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曾岚
[导读] 关于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的研究,立足打破幼儿园原有的户外游戏管理模式,打造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适合幼儿户外活动的混龄游戏课程。以专业的目光和敏锐的观察力,选择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相匹配的户外混龄活动教育内容,激发幼儿共同锻炼、结伴游戏、协作探索的兴趣,提高幼儿能力的教育方法,丰富幼儿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长汀县濯田中心幼儿园    曾岚     366304  

【摘要】关于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的研究,立足打破幼儿园原有的户外游戏管理模式,打造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适合幼儿户外活动的混龄游戏课程。以专业的目光和敏锐的观察力,选择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相匹配的户外混龄活动教育内容,激发幼儿共同锻炼、结伴游戏、协作探索的兴趣,提高幼儿能力的教育方法,丰富幼儿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对户外混龄游戏的实践研究,创设了一种全新的常态化、全混龄的户外混龄游戏模式,促进幼儿身体、认知、社会等不同方面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幼儿户外混龄;游戏模式;有效性
        一、户外混龄游戏及其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混龄游戏是指在幼儿教学中,打破年龄和班级等的界限,使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统一的环境之下进行自主的交流、学习,共同游戏,实现学生的成长。混龄游戏可以追溯到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她始终反对按年龄分班教学的模式。在当前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教学在,尽管参与的幼儿年龄集中于3到6岁,但是在认知与社会性上有很大差别。在教学活动中,户外混龄游戏能够有效打破幼儿园的封闭性,实现一定的社会交流,使得幼儿与学生之间共同发展,全面推动幼儿社会性的实现与发展。在对幼儿户外混龄游戏的实践中,可以发现,混龄游戏具有如下积极意义:能够推动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和熟悉各种社会规则,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实现共同的成长及发展。
        (一)教师更新观念,“放手”、“放权”是户外混龄游戏的前提
        我们现如今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多为两种现象:“放羊式”这种方式使得教师无所事事,幼儿自由嬉戏;“主导式”以教师为中心,把预定目标强加给幼儿,教师说,幼儿做的形式,使幼儿失去自主权,影响了幼儿自主性的发挥。我们如何在户外活动中支持幼儿,并能够在混龄游戏中得到发展,首先就是教师要更新观念、坚定理念,在《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引下,在了解、尊重幼儿的基础上,“放手”、“放权”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放手”、“放权”并不等于放任,“放手”,就是教师打破原有的“高控”,让幼儿成为游戏的真正主人,“管住自己的手、闭上自己的嘴,带上眼睛,用心观察。”教师退到幼儿背后,以尊重幼儿独特的学习方式,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有效的指导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活动中发生的冲突、记录游戏的关键事件等,教师释放自己成就幼儿。



        (二)积极创设适宜、丰富的体育活动环境
        首先,因地制宜合理规范地设置场地。活动场地的布置要科学合理,巧妙挖掘并利用现有的户外活动场地进行混龄运动区域的场地设置。可根据幼儿园场地大小、按不同的基本动作进行区域划分,且区域的划分相对固定,不要随意更换,让幼儿明确每个区域的固定位置,从而很快地进入角色充分活动。区域的划分还要考虑到邻近性效应,做到各种活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既保证幼儿充分活动又不相互干扰。这样才能使混龄体育活动的目的性、层次性、差异性得到保证。其次,材料的投放应考虑幼儿的年龄、能力以及兴趣的差异。活动材料是开展体育活动物质基础,因此在保证数量和种类的基础上,要符合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特点,不同的游戏材料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提供充分的挑战空间。
        (三)常态化、全混龄,是户外混龄游戏的根本
        (1)螺旋式推进游戏。户外混龄游戏的实施我们采用由点到面“螺旋式”的方式推进游戏的开展:本班游戏——本班幼儿对户外游戏区的认识期,这期间我们让幼儿认识和熟悉与以往户外游戏不同,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过渡心理上的适应。同龄混班——在各班级年龄段幼儿熟悉户外的基础上请同龄的幼儿进行结伴游戏,发展同龄陌生的幼儿交往能力;递进班混龄——如请大一班的哥哥姐姐到中一班认领弟弟妹妹开展游戏,这个阶段主要是捆绑式的混龄游戏,在本阶段我们老师要观察、引导大的幼儿是否会谦让分享,小年龄段的幼儿是否乐意参与;全混龄——当幼儿对游戏有了充分的认识后,便进入全混龄阶段。
        (2)二自主一固定式开展游戏。我们为幼儿提供自主决策机会,他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主动的、创造性的开展游戏。在混龄游戏中我们采取了二自主一固定的方式让全混龄常态化。二自主为: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幼儿自主的选自区域、自由的选择玩伴、材料,在游戏中教师不限制,凸显幼儿的主题地位;自主管理,自信评价——每天的户外混龄游戏过后,幼儿与同伴结合进行玩具的收集整理。教师引导幼儿自信的开展本次活动的自我评价。一固定——每个区域的教师一段时间内是固定的,这样便于教师对本区域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的有效投放的把握。
        二、结语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的基本体育活动的一种补充。法国著名学家蒂索从医学的角度来评价体育活动:“运动能代替药品,但世界上任何药品都不能取代运动的好处”。教师只有真正重视户外体育活动,才能切实地发挥“一日环节皆教育”的作用,让户外混龄体育活动成为幼儿发展的契机、探索与交流的平台,成为揭开幼儿精彩一日生活的帷幕。我们将继续探索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使其不断丰富、完善,促进全体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文祥.户外活动探索[N].中国青年报,2000-11-20.
[2]沈平,彭湘粤,黎晓静,等.幼儿们的户外活动体验[J].中华护理杂志,2012(10):930-9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