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的提升思考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袁海燕
[导读]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一门基础性学科,对扎实学生基础知识、锻炼学生学科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联系实际,发现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究其原因在于老师教学观念落后和采取教学方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急剧降低。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上塘镇下塘小学  袁海燕  邮编:325100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一门基础性学科,对扎实学生基础知识、锻炼学生学科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联系实际,发现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究其原因在于老师教学观念落后和采取教学方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急剧降低。还需要老师联系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学情,对丰富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参与和拓展课外活动策略加以运用,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使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分析
        随着新课改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不断深化,老师开展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并积极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汲取知识和锻炼能力,在这过程中学生也能充分感受到语文学科真实魅力,整个课堂教学也会变得更加事半功倍[1]。本文联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对存在的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实践体验等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趣味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现阶段,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还显露出以下问题:1.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明显,受到教学内容较多和教学时间有限影响,教学中依然会出现老师教授学生被动性学习情况,从侧面来看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长久下去学生丧失语文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也会不断降低;2.教学方式单一,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年龄较小、认知水平低等特征,课堂学习时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理解不够透彻等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对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运用,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课堂教学老师采取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发挥增强语文学习趣味性和提高教学效率作用;3.实践体验缺乏,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喜爱新鲜事物的天然个性,开展语文教学也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获得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并在亲自体验中深化理解和增强感受,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目标更好实现,但是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进行语文实践体验的机会比较少,不利于学生维持学习兴趣和锻炼学科能力[2]。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思考
        (一)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给出的信息较为有限,并且多以文字形式展现,学生想要完整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困难,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现代教学多媒体,对课文所呈现信息内容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甚至还可以立足教材对相应信息进行补充和拓展,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视觉感官,又能够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针对课堂教授知识内容学生也能更好理解和掌握。


以“四季”为例,教学中仅凭老师口头讲解,难以在学生感知中形成生动印象,教学中若将课文展现不同四季景象以直观形象图片展现出来,可以给予学生直观形象的认识,针对课堂教授知识内容学生也会充满学习兴趣[3]。
        (二)通过营造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趣味性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教授的过程,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渗透的过程,为了更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老师也要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并注重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在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受的同时,也能增强内心震撼效果,整个教学趣味性也会明显提高。
        (三)通过提高学生参与,提高教学趣味性
        想要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科学习趣味性,就要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得以实现。并且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本来他们内心都十分渴望在课堂上多发言和多参与,而新课改的大力实施也要求老师充分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并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锻炼。以“美丽的小路”为例,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设置“小路的美体现在哪些地方?小路保持美丽的真实原因?从中你学习到什么?”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探究,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老师还可以将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和小组讨论中解决课堂老师提出问题,整个课堂教学对学生也充满了吸引力,并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
        (四)通过拓展课外活动,提高教学趣味性
        以拓展课外活动为抓手提高语文教学趣味性,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体验机会,还能够实现学生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培养。实践中老师需要立足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对课外活动进行科学组织和设计,如:为了让学生正确掌握发音技巧和提高朗读水平,老师就可以组织故事阅读、小品表演、朗读大赛等趣味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和参与。甚至老师可以将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感知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的密切联系,并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科综合能力,语文教学趣味性也得到显著提高。
        结语
        注重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小学语文知识教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变得更加事半功倍。实践中老师也要结合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学情,对丰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等举措进行科学合理运用,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事半功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真正感受语文学科真正魅力,进而爱上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雅珠.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性教学[J].读与写,2020,17(26):108,111.
[2]刘禹彤.关于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天地(小教版),2020,(7):25-26.
[3]王东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探究[J].山西青年,2020,(14):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