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马文超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小学音乐教学逐渐受到各界重视,社会也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是人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且对人类的思维情感和精神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为小学音乐的深入改革打开了新的大门,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音乐教学已经成为未来音乐教育的趋势。

张家港市福前实验小学 马文超      2156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小学音乐教学逐渐受到各界重视,社会也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是人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且对人类的思维情感和精神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为小学音乐的深入改革打开了新的大门,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音乐教学已经成为未来音乐教育的趋势。因此,文章将针对小学音乐教学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对于事物的感受和想象比较依赖具象思维。而多媒体信息工具则能够承载诸多动态资源,将其与小学音乐结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迅速适应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学习过程的高效和具体。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不断熟悉多媒体信息工具的使用,促进小学音乐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音乐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的有效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使小学生在音乐欣赏和道德情操上有较大的提高。另外,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减少音乐课堂的枯燥感和理论知识学习的单调感。再加上信息技术在资源开发中的辅助作用,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即使缺乏部分乐器,也能够将乐器的独特声音传递给学生,使其感受中西方各类乐器声音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了解乐器的构造知识和发音原理,学习更多有趣的音乐知识。
        多媒体信息技术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备课,减少资料收集时间,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板书,而音乐课的授课时间有限,在其他方面花费的时间越多,教学效率就越低,无法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减少其他无效时间的浪费,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相结合,有效表达小学音乐中的感情,使小学生沉浸在音乐情感中,实现与音乐的共鸣。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只有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小学音乐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未来音乐教学发展的趋势。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误区
        1.忽视视听功能。当前教育领域各阶段教学都在倡导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很多教师也在尝试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实际教学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以小学音乐为例,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投影仪来播放幻灯片课件,认为这就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事实上,这仅仅是简单改变了教学工具,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丰富功能,并且仅仅以课件形式展示,还忽视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视听功能,不利于音乐素养的培养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2.使用形式单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入了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方式,仅仅是适应潮流和教学发展,实际教学依旧是沿用讲授制,课件的运用只是在某个环节的展示中,忽视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有效联系。事实上,音乐教学课堂类型有很多,包括新授课、鉴赏课、乐理课和复习课等,教师应当根据不同授课类型,合理选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3.忽视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过于依赖多媒体信息技术,还出现了忽视教学内容的问题。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低,而多媒体可以图文并茂、音视频播放,有更好的吸引力和视听效果,这对于小学生而言,会吸引部分注意力,影响教师讲解效果。
        三、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对策
        1.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加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摒弃。传统教学方式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不能将传统教学一概否定,而是要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具有生动形象和丰富多样的特点,而传统教学方法则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例如,在小学阶段学习音乐符号或者音符书写时,教师必须要注重板书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模仿。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要重视与传统教学的有效结合,以互补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
        2.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景教学。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小学音乐教学应当注重多元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而小学音乐教学更重要的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情景教学。在情景教学中,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景来体会音乐情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例如,在进行小学一年级《小雨沙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再等待下雨的教学时机,而是用多媒体来营造出一个雨天的情境,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大自然中不同的雨声,然后引入《小雨沙沙》教学内容,能够更方便教师把握节奏,让学生理解音乐之中的情感,感受雨声带来的自然之美。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还能够更好地展示出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小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详情。例如,在音乐《映山红》教学中,这一音乐是出自电影《闪闪的红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播放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丰富情感,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加深学生的爱国之情。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小学音乐的鉴赏和理解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力,而小学阶段正是其想象力丰富的时期。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海洋中获得独特的体会。例如,二胡独奏《赛马》,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大草原上赛马奔腾的场面,让学生在音乐中想象赛马的壮阔和激情,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和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音乐认识更加深刻。
        4.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小学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烈的好奇心。多媒体课件能够直观呈现出图像文字,打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感官体验有着积极意义。例如,在进行《两只小象》歌曲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大象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剪辑成MV,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将学生的演唱歌声录下来,配合MV形成一首属于学生自己的歌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这对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音乐素养,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积极走出多媒体技术应用误区,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打造优质音乐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婷.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北方音乐,2020,(14).
[2]黄亚萌.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4).
[3]邹嘉玉.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具的创新整合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