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吴依
[导读] 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根据孩子的发展随机调整。我们应该捕捉本班幼儿的兴趣,丰富课程内容;根据本班幼儿的经验,调整课程的内容,相信本班幼儿的能力,支持课程的生成:根据本班幼儿的能力,支持他们生成课程。

杭州市澎博幼儿园   吴依     310017

摘要: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根据孩子的发展随机调整。我们应该捕捉本班幼儿的兴趣,丰富课程内容;根据本班幼儿的经验,调整课程的内容,相信本班幼儿的能力,支持课程的生成:根据本班幼儿的能力,支持他们生成课程。
关键词:幼儿园;班本课程;构建
        幼儿园是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提出弹性化管理,鼓励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共同构建适合孩子的班本课程。现在我们更多的做法就是参考某些现有课程,进行园本化的改建。班级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主阵地,如何在园本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适合本班实际的班本课程呢?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本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园本课程进行合理调整。班本课程不是对园本课程全盘的否定,而是对园本课程的提炼、修正,师幼共同完成班本课程的构建。
        一、发现捕捉本班幼儿的兴趣,丰富课程内容
        学习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性,主动学习伴随着幼儿整个成长过程。但这种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往往和幼儿的兴趣相关,但在实施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预设的内容与幼儿的兴趣矛盾的问题。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可能园本课程未能体现,而原本一些预设的课程并不一定是孩子感兴趣的,这样的课程势必不受幼儿欢迎。对此,我们应该捕捉本班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去支持幼儿的学习,丰富我们的课程内容。
        例如在园本教材中有个为“蛋”的主题活动中,小朋友在玩蛋的过程中产生了蛋在水中是浮起来的还是沉下去的争论……这时候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不能按部就班地点到为止,而是挖掘这一内容,把问题交给幼儿自己去解决。由于幼儿的主动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基于兴趣的好奇心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之一。所以,在这个争论产生后,教师索性让孩子进行蛋在水中的实验,让他们在实验中证明自己的猜想,这样自然而然产生了一个有关“蛋的沉浮”的课程。教师把握幼儿天性中的某种东西和其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兴趣,根据他们的经验丰富本班的课程。
        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每时每刻都在生活中发生着,教师就是要善于观察幼儿,能敏锐地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和幼儿一起演变成有趣的教育价值。从而支持孩子的学习,通过各种活动方式将孩子感兴趣的内容生成为可持续探究的教学活动内容、游戏活动内容等,从而丰富本班的课程。



        二、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调整课程,调整课程的内容
        园本课程是在整个幼儿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普遍适合于全园的幼儿。但每个班级之间存在着差距,那么园本课程有的时候并不是适合所有班级,如果一味地追随园本的课程而忽略本班幼儿的特点,预先设想目标、重难点、延伸拓展等与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不一致,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幼儿的发展。这在大力倡导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关注其内在需要的今天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如今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给了教师很大的弹性空间,教师既可以按照计划进行实施,也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适当地进行调整。而这样的调整是应该基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在充分观察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分析幼儿的现有经验基础之上,才能做出适宜的调整,这样的调整才能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我园的课程中有这样一个内容《豆豆和爸爸去旅游》。整个活动是通过讲述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一些现代通讯方式,如电话、信件等。但在分析本班幼儿情况下,孩子们的经验远远在这之上,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通讯工具有很多……因此在本次活动中,就需要适时调整相关内容,通过现场操作让幼儿感受更多的现代通讯手段,如qq、微信、电子邮件、语音等,这样的学习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又有现场的演示,让孩子的学习更有趣。
        园本课程只是蓝本,教师需要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对园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筛选与重组,落后于幼儿已有经验的可以去除,超于幼儿已有经验的可以适当调整,适合幼儿经验的可以加强。灵活适当地调整能够让园本课程成为班本课程,使其更适合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三、支持:相信本班幼儿的能力,支持课程的生成
        园本课程提供给教师的是参考性的课程,但在实施的时候,教师应该观察幼儿的兴趣、倾听幼儿的想法、找到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提供帮助与支持,从而成为幼儿在课程中的合作者与支持者。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各种支持帮助幼儿探索查找问题的答案,主动参与,从而生成班本课程。
        有时,我们还可以依靠家长资源,使家长能够及时地帮助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如帮助孩子一起去搜集、调查相关的问题。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孩子去调查研究,多方位地支持,帮助孩子生成的班本课程顺利地展开。
        总之,通过发现、调整与支持,合理调整、丰富园本课程,创设适合本班幼儿的班本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做一个善于观察与分析幼儿的教师,及时地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关注课程的动向,做一个善于支持的幼儿教师,给予幼儿不断地帮助,从而使园本课程更适合本班的幼儿,建构适合的班本课程,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健.幼儿园园本课程设计与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05).
[2]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幸福教育从心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园本课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