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西苑小学 李丽兰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相关的课程知识,还要重视对学生作业的有效设计与评价。这样,学生不但可以知道自己在学科知识结构上有什么缺失,从而及时补正,同时还可以实现更有效的学习,促进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评价
在当前教学实践中,老师对学生作业情况不够重视,只是为了布置作业而却设计作业。个性化作业的实施能够吸引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一、作业设计类型
(一)基础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是指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基础性强、有利于促进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形成的作业。比如在“认识圆”这一课时,在新授完圆的半径和直径这两个概念后,紧接着出示习题:分别画出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并量出它们的长度。借助这道简单的基础题,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半径、直径,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基础性的作业虽简单,但必须瞄准教学的核心,以夯实学生的基础为目的。
(二)实践性作业
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时候,应当以实践为根本,还原数学本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例如,在讲授数量关系式“数量*单价=总价”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布置实践性较强的作业。让小学生跟着家长去超市购物,在购物的时候将购买物品的单价、数量记录在记录卡上。学生可以根据物品的单价与数量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物品的总价。教师设计实践性较强的作业,重在让小学生通过参与,对生活有切实体会,并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进而体会生活的乐趣,培养小学生爱动手、爱思考的行为习惯,提高数学教学的实践性。
(三)拓展延伸性作业
拓展延伸性作业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计的。这类习题设计,教师要立足在学生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将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譬如:某所小学的特色作业“周周练”分为三大板块:课堂巩固、错题再现、拓展应用。其中拓展应用就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根据难易程度分成A、B、C三个等级,A级最难,C级最简单,C级的题目是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可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做1-3个等级。这样设计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寓教于乐,注重趣味性
有趣味的作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数学老师要注重寓教于乐,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布置作业,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其学习动力,积极主动探究作业内容,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正处于对世界知识好奇的年龄,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将数学作业融入生活,在玩乐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如,在设计“计量单位”课堂教学的作业时,可以将作业与生活联系实践,设计趣味性十足的作业。从学生放学开始计时,从学校到家用了()分钟,一共行走了()米,回家之后完成作业花费了()小时。
(二)注重实践,使数学知识具体化
由于数学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强,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因而老师在设计个性化作业的时候,注重从生活实际活动中提取数学知识,能亲身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存在,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以“三角形的特性”一课为例,要想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可以在作业中设计做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家利用小棍做三角形、长方形与正方形等形状,做好之后让其随意摆用,通过观看可以看到三角形最稳固,没有任何变化。通过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因材施教,遵从个性进行作业设计
众所周知,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学生的学习各有特点,学习程度各有不同。因此,老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特点,遵从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作业,促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有所收获。如在“时间计算”课堂教学后,对于数学基础弱的学生,应当注重基础锻炼,作业也以基础性知识为主,设计题目如比较1小时与100分钟的大小;对于数学基础良好的学生,作业可以以强化锻炼、拓展思维为主,设计题目可以复杂,如小明下午5点15分放学,5点40分准时到家,请问从学校走到家所需时间是多少?
三、优化作业评价机制
有效的评价能提高学生的信心,并促进学生持续进步。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可以设置不同的评价目标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可也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并给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教师的评价、同学的评价、自己的评价以及父母的评价。评价的分层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体系更能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效果和自身的变化,同时也关注到实际学习中自身的态度和情感,最终促进学生清晰地认识自我,建立学习的信心,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小学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为之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在课后不能有效完成数学作业。针对这样的问题,数学老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小学生解决这个的问题,从而帮助小学生巩固相应的数学知识,为之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瑞娟.新课程下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布置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8(28)
[2]陈亮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好家长,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