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语文写字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胡倩
[导读]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学校语文课程教育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开展教学,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放在工作首位,突出思想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写字是一个陶冶情操、培养实践技能、提高文化修养内涵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金华市汤溪镇中心小学   胡倩    邮编321075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学校语文课程教育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开展教学,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放在工作首位,突出思想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写字是一个陶冶情操、培养实践技能、提高文化修养内涵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以小学生汉字书写习惯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探讨小学生养成良好写字习惯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帮助学生书写能力提高的教学策略,希望对语文汉字书写教学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汉字书写;核心素养;语文教育;对策
        一、小学生写字规范的重要性
        “字如其人”就是对汉字书写重要性的最好的表述。小学时代是为人生打基础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认真写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汉字书写水平是一项重要的事情。小学生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对于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写字可以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透过文字书写的积累,既可以为学生积累文字,让学生掌握了解更多的汉字文化,又让学生对文字词语,文字语句形成积累,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可以锻炼学生的意识品格,首先汉字书写讲究横平竖直,一撇一捺下笔富有神韵,在汉字书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写字的同时,培养耐心、培养情趣、锻炼坚持的意志力,让学生透过写字养成坚持不懈,不急于求成的恒心。让学生透过写字明白汉字书写的真实内涵,提高汉字书写的个人技巧与能力,让学生养成常写常练、熟能生巧的汉字书写好习惯,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知道做人也要像汉字一样方方正正,利落干脆。此外,在学生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汉字书写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能力,汉字在设计之初就是结合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提炼演变而来的,古人用汉字表达生活中个人需求的含义,所以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练习书写汉字,不仅可以积累文化知识,还可以欣赏到汉字左右对称、横平竖直的文字之美,对于小学生提高文字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帮助。
        二、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写字能力的策略
        (一)遵循孩子写字年龄规律,科学指导树立孩子书写信心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提高汉字写作水平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而作为小学教师,在教授学生写字,提高孩子的书写能力时,一定要遵循学生写字的年龄规律,科学指导学生养成写字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写字信心,不可急于求成,操之过急。例如:在学习写“责任”两字时,有些教师就将汉字的写法要点简单地复述一遍,就要求学生练习写作,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教师要结合班级孩子的写字特点,力求“写一字会一字”,保证学生写字有所收获。对于汉字书写不是一时能成的,教师要根据班级孩子的学字能力,一点一点教授孩子写“责任”二字,要一字一拆分,从帮助孩子从记忆笔画规律开始,要保证学生下笔笔画正确,是按照字序进行写字的,还要讲究“责”字的上下对称美,“任”字的左右对称美。例如,在第一练字阶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与基本结构;第二阶段要关注学生的落笔顺序与写字姿势;第三阶段要注重学生的字体比例与间距行距,保证学生写字的美观;第四阶段要让学生在掌握“责任”二字书写规律后,根据名家大师的写字字帖去描摹反复练习,达到写字的美感,保证写字写出神韵。教师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教学指导,可以让孩子培养出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孩子在适当的年龄按照写字规律去树立良好的写字习惯,帮助孩子树立写字的信心。促进孩子养成一颗坚持练字,坚持练出好字的恒心。


此外,教师在教授写“责任”二字时,还可以利用写字的机会,讲述一些警察、医生、消防员坚守岗位职责,为民服务的故事,帮助学生对这两个字产生深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的抱负理想。讲故事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写字练字培养学生树立语文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过程。
        (二)合理分配课堂教育时间,严格训练落实孩子书写任务对于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来说,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合理分配课堂教育时间,在保证学生学会学明白的基础上,要严格训练学生书写汉字的格式与规范书写姿势,严格落实孩子的书写任务,保证孩子接受系统的汉字书写训练。一方面,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保证每节语文课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汉字,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提前预习所学汉字,保证学生在课堂对汉字词意学通,同时要遵循“学习一字则会一字”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汉字学习上不落功夫,在课堂学习后要根据课堂所学的汉字,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练习书写,教师要保证每个汉字均是经过认真教授的,是根据汉字的字形字义按照学生学习规律教授的。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在学生练习书写汉字后,要及时带领学生练习字帖,保证课堂汉字在书写之初,就可以同时跟进字帖的练习,矫正学生的书写习惯,遵循良好的汉字书写练习规律,可以让孩子不间断地接受汉字书写系统的练习,提高学生汉字书写掌握的能力。
        (三)真实评价孩子写字能力,针对问题专项纠正书写错误“写字兴趣是学生书写能力提高的动力”,在学生练习汉字书写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孩子的真实书写水平,给予必要的、及时的、客观的书写评价,保证学生在书写汉字时,能接受到教师的夸奖与赞扬,不断提高汉字学习与书写的兴趣。例如,在相近字“洒”与“酒”的汉字书写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两个字的区别,进行字义的解释。如爸爸要我们去买“酒”,我们兴高采烈地去商店买“酒”,但在回家的路上因为路上有坑,不小心把酒瓶子摔破了,“酒”也“洒”了。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解释,在为学生杜撰了一个故事帮助学生记住两个汉字的同时,也帮助他们记住了两个汉字的区别,即“酒”字少了一个“一”,就变成了“洒”。在学生记住汉字后,教师要及时传授书写规律,让学生开始练习,而这两个字的左右对称和全包围结构是汉字教学的重点,教师要重点记住教授的规律并多注意教授的方法,保证学生在练习时可以真实学会。此外,在学生写字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写字书写姿势进行客观评价,对写字的对错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如果出现学生写错字,写字姿势不对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纠正书写的错误。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错误进行区别指导,保证学生对每个汉字的掌握是扎实牢固的,对每个汉字的书写是正确认真的。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课堂写字训练对于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是语文课堂的掌控者,他们对于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教师是学生书写习惯培养的引领者,他们对学生汉字书写担负着启蒙者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遵循孩子的书写年龄规律,科学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汉字书写信心,保证在课堂上合理分配汉字书写教学时间,严格训练孩子的书写能力,落实孩子课堂书写任务,保证他们拥有足够的时间锻炼写字能力。此外,教师要真实评价孩子的写字能力,针对孩子的书写问题及时纠正坏的书写习惯,保证孩子的汉字书写得到系统的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字能力,为他们未来的个人就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单丽萍,张显辉.关于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训练中存在问题的讨论[J].书法赏评,2018(6):71.
[2]李红.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实践思考[J].甘肃教育,2017(24):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