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施骋骋
[导读] 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关键时期。

乐清市虹桥三小  施骋骋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小学美术整体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想象力;培养策略
        引言:现阶段,更加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辅助手段,培养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想象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水平,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拓展,想象力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在这样的积累中,学生的美术素养也会提升。
        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已有的认识和经验下,经过不断的加工最终才形成的[1]。很多时候,创作的素材往往是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点滴。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素材。只有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水平在不断积累中才能获得提高。有了丰富的素材,学生不仅会想象,而且想象的质量也会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多积累素材,并引导学生去积极的创作。使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
        例如,在学习《纸品手陶陶》这节内容时,教室可以先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彩色的卡纸,胶水,剪刀等物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作任何题材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创造任何的作品。教师会发现,在学生创作的所有作品中,有花草树木,有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来源于学生自己的认知和经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来源。学生的想象力大都是在自己认知和经验的基础之上加以改造而形成的。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他们的想象力就体现出来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多观察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或比较抽象的事物,如果单纯靠老师的讲解和描述,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的困难。如果没有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很难发挥出来。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东西变的可观可感可知,课堂也会变得生动有趣。逐渐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美术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激发。创造力也会随之提升。
        例如,在学习《家乡古建筑》这一节内容时,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接触的人或物都是非常有限的,有的学生对家乡的古建筑可能不太了解。在不了解的前提下,学生的想象力就很难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教师可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把各式各样、各具特色的古建筑呈现出来。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为每一个古建筑配上相符合的音乐,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学生解说。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就会很快的对各具特色的古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轻松的音乐和通俗易懂的解说中,学生看到课件中各式各样的古建筑就会产生想象,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古建筑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不了解或比较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更容易接受,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把美术作品引入到美术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不仅在于要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还在于美术素养的提升。从长远来看,学生学到的美术知识是有限的,但美术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所以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最大的可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接触到的事物都是非常有限的,他们的想象力那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经验。也就是说学生想象力的来源是有限的。这时候,教师可以把美术作品在课堂上展示,教会学生学会欣赏美的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有关乡下生活的美术作品。微风习习,各种花朵争相开放。小鸭子在河里惬意的游泳。小猫慵懒的在地上打滚,两只小花狗在树荫下睡觉。还有远处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在观看这样的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以引导:如果此时你就在这幅画中,你想做什么?这时候学生肯定会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听完所有学生的看法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画一幅图画。这个时候,每个学生心中都会有一幅画。通过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方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束语:
        小学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不断的积累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婷.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35):204.
[2]郭佳佳.浅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神州,2020,(24):143.
[3]付亦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2020,(38):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