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美术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向红英
[导读]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合理渗透本土文化,将本土文化的学习与幼儿美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更加贴合《指南》中美术教育的目标,有利于幼儿美术课程的开发和完善,也有助于本地区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重庆市丰都县名山街道中心幼儿园  向红英

摘要: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合理渗透本土文化,将本土文化的学习与幼儿美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更加贴合《指南》中美术教育的目标,有利于幼儿美术课程的开发和完善,也有助于本地区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近两年来,我园致力于开展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构建创意美术园本课程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形成具有浓郁丰都文化特征的美术活动,为课程构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本土文化资源;幼儿园;美术课程
        把当地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生活作为教育资源,能让幼儿从人们的生活中体验到本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重庆丰都是著名的旅游古城,历史悠久的山水之城,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我们充分挖掘丰都本土文化资源,探索多样化的美术创作表现方式,创作丰富的美术作品,创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多形式多主体构建美术课程。
        一、调查寻访本土文化资源
        利用家长资源、民间寻访、网络资源等形式调查收集丰都本土文化资源。编制《丰都县本土文化资源调查问卷表》,向教师、文化宣传工作者、民间艺人、家长、学生调查了解丰都的自然资源、风景名胜、历史文物、民间活动、民间艺术、饮食文化等。通过广泛调查,收集到丰富的本土资源。如自然资源有长江,野生动物鲟鱼、长江鱼、黑颈鹤,天燃气,药材(天麻、苦参、葛根),乔木植物(腊梅花、银杏叶、桂花、棕叶、竹子、稻草、麻柳),钟乳石,矿产(石灰石、白云石、硫铁、大理石、煤),公园,水库等。风景名胜有名山景区、双桂山景区、澜天湖景区、雪玉洞景区、龙河湿地国家公园、九重天景区、长江大桥等。历史文物有烈士墓、石核、砍砸器、烟墩堡遗址、汉墓群、小官山古民居、杜家祠等。民间活动有丰都庙会、祭祖仪式、迎亲、赶集、猜灯谜、木棒棰戏等。民俗习俗有包粽子、打糍粑等。民间艺术有竹编织、吹糖技术、磨剪子、纳鞋匠、捏面人、打席子、剪纸、刺绣、雕刻、脸谱、木版画、鬼城泥。特色饮食有仙家豆腐乳、糊辣壳小面、麻辣鸡、万人牛肉火锅等。特色物产有三元柚子、楠竹锦橙、澜天湖竹笋、栗子大米、董家花椒、兴义龙眼等。
        总之,丰都县自然资源、风景名胜较多,民间活动、民间艺术、饮食文化等丰富多样,而且极具丰都本土特色,为开展本土文化资源美术课程实践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二、构建丰都本土文化资源美术课程网络
        (一)编制本土文化资源美术课程目录
        在开展丰都县本土文化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本园特色和幼儿兴趣,围绕“你最感兴趣的丰都本土文化资源”开展研讨,把丰都文化资源分成了七大类,即名胜古迹、自然风景、特色建筑、民间活动、传统习俗、民间艺术、饮食 文化,编制丰都本土文化资源美术课程目录。
        (二)预设本土文化资源美术主题课程网络
        利用丰都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本土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教师通过观察美术教育过程中幼儿的兴趣点、学习特点,围绕本土文化资源七个类别,预设了七个“本土文化资源美术主题课程树”,即古迹之思、风景之美、建筑之奇、活动之丰、习俗之韵、艺术之特、美食之味七个主题课程。


每个主题课程由四部分组成,即“本土文化资源主题美术活动说明”、“本土资源主题美术活动目标”、“本土资源主题美术课程树”、“本土资源主题美术活动计划”、“本土资源主题美术环境创设”。每个主题美术课程树有课程主题名称、有预设的课程活动内容及美术活动形式及材料。课程树中的粗线表示我们预设的活动,已经开展了的;细线表示我们已经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但没有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存在着生成新活动的空间;虚线表示幼儿的最近兴趣和经验走向,可以发展更合适的课程,在观察中,在实践研究中适时调整课程计划和活动。
        三、利用丰都本土文化资源开展丰富的幼儿园美术活动
        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通过整理、加工为“接地气”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极大地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并真正做到实践美术教育“来自幼儿生活,高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但目前部分班级的美术活动缺少创新,大都千篇一律,仍然是彩色水笔、橡皮泥等老式学习材料,无法让孩子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及新颖的作品。因此我们在表现“丰都特色文化”的多元化美术材料和表现方式上加强探索,引导孩子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如木块、花、草、籽、树皮、树叶、树枝、鹅卵石、花生壳、贝壳、柚子皮、沙子、麻绳、果核、纸板、布等材料,开展绘画、编织、刺绣、剪纸、捏泥、搭建、粘贴、木版画、揭表画、脸谱、雕刻、腊染、印章等美术活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步步递进、层层深入,通过多材料多形式表现,循序渐进地将本土资源进入课堂,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不断提升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四、创设本土文化美术环境熏陶感染幼儿
        幼儿园创设良好的本土文化环境,在环境中体会家乡文化的魅力,体会家乡的风土人情,更能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熏陶和感染。利用自然材料和生活废旧材料,制作关于丰都本土文化的美术作品,放到幼儿园的走廊、班级和美术室进行装饰。如幼儿园一楼大厅展示班级关于本土文化特色的活动墙,一楼走廊展现名山景区和小官山的古民居,是家长和孩子用硬纸板刻画的;二楼走廊展现具有丰都特色的长江二桥、长江大桥及马良大桥等,是大班幼儿用木板和麻绳搭建的;三楼走廊展现丰都的民风民俗,中班绘画、手工制作热闹的庙会、嫁娶迎亲、拜年等场景;楼梯转台展现丰都的美食,中小班幼儿用竹签、橡皮泥、树叶、硬纸板、柚子皮、花生壳等粘贴的万人火锅宴、鬼城麻辣鸡、签签牛肉、胡辣壳小面等美食;在大班活动室创设有皮影戏、木偶戏、剪纸、竹编织、打席子等本土艺术和民间工艺活动。同时创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幼儿活动室、主题墙、走廊壁画、美术活动区等幼儿园环境。开展具有“本土美术特色”的家园、社区活动。每学期开展班级本土文化美术环境创设评比,幼儿美术作品展览、画展活动,邀请家长观展。通过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美术创作氛围和精神环境,让幼儿不知不觉地感受本土文化作品的特别之美,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感受到创作的快乐。
        丰都本土文化作为本地区的传统和主流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性为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资源。通过挖掘丰都本土文化资源,开展丰富的美术活动,探索多样化的美术创作表现方式,创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幼儿园环境,我们在本土文化资源美术课程实践研究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山东教育,2011(30)
[3]张卫民,陶红莉,吴金英,等.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本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研究[J].课程与教学,2016(12):24-26.
[4]张玉能.实践转向与审美教育——创美美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12(6).
课题来源: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构建创意美术园本课程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26-792)的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