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游戏对幼儿道德行为发展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刘小棠
[导读] 幼儿属于弱势群体,幼儿教育不仅事关幼儿自身以后的成长,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度和民族发展的趋势。幼儿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小,主要的活动的方式就是游戏,在幼儿阶段融入传统民间游戏不但能吸引幼儿积极参与,还能够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互相帮助,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为幼儿未来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攀枝花市实验幼儿园  作者姓名:刘小棠  邮编:617000

摘要:幼儿属于弱势群体,幼儿教育不仅事关幼儿自身以后的成长,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度和民族发展的趋势。幼儿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小,主要的活动的方式就是游戏,在幼儿阶段融入传统民间游戏不但能吸引幼儿积极参与,还能够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互相帮助,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为幼儿未来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传统民间游戏;幼儿道德;幼儿发展
        幼儿园这一阶段的孩子各方面都处于萌芽期,在当前教育工作中,老师应该多将传统民间游戏教学应用到实际,在特定环境中开展幼儿喜欢的游戏,将抽象的观念变得生动形象,就易于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提高他们交流和分享意识。
        一、传统民间游戏的现状
        传统的民间游戏几乎全部是群体性的游戏活动,这样的游戏活动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初步形成竞争、合作的意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民间游戏正处于逐渐湮灭的过程,现阶段的幼儿主要的娱乐方式是各式各样的高科技玩具和电子设备,孩子成长体验较为单一,他们的教育缺乏户外实践的同时,也缺少了成长体验感。传统民间游戏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中的损失。导致传统民间游戏淡出大众视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网络游戏的快速发展
        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已与全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方式、支付方式等。同时衍生出的网络游戏也备受各个年龄段人们的喜爱,幼儿在耳濡目染中环境中,自然而然对网络游戏充满好奇心理。
        (二)校园场地限制
        部分传统游戏对活动场地有很大的要求,比如,丢沙包、躲猫猫、老鹰捉小鸡等。而现阶段幼儿园占地面积有限,还需合理划分休息区、教学区、餐饮区等的面积,无法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且面积合适的游戏场地。
        (三)幼儿教师对传统游戏的了解不足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幼儿老师对传统的民间游戏没有具体的认识了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部分老师依据注重学习其他老师的游戏模式,却忽视了对传统民间游戏的了解和发掘。认为传统民间游戏教育不符合现实情况,使得幼儿教育更加被动。
        (四)幼儿园偏向于对幼儿五大领域的教育
        对幼儿五大领域的教育主要包括语言、艺术、科学、社会与健康等五个方面,虽然对幼儿的教育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但同时也要兼顾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目前教育环境中,学校对传统民间游戏的呈空白化发展,无形中增加了部分幼儿老师对于传统民间游戏的教学难度。
        二、传统民间游戏的主要特点
        (一)传统民间游戏的形式多样化
        传统民间游戏是社会发展中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它融合了各个地方的地域特点、交流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代表性的传统民间游戏,因此,民间游戏形式丰富多彩。
        (二)传统民间游戏简单易学
        传统民间游戏大部分仅仅需要简单的道具,而且游戏难度低,游戏乐趣大,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解的也较少,因此传统民间游戏很容易吸引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快速学会,然后积极参与到游戏过程里。
        (三)游戏活动量大能够增强幼儿体质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教育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教学准绳,致使很多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身体素质很差的状况出现。由于传统的民间游戏源自人们的生活实践,因此大部分游戏都能增强参与者的现需的活动量。
        (四)传统民间游戏蕴含中华民族智慧
        部分民间游戏道具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比如,七巧板、九连环等。幼儿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他们可以在游戏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智慧,同时在探索过程中还能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传统民间游戏对幼儿道德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这一阶段幼儿教育融入传统民间游戏能够对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有效地培养,不仅仅是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发展的需要,还能够促进幼儿对社会的认知,为他们今后人生发展夯实基础。
        (二)有利于幼儿了解和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逻辑和交流方式。幼儿通过在传统民间游戏的参与过程中能够促使自身不断完善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



