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 赵微微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赵微微
[导读] 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各行各业中信息技术均有渗透,教育行业亦是如此。步入21世纪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便是构建“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具备良好信息技术素养,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完美融合,促使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乐清市芙蓉中学  赵微微      325600

摘要: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各行各业中信息技术均有渗透,教育行业亦是如此。步入21世纪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便是构建“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具备良好信息技术素养,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完美融合,促使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就此特以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为主,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合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融合运用
        引言
        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要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将更加形象的内容呈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加深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把握。因此,在今后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以此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1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过去,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会单方面地为学生灌输各种内容,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不积极。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将更多有趣、形象的内容呈现出来,会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欲望。
        1.2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在过去,高中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使得学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好的成绩,会在课堂上不停地为学生灌输各种理论内容,并没有考虑学生是否理解了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很难得到提升。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带给学生全新的语文学习体验,能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语文知识进行思考探究,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2高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
        2.1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意境的充分融合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自身基于课程目标和内涵的深度认知理解,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充分领会、深化感悟,强化对教材所体现和展示基本线索的准确把握,并且以学生的思维习惯、接受能力和知识基础为依托,注重将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应用其中,制定和设计出与新课程标准相对应、与学生心理发展实际相契合的教学目标,以此助力课堂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全面提升。要注重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理解知识、深化认知、提升技能,还要注重在价值观念上、在情感态度上让学生得到发展与提升。比如,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由于该篇文章充满了浓浓的诗情画意,展现了优美的景观意境。教师要重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对其中精美、精妙的语言进行品味和体会。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该篇文章的标准朗读进行播放,让学生进行认真倾听、模仿跟读,让学生将文章字里行间中所体现和彰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认知和理解。在标准朗读意境的渲染、氛围的营造下,学生不仅读出了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淡淡哀愁,而且也读出了作者基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能够对其中所充满的文学色彩进行深刻地体验与感悟。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表达自身的观点、意见和见解,对文章进行赏析,提升课堂的灵动性,深化对文章主题主旨和思想情感的认知与把握。
        2.2优化教学重点内容,丰富知识体系
        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当前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能够高效进行学习。比如,针对文章的一些具体结构,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加以呈现,让学生围绕中心点不断地进行拓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比知识的归纳和整合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制作更加精简的幻灯片来呈现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可以直接学习教学的要点内容,避免了之前烦琐而无趣的教学讲解。
        2.3利用信息技术活化课堂教学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采取口头讲解+黑板的方式,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十分枯燥,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这也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更加形象的方式将课文内容呈现出来,如视频、动画等,形象地为学生讲解知识,增强语文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鸿门宴》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简单的阅读,初步了解课文讲解的内容,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将关于鸿门宴的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视频可以体会到鸿门宴中的激烈争锋,通过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各组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视频,自主扮演相应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将课文内容呈现到课堂上,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设置,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在努力表演中把握文章人物情感、心理,了解文章内容,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2.4搭建交流平台,促进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教学与课堂的分离,从而促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师为了方便学生学习也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络中文交流平台。比如,以论坛、QQ群的形式,设立学生用户账号,利用课堂上学习要的问题和疑问,在课后将这些问题或疑问表达出来,促进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和经验互助。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课堂所需将实用案例、教材或是一些好的文章分享至平台,并对相应的教材等内容进行分类,建立专属的划分区域,这样学生在学习或者写作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找到所需的资料。
        结束语
        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信息技术方法手段的运用,要坚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意境的充分融合,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画面的充分融合,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探究的充分融合,助力高中语文灵动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助力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国辉.网络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堂的融合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3):179.
[2]张玉萍.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224.
[3]杨滨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虚拟现实技术[J].文教资料,2019(3):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