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刘夏丰
[导读] 新时期的环境下,深化教育改革、落实人性化教学理念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头等大事。传统教学模式过于保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是脑力开发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通过对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贵门乡里南中心小学  刘夏丰   312400

新时期的环境下,深化教育改革、落实人性化教学理念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头等大事。传统教学模式过于保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是脑力开发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通过对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性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一、引言
        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既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也绝非单纯的学生参与,而是需要师生之间进行良好、有效的数学知识与信息交换、信息反馈,形成一种良性机制。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对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不能忽视的。另外,互动的过程中,应用问题作为互动的导向,通过构建出相应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主动地参与到与课堂中不同对象的互动当中,也是互动教学策略应用中不可忽视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优势
        课堂互动授课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使用,与以往填充式的授课模式相对比,老师能够切实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更好的呈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地位,由于互动性授课就是借助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彼此间的互动,来不停推动学生将来发展的。互动式授课原本就是一种轻松、有效、自由化的授课模式,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式讲课,就要求产生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能动系统,因此就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还要有老师自己授课观念的有效转换。所以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互动式授课的快速开展,不仅是建立在优质的教学气氛之上的,还是建立在老师与学生彼此间自由平等的关系之上的,那么在此种情形下,肯定可以真正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了解的主动性与热情。互动授课在小学数学课堂讲课过程中的有效进行,是契合如今小学生本身不断发展规律的。在互动授课方式中,老师需要借助问题来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可以体现出自己的联想能力与创新能力,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建议,从而让学生思维运用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获得高效提升,也能为学生将来的进步和发展铺垫牢固的基础。
        三、预习阶段中应用的互动教学策略
        除了在课前进行预习之外,课堂中教师通常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堂中的预习。在一般的情况下,在学生的课堂课前预习中,都是应用学生自行整理预习内容,阅读课本的方式。这种方式中互动性相对较低,教师可以采取更为有效的方式,提升这一阶段的互动性,使得学生课堂预习更为有效。
        例如,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预习微课,在学生的课堂预习中进行播放,需要注意微课内容尽量简短,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同时微课的应用方式较为特殊。在学生用个人电子课本等情况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需求,在课堂中选择不同观看次数,并且在其中对教师提出的互动问题进行思考,写出相应的答案。
        相较于教师应用讲课的方式进行课前预习,这种方式中,每一名学生对教师的互动事实上是得到了强化。同时,微课内容的简洁也能节约学生的预习时间,增加预习次数。
        四、学习阶段中应用的互动教学策略
        (一)通过教学情境的构建进行互动
        互动教学中,教师需要与学生处于相应的思考情境中,应用教学情境构建的方式,实现互动教学,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考与交流。例如,在学习有“元、角、分”等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构建出一个市场的情景。一部分的学生扮演着商户的角色,另外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的角色。这种教学的情景中,学生能够更为融入的体验,认识到基本的数学概念。


为了让教师能够参与到学生的互动行为中,同时学生与教师之间也能够产生一定的互动,教师也可以参与情境中的角色扮演,为了确定学生交易中的价格公平性,教师可以扮演一个市场监督员的角色。在教室中进行巡游,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形,并且在不合理的情况下,及时的干预学生的行为。这种情景与角色的扮演,能够使得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并且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教学情境的构建方式较为多样化,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增加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也可以应用实地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真实的教学情境。
        (二)通过生活化理念的应用进行教学互动
        生活化学习的理念应用与教学情境的构建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中的特点在于,需要应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对课堂中的环境进行认真的观察,根据学习的需求,应用教室中存在的事物进行生活化教学,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互动。
        例如,在初步的认识乘法运算原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对乘法形成基础的认识。学生所拥有的课本数量是相似的,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计数的方式了解个人共有多少课本。然后扩大问题的范围,引导学生计算自己与同桌共有的课本数量。这种情况下,应用简单的加法就能够计算出相应的数量。此后,教师紧接着提出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计算四人小组中课本的数量与全班同学的课本数量。学生会遵循着自己已经掌握的运算方式,应用加法进行相应的运算。教师要限定学生的运算时间,学生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应用加法的方式,运算出全班同学课本数量的。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进乘法的概念,并且应用乘法迅速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能够迅速地认识到,乘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便利性,从而激发起学习乘法的兴趣。
        生活化学习的应用,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不断地沟通,这种沟通的进行,就能够使得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性的强化,教师更为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的学习思维更为活跃。
        五、在复习解读应用的互动教学策略
        课堂中的复习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节课中学习内容的整理,找出其中仍旧存在问题的部分,并且梳理知识的结构,形成小型知识体系。
        因此,在复习阶段教师应用的互动策略中,也要重视对小组探讨、不同教学设备的应用。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不同学生的思维导图内容不同,通过小组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对自己整理出的数学知识思维导图思路进行阐述,并且发现其中的问题,完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制作的较为精美或者个性的思维导图,在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展示,通过扫描、拍摄等手段,都可以实现这种展示,同时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说明,再展示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达成彼此之间就知识结构的一种互动。
        六、结束语
        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须立足于学生为主体,掌握好小学生的心理、学习特点以及数学学习规律,还要善于为学生营造更多趣味性的互动教学氛围,并运用现代教学装备不断进行教学内容与形式的优化。重视学生在互动中与不同对象的互动,其中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从而可以让学生在此种方式的应用下,学习到越来越多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进步铺垫牢固的基础,也能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创造优质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云.浅谈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
[2]王正义.基于交互式一体机的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8):117-122.
[3]谭春兰.基于智慧教室系统的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3):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