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视野下的幼儿品格教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李艳
[导读] 随着我国的教育不断发展,各个阶段的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幼儿时期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格外小心的,对学生品格教育也是非常的用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综合素质都在不断地提升,所以在幼儿时期家庭与校园都开始关注幼儿的素质发展。

攀枝花市实验幼儿园 作者姓名:李艳  邮编:617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不断发展,各个阶段的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幼儿时期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格外小心的,对学生品格教育也是非常的用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综合素质都在不断地提升,所以在幼儿时期家庭与校园都开始关注幼儿的素质发展。这也就开始要求幼师这一职业的品格需要提高。对幼儿的品格教育,需要幼师、校方和家庭的共同提升才能有效保证幼儿的品格是富有正能量的,从而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品格;教育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们的文化课,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孩子品格上的要求也越来越低,更多的还是以成绩至上。所以对于幼儿来讲,从小培养他们的品格需要家园共同努力才会拥有的成果。对幼儿的教育幼师们通常还是以心理方面入手,开始着手准备渗透品格教育,由此从心理上让幼儿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态度,减少幼儿的暴力行为,从而养成学生们正确的三观态度。所以幼儿园与家庭应当结合起来,让幼儿健康成长。
        一、设置亲子活动课程,提高幼儿心理素质
        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更愿意通过活动接受思想上的教育,所以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校园活动,由此让幼儿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而幼儿园也不仅仅只是举办幼师与幼儿之间的活动,也可以布置一些有关家长与幼儿的亲子活动,尤其是那些经常工作无法陪伴幼儿的家长,可以利用幼儿园的活动增进与自家孩子之间的感情。有着家长的陪伴对幼儿也有着极大的好处,从心理上也有了安全感,对待校园里的活动也更愿意参加,对她们的心理也有了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心理素质。
        对于很多幼儿园来讲,更多的还是举办运动类的亲子活动,使得家长们与幼儿相互配合,然后根据通关或者计时的方式决定胜负,这也可以有效幼儿的身体素质,让他们能够通过运动有一个良好的体魄。而在活动结束之后,幼师应当及时出现并为家长讲解此次活动的意义,从而让家长更加理解孩子,而孩子在通过亲子活动后也能够听取家长或者幼师的意义,从而学会改变自己。所以家长和幼师都应当珍惜亲子活动的机会,这也是将品格教育渗透到学生当中的一种途径。
        家长可以根据幼师的建议改变自己家庭的教学方式,从而在家庭中培养孩子有关品格的教育。如此一来,家园共育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品格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发现幼儿心理健康问题
        除了设置亲子活动,幼儿园可以召开家长会,随着家长会的展开让幼师与家长能够深入的交流,家长可以将孩子在家的情况告诉给幼师,而幼师也可以将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告诉家长以此深入的了解幼儿的表现,从而即使发现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尝尝也跟幼儿的品格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一定会有优秀的品格,家长会也可以让幼师观察家长的行为举止,从而判断幼儿的近期表现。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让家长和幼师更加了解幼儿,而家长会幼师也可以将品格教育渗透家长的思想中,从而通过家庭将品格教育渗透给幼儿。通过家长会,家长也能够听从幼师的教导,从而改变自己不好的教育方式,将好的教育方式引入到家庭教育中。不仅如此,家长更多的从自身的行为改起,从而以身作则给孩子做起好的榜样,从心理上带给孩子积极向上的一面,将品格教育潜移默化中渗透到孩子的思想。
        所以定期召开家长会也是为了让家庭和学校能够进一步更好的培养幼儿,尤其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并且也应当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从而让幼儿拥有健康的心理与品格。而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将自己的困扰告诉家长和幼师,从而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使得幼儿的心灵接受洗涤,形成优秀的人格。
        三、基于幼儿心理开展家园共育视野下的品格教育
        幼儿群体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体格上都有着巨大的改变,他们有着自己的思考模式更多的是学会了模仿,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幼师和家长一同做好模范作用,而上幼儿园的孩子更多的也出现了调皮捣蛋的幼儿,这些幼儿的表现不仅仅和他们自己的性格有关还与家长的教育有关。但是这个时候的他们也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所以这个时期就是教育幼儿的关键时期,幼师应当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不仅仅只是照顾孩子,还要传授给他们正确的品格与三观,让他们能够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对自己的思想也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不仅仅只是幼儿园教师的责任,同样也是家长的责任,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长也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对幼儿的教育更多的需要家园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够为孩子带来美好的未来,尤其是幼儿阶段,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是非常强的,家长在这时也应当给孩子一定的安全感,从行为上到思想上也应当正确的引导孩子的三观。从心理上教导幼儿,通过心理的暗示让幼儿更注重自己的言行。



