随时板贴类似话语框架。)
        2.小结:这样尊重的回应可以使双方化解矛盾,消除烦恼,和烦恼说再见。
        3.(活动)表达练习:下面我们两两分组进行尊重回应的练习,一人表达自己的烦恼,一人做出尊重的回应。
        4.情景再现:小丁已经有礼貌地向小应表达了自己的烦恼,小应这次该怎么尊重回应呢?
        先小组讨论,再情景模拟。
        生(小应说):小丁,对不起,我不知道我的行为给你带去了烦恼。我只想到自己要更快地改好作业,却忽略了你的感受。我很抱歉,给你造成了困扰,也谢谢你指出了我的错误行为,我以后会注意的,一定不做这样不文明的举动了。
        5.小结:小应做出尊重的回应后,小丁还生气吗?显然不会,一次小矛盾就在双方都好好说话中悄然消除了。
        (二)安慰他人
        1.过渡:小丁和小应的烦恼就在大家都能好好说话中说再见了。而这次小华也遇到了一个烦恼——
        小华很郁闷,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人,这次只考了82分,为此他很烦恼。
        于是他向小林倾诉:小林,这次我只考了82分,回家肯定会被爸爸妈妈批评,我好烦呀。”
        小林:“你烦恼什么呀,82分不也挺高分的嘛,你考得够好了,我比你还差呢,我都没伤心,你伤心什么。”
        说完,小林就自己玩去了。小华听了小林的话,情绪更加低落了……
        2.引发思考:小华本已十分烦恼,他向小林倾诉,是想得到小林的安慰,可小林的话语安慰到小华了吗?(生:没有)
        3.头脑风暴:如果你是小林,该怎么好好安慰小华,让他不再烦恼呢?      
        生讨论、发言,教师整理话语框架:
        不要伤心了,有什么我能帮你的吗?
        没关系,我们一起想想怎么做会更好……
        你别伤心了,我们可以一起努力 ……
        4.小结:贴心的安慰能为你的朋友排忧解烦,你可以说这样类似的话语,相信有了你的安慰,他也一定可以和烦恼说再见。
        5.情景再现:小华向你倾诉了他的烦恼,如果你是小林,现在你该怎么安慰他呢?
        先小组讨论,再情景模拟。
        生(小林说):小华,你别伤心了,这次考得不好,我们就一起找原因,争取下次改正。我也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我们一起努力吧,想想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让我们一起想办法,相信下一次我们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的。
        6.小结:我想这次小林的安慰一定能帮助到小华,让他和烦恼说再见。
        纵观整节班会课,教师一直以正面管教的方式,用和善而坚定的话语开启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在一个个真实情境中感受“好好说话”的魅力,实现浸润式班会课中的话语变革。 
        (1)片段一中教师撷取学生平时发生过的真实对话作为情境创设,从而暴露学生的真实思维,进而引发思考:我们该怎么在这样的的语境中正确表达、好好说话?
        (2)片段二、三中师生通过一起合作交流、讨论探究、情景模拟等活动,整理出“我不知道这样做你会不高兴”“我们可以一起努力”“谢谢你给我的建议”等一系列和善而坚定的话语,最终让话语变革促进行为变革。
        (3)教师在班会课中通过话语的正面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正向的交往认知,让学生间吵架、打架的现象得到改善。学生会更关注于用沟通和交流来解决问题,生生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和谐。
【参考文献】
[1]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