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思考 连国保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连国保
[导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我国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此外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改善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虹桥中学  连国保     325608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我国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此外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改善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目前我国普遍的传统课堂教学中,班主任仍然占据着高中德育教育课堂的主体位置,仍然实现以班主任自身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就使得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中陷入了被动的状态。从而局限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提高高中德育教育质量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班主任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德育教育;融入策略
        一、明确德育目标,设计德育计划
        班主任在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时,首先要明确德育目标。虽然班主任一直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但却始终没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只是依靠学校规章制度约束学生,或者在一些重大节日中以“爱国精神”等口号组织主题班会,既没有系统、合理、长远的规划,也没有独具特色的德育内容,导致德育教育工作始终难以提升效率[1]。
        关于明确德育目标方面,班主任要时刻跟随时代的发展,领悟时代精神。比如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许多人直面死亡,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白衣天使不畏牺牲,主动上前线抗疫。对此,班主任可以将“生命教育”作为这一学期的德育目标开展教育,同时可以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加深学生的感悟。在设计德育计划这一方面,班主任不仅要组织一些主题班会或实践活动,也要将德育内容渗透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在“生命教育”方面,班主任可以从学习态度珍惜时间、日常交流尊重他人、力所能及帮助他人发挥生命价值等各个方面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在长时间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班主任明确德育目标,可以使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目的性,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效率和质量;设计德育计划,有利于按部就班地开展德育工作,全方位渗透德育内容,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
        二、尊重学生主体,加强交流沟通
        沟通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实践工作时,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在与学生沟通时,班主任要做到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高中阶段的学生独立意愿非常强烈,不喜欢家长与班主任的约束,希望能够以成人的姿态与长辈沟通。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不仅要在语言上尊重学生,更要在态度上尊重学生[2]。
        比如,随着高考改革的到来,学生在学习科目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班主任在指导学生选择学习科目时,可以先搜集资料,为学生展示各个科目在就业等方面的发展方向;还可以为学生展示在各个科目学习方面的优缺点,将学生当作成人来沟通,使学生在理性思维下经过深思熟虑选择自己适合的科目,这样的效果远比“我认为你应该选择这一科,因为你在其他科目学习方面的短板比较突出”好得多。另外,当班级学生发生矛盾时,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平时表现对学生的对错盖棺定论,而是要与学生平等沟通,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分析,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班主任尊重学生,不但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促进学生理性思考问题有积极意义。
        三、引导自主管理,加强自我约束
        班主任在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实践中时,可以设计自主管理体系,使学生在自我约束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时,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等,科学地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互相监督中加强自我管理。
        班主任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自主管理体系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制定小组规章制度、奋斗目标和详细计划;并将小组学生制定的内容张贴在展示墙上,对学生形成督促作用。另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小组竞赛活动,比较哪个小组最先完成阶段性目标,哪个小组进步最大等,通过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学生在竞争中不断进步。


虽然设计了自主管理体系,但在学生制定规章制度和努力目标等内容时,班主任可以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在努力目标中除了学习目标,还要包含行为目标;在规章制度中,除了对行为的约束,还可以有一些鼓励行为和优秀行为表彰规范等。班主任设计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形成良好的言行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组织主题班会,进行德育教育
        班主任在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管理实践中时,可以组织主题班会,在班会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在组织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可以围绕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设计班会主题和内容,也可以利用时政热点作为学生讨论和学习的对象;另外,在开展班会活动时,可以丰富活动形式,通过文艺表演、茶话会等方式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思想建设[3]。
        五、发挥学生能力,进行德育宣传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宣传德育内容,促进德育教育的渗透。学生在进行德育宣传时,需要对德育内容有具体、深刻的了解,这样才可以设计德育宣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德育内容会逐渐印刻在学生心中,可促进学生加强思想建设,最终提升学生思想素质[4]。
        比如,在建军节或国庆节时,班主任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时候班主任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与爱国精神相关的材料,鼓励学生设计宣传形式与宣传内容。例如,在搜集资料阶段,有的学生设计了时间轴,在时间轴上列举了一些著名的爱国人士,像岳飞、文天祥、刘胡兰、詹天佑等,并模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的形式介绍了这些人物;有的学生则搜集了一些爱国名言,像“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等,并设计了宣传海报;还有的学生利用电视剧或宣传片中的一些片段剪辑了爱国视频。学生搜集素材,参与设计,意识到爱国不只包括为国捐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是一种爱国表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是爱国的体现。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引导学生进行德育宣传,促进了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深入理解,使学生加强了思想精神建设,最终促进了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
        六、加强家校合作,营造良好氛围
        家庭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最直接因素,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加强与家长沟通合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学生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学生与家长的沟通逐渐减少,甚至由于思想分歧,与家长产生隔阂。班主任在与家长合作时,可以为家长与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5]。
        班主任在促进家长与学生沟通时,可以组织亲子游戏,使家长与学生在游戏中合作竞争。比如,组织“盲行之风雨人生路”游戏。在游戏第一轮中需要学生蒙住双眼,由父母牵引穿越障碍到达终点,然后在父母的指导下穿越障碍返回起点;在游戏第二轮中,双方角色互换,父母扮演盲人,学生扮演指路人。活动结后,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和家长分享自己的感受。考虑到部分家长或学生比较内敛,班主任可以鼓励家长与学生以小纸条的形式进行交流。除了组织这种竞赛类游戏,班主任还可以直接组织“飞鸽传书”类的游戏,鼓励家长与学生进行交流。班主任加强与家长合作,可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和谐沟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学生在环境熏陶下形成阳光、积极、开朗的性格,最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升思想素质。
        综上所述,本文从班主任、学生、家庭角度出发,就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并形成习惯。希望本文的一得之见,可以为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在环境熏陶与正确指引下树立健康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最终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魏金生.新形势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沟通技巧探讨[J].中华少年,2017,(29):229.[2]林月红.基于新形势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沟通技巧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9):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