        (三)能够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
        在过去,人们的消遣娱乐方式少,因此时常成群结伴地参与群体游戏,而上世纪计划生育的影响,现阶段幼儿普遍存在玩伴较少的社会现象,孩子们从小缺乏与他人交流分享的意识教育与社会交往能力,这是极不利于孩子未来发展的。
        (四)能够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教学目的就是让他们在游戏中逐渐形成集体意识,互帮互助。在游戏过程中,“小鸡崽们”需要全面配合共同抵抗来自“老鹰”的威胁,这样不但能快速拉近幼儿之间的距离,还能够很好地促进他们集体意识的提升。
        四、实现传统民间游戏对幼儿道德引导的策略建议
        (一)幼儿老师注重筛选难度低、安全性高的民间游戏
        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安全是教育的基础,由于幼儿的年龄限制,身体机能各方面发展都不够完善,很多的传统游戏都对他们的自身构成威胁。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应该时刻保持每个幼儿都在自己的目光范围内,观测记录孩子的实时表现。同时,我们组织游戏教学时,首先应充分了解其主要目的和对孩子们教育的意义。即通过游戏,是否能最大限程度的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促使他们道德行为呈积极发展。这就要求幼儿老师在游戏活动开展前对游戏模式进行严格的筛选,在源头上严格把控民间游戏的安全性,尽量做到游戏体验感强,游戏模式简单,同时能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具备教育意义。
        (二)给孩子们创建一个自在欢愉的游戏氛围
        幼儿教育阶段的主要学习形式就是游戏,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具备具体的知识型学习能力,因此,幼儿老师在教学过程里,不要将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教育的首位,而要注重于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当孩子们具备完善的学习意识,自然而然就会在义务教育阶段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与此同时,在民间游戏教育过程中,游戏的气氛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幼儿老师必须明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尊重爱护每个孩子,以此提高他们的游戏兴趣。
        幼儿老师积极寻找具备教育意义的民间游戏
        鉴于现阶段很多的传统民间游戏都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因此,幼儿老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寻找那些具备教育意义的民间游戏,一方面能够对传统的游戏文化进行传承,另一方面将传统民间游戏结合历史对孩子们进行道德素质培养。
        (三)对于部分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革创新
        伴随社会的迅猛发展,部分民间游戏已经不适合现阶段幼儿的成长教育,此时幼儿老师就要保留传统民间游戏中的精华部分,弃其糟粕,注重对幼儿的道德素质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创新,从而延续民间游戏的生命力。
        (四)老师可以适当对踊跃参加游戏的孩子实施奖励
        对积极参加民间游戏的孩子口头夸奖,这样既能为其他孩子建立榜样,又能鼓励被夸奖的孩子提高自信心,将来取得更大的进步。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孩子在游戏活动里的不良表现,老师应当及时发现并引导孩子改正,以他们能够理解的方法,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五)幼儿老师要善于在游戏活动后做的总结和反思
        为了在传统民间游戏教育中取得优异的成效,老师还应当做好日常授课的总结反思。一方面,在每种游戏模式开展之前对游戏的教育方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游戏完成之后,根据学生游戏参与的积极性,对自己教学成效进行评估。老师通过评估才能感知到自游戏中的弊端,并以此为根据为下次游戏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老师要踊跃参加校园内的游戏教研教育活动,与其他老师就游戏内容开展深入性的探讨交流,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秀经验。
       (六)老师要确保游戏内容的多样性
        在民间游戏教育中,老师们首先得摒弃传统的单一的游戏教学模式,必须提升游戏的多样性和激发幼儿的参与性。如果一直带领孩子开展重复性的游戏,孩子们日渐会对这种游戏出现抵触心理,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在当下,幼儿老师需要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合理利用课程游戏化的有点,全面展示游戏化教育的价值。比如,在室内游戏、桌面游戏的基础上,多组织室外游戏、简单的比赛,以此增添游戏的多样性,激发幼儿潜能。
        结束语
        传统民间游戏教育是幼儿阶段不可缺少的教育模式之一,它的目的为了让孩子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观,同时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老师还应该与家长经常沟通联系,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要不断努力,充分让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他们探索的乐趣,持之以恒,不断为孩子们寻找更优异的传统民间游戏,秉承为孩子尽责,为教育尽职的工作精神,让他们将来能成为具有爱国主义和新时代特点的21世纪的建设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丁海东.传统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现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7(12):32-34.
[2]李珊泽,季晓英.传统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1):28-30.
[3]秦元东.浙江儿童民间游戏现状的现状与传承[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0):11-14.
[4]吴舒.基于“传统民间游戏”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研究 [J].新校园(中旬),2016(6):24-26.
[5] 张丽娜,刘安秀.浅谈幼儿园自制传统游戏教具的制作与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