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线上教学策略与心理调适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李瑞双
[导读]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生活按下暂停键,为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特殊时期借助网络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师生之间由线下教学面对面到线上教学点对点,疫情给教学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在中职语文线上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对线上教学“备、讲、练、评”四步教学环节及教学策略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与思考,在线上教学实践中,探究学生线上学习心理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   李瑞双

【摘  要】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生活按下暂停键,为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特殊时期借助网络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师生之间由线下教学面对面到线上教学点对点,疫情给教学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在中职语文线上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对线上教学“备、讲、练、评”四步教学环节及教学策略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与思考,在线上教学实践中,探究学生线上学习心理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关键字】 中职语文线上教学  教学策略  心理调适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为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要求,运用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实施线上教学,教学伊始,同学们对于居家线上授课充满了好奇心,不仅时间自由,学习方式也有了更多选择性,语文教学正是在这样真实线上教学环境中实施的,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从关注我国抗击疫情最艰难的时刻,日本捐赠抗疫物资上的标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开始,导入微课——《武汉加油!》《为爱逆行》,到中国与全球携手共抗疫情!中国援助非洲,物资标语写着“人心齐,泰山移”,从而领悟团结是抗击疫情最可贵的力量,极大鼓舞了同学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随着线上教学的推进,学生的情绪也出现了波动,语文知识基础掌握不全面,读音及书写不准确,对于晦涩难懂意境高远的诗文不主动探究,心理敏感,缺乏自信心,习惯机械记忆缺乏主动意识,有一定观察能力,形象思维敏锐,乐于接受感性直观思维特点,意志脆弱,遇到学习中的困难,缺乏勇于探索的精神,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
        一、线上教学,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疫情的持续,让很多同学的学习状态从最初的新鲜感到逐渐开始懈怠,每堂授课内容精心准备,问题讨论、课中训练、随堂测试……需要任课教师时刻保持清醒的授课思路,每道试题及时解答,需要付出比平日里更多的耐心,学生提交测试卷,第一时间线上批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就在他的身边,有的学生遇到困难或者答题受挫后,开始变得焦虑,一次次地问:“老师啥时候能到学校?啥时候能恢复正常的教学啊”?这时候就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把试题变得简单一些,让学生能够有一种做对题的成就感、喜悦感。学生心情平复后,再上传视频作品,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面对疫情,她教会学生不畏艰难,继续学习,选择理性与坚强,从抗疫精神中去汲取力量……
        反思线上教学,学生出现恐惧、焦虑心理,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不仅仅要完成线上教学任务,更需要教师关注学情动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在特殊时期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生活目标,养成自信、乐观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鼓励学生勇于面对自我,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理应对突发问题。



        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
        线上教学,师生由原来线下教学的面对面,改为线上教学的点对点,教师的工作任务增大了,学生提出问题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比较突出,希望老师实时在线,在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例如,课堂交流讨论可以采取启发、谈话、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课堂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在活动中情感体验和心理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课前将任务点上传至学习通,通过微课、PPT、电子书让学生做好课前自主学习,将喜欢的文段或句子用海报设计,感悟诗句的情感,把经典作品在海报中进行描绘。
        课中教师组织学生对重点句段展开讨论,知人论世,走近作者,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根据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播放合作探究剪辑制作微视频、配音作品,体会作者在作品中的语言特色。
        线上教学评价不同于线下教学评价,学生正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评价教学方法注重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依据,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对于积极完成作业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对于不及时完成线上作业的学生及时督促、提醒,作业分数不理想的学生打回作业重新提交等方式,充分体现出线上教学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具体实际,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目的,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微视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的前提下,线上教学突出了心理调适的实效性。
        每一次授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每一次课堂教学活动表现给予指导。通过讨论、抢答、直播课程等方式,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心得,及时将学生课上表现在线进行展示,极大提升学生学习教学效率。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一直以来,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疫情防控期间,中职生心理健康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身体力行,努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注重观察学生的异常言行,课后作业由主客观试题调整为:学习生活小常识、小技能,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健康,注意饮食;另一方面教育学生注重饮食卫生和安全,规律作息,做到学习与生活张弛有度,线上课堂的中学生的表现,采取因材施的原则,关注学生个性特征。
        认知——当线上教学发现学生出现应激反映,说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下降,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对语文课程学习兴趣不高,这些现象可以考虑是由于学生过多关注疫情信息导致出现疑病思维,情绪波动较大,出现紧张不安、开学焦虑,烦躁易怒等情绪,心理调适方法是接纳并实施帮助,教育学生善于控制情绪,乐于助人,热爱生命,把应对疫情转化为自我成长的机会,懂得创伤后的成长。
        情绪——面对情绪出现变化的学生,鼓励学生参与锻炼,适度运动不仅缓解焦虑情绪,也可以提升身体免疫力,将经典电影、音乐推荐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将老师提供的素材制作成短视频,分享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也可以轻松愉快,以积极的心理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提升学生应对线上学习的自信心。
        行为——行为方面表现为拒绝与他人及时沟通,居家在线学习往往与外界产生距离,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将学习过程转化为学生学习体验,将经典古诗词诵读录制成短视频上传至学习通,建立与同学之间的联系,构建学习小组,分组完成学习任务,不仅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同时良好的人际关怀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信任与安全感,从而环节心理压力。
        线上语文课教学,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建立线上学习小组、通过网络微视频、配音、诵读视频的制作,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我价值感,积累正能量,教师及时指导学生线上学习,为学生提供特别的关注、提供心理支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