        所以,要从心理将品格教育教导给孩子,这对孩子的未来有了保障,对社会也会作出他应有的贡献,社会中的人才比起工作能力更多的需要品格上是富有的。也是家庭与学校教育学生的重要职责,尤其是在幼儿时期更为重要。
        四、基于家园教育方向设计品格教育活动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而有关孩子的个人品格教育并不在乎,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部门也开始注重幼儿的品格教育这一方面的教学。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更应当注重幼儿的品格,这也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所以家长和老师都应当关注起孩子的品格,为孩子引导出正确的三观,这也是为孩子未来无论是以后的学习还是步入社会都有一定的底线,同时更愿意遵守法纪法规。
        所以幼儿园也应当作出自己的举动,不仅仅让幼儿呆在学校中也可以将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而幼儿园更应当将活动的所举行的意义引导到品格教育中,这不仅仅让孩子受到了品格的教育,对家长来说也能够通过幼儿园的活动感受品格教育的重要性,以此让家长们也开始重视对孩子品格上的教育活动。家庭与幼儿园相互结合更有利于对幼儿的教育,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生活更容易让幼儿的思想变得纯洁。这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好处,奠定了孩子良好的品格。
        所以基于家园教育,在此方向也应当设计品格教育的活动,积极让家长与幼儿参加,通过活动让幼儿们学生讲礼貌,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家长做到不溺爱、不纵容,最终在家园双重教育下有显著进步。
        五、基于家园教育模式设计品格培养过程
        对于家园教育来讲,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有一个品格培养的过程,品格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这里面都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努力,只有家园共同努力才能教育好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家长和校方都应当设计相关的目标,从而使得品格教育有一个全新的过程,让孩子从中改变自己不好的品格,也对他们的心理有一定的作用。品格教育不像教学通过课本就能够清清楚楚讲明白,这其中需要学生去感悟什么是品格,什么样的品格是值得他们拥有的。
        例如,在幼儿园的时候幼师可以根据做游戏方式对幼儿循循善诱,让学生们明白游戏所包涵的意思,从而将游戏中的思想留在自己的脑海中,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幼儿。尤其是幼儿阶段,更容易让学生听老师的话。而家长在家也可以为孩子讲睡前故事,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的品质来告诉孩子以后要当什么样的人,遇到事情时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品格教育需要潜移默化长时间的教育,所以这就需要双方能够有计划进行。
        基于家园教育模式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双方的不断坚持,这对幼儿的教育有着关键的作用,品格教育对于幼儿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三观,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是不可以被忽视的。
        六、根据家长意见,家园共育幼儿品格教育
        对于家长的意见,老师们也应当听取,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关于幼儿的事情,同样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从而对幼儿品格的教育搜集资料。家园共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双方的努力,但是对于家长来讲,某些地区并不一定能够陪伴在孩子的身边,更多的需要爷爷奶奶的陪伴,所以品格教育更多的需要幼师来引导。而家长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独自打拼,所以这个时候幼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孩子明白家长们的不容易,从而更加珍惜学习的时光。
        而家长的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爷爷奶奶都是比较了解自己家的孩子,所以幼师也应当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也需要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告诉家长。更多的也需要顾虑到孩子的感受即使年龄再小也是一个有思想的孩子,尤其是非常聪明的幼儿,对事物的判断只有一瞬间,所以幼师也应当考虑孩子的想法,多于孩子交流。从孩子的口中,了解家庭的情况,从而对症下药,将品格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家庭中。也真是因为这一点,更需要家庭校园的双重努力,为孩子打造一个和谐幸福的童年生活,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有一个不悔的童年。
        结束语
        对于孩子来讲,更多的需要家长的陪伴,但是在校园中也是非常依赖教师的,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多关注孩子身上的事情,品格教育不仅仅指的是幼儿要学习。对于家长来说也需要学习从而做到以身作则,家园共育也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发展,这对他们的未来有很大的帮助。幼儿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应当了解事情的好坏,幼儿时期萌发他们自足判断能力,完善幼儿的品格,有助于他们未来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晓红.浅析家园共育视野下的幼儿品格教育[J].家长,2020(08):79+81.
[2]蒋亚娟.浅析家园共育视野下的幼儿品格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212-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