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思考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王琳琳
[导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实验所需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实操能力和生物道德素质,这也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

白城市洮北区平安镇中学  王琳琳     邮编:137000

摘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实验所需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实操能力和生物道德素质,这也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全面教育,要求初中生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生物实验教学策略,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全面塑造具有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的新时期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物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学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初中的实验教学被多媒体替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阶段很多的高科技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尤其是动画微课等手段已经可以实现直接观察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初中生物教师便利用这些多媒体的高科技手段来代替直接的实验操作,没有真正地意识到生物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有些教师一般只重视课程目标完成程度和教学计划,再加上初中升学的课业压力,很多教师便取消了生物实验用多媒体来替代,学生的实际操作便演化成了教师示范和视频的观看,学生只需要记住实验的结果,用来面对考试就可以了,这种趋势降低了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程的兴趣,死记硬背的记忆导致生物这门课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2.实验教学过程比较刻板,程式化、形式化较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还处于刻板僵化的模式中,实验课程走形式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生物实验课堂中,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一般都是讲所有的操作步骤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对学生耳提面命,生怕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任何的纰漏,学生也只是按照教师的步骤循规蹈矩地操作,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和实验策划设计的过程。其实在实验开始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本知道了实验的结果,对于现象来说,并不能得到学生充分的关注,整个实验的过程也没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虽然学生能够完整地完成实验流程但是仅仅是走形式学生从实质上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学生的核心技能并没有得到锻炼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内涵
        生物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脱离了实验的生物课堂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实验教学不仅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而这些能力都是作为初中生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在生物的实验环节中教师应该减少对实验的干涉,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组织能力,在确保安全的实验环境下充分激发学生的大脑,将枯燥的生物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的直观化和形象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1.培养创新精神启发学生探索能力
        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核心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实验教学环节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性知识或者直接把实验的结果告知学生,让其死记硬背是极其错误的做法,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长的角度来看,生物教学的实验部分是最能提升学生自身探究能力的途径。教师应该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出发点创设出良好的研究环境,巧妙地设置问题,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实验项目,而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起到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和指导。学生实验后搜集实验数据,通过相应的对比现象的不同,鼓励学生利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创新,新的实验方案这样设计之后便可以形成知识的闭环完善了自身的学习知识体系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生物学习增强生命意识培养科学素质
        初中生的年龄阶段一般为12-15岁这个年龄阶段是自身人格建立和精神品质完善的重要人生阶段。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应该促进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其实就是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为其建立一个科学的态度和情感意识。科学的素养包括学生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动力,还包括在探索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对自然的敬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初中生的性格还没有趋于完善,对于生物教学来说教师应该通过实验环节引导学生,完善一个具有科学观和价值观的品格增强对于生命的认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生物实验并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还应该保持对生命最初的尊重和了解。这样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让他们养成了科学的思想价值观。
        三、核心素养引导下初中生物实现教学环节创新策略
        1.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实验环境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引导下,生物实验就是教师拿实验设备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观察,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归纳结论学生把结论记住就可以了。近些年各个初中教学环境发生了一些改变教师做完实验后学生按照老师的操作步骤进行模仿,虽然已经进行了教学升级,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这样的趋势下教师就应该分析学生的特点和整个学习水平设置相应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动起手还让学生动起脑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的。例如我们可以将生活中的情景作为作业给学生布置让学生对比在吃米饭和喝米粥的时候咀嚼的变化,教师也可以把两种食物带到课堂让几名同学对比吃这两种食物的过程中牙齿咀嚼和舌头搅拌的区别,然后让学生代表来进行阐述,这种是最基本的生活情节却涵盖了生物学中最基本的知识这种生活情景的创设,不仅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去。
        2启发学生科学性思维设计研究实验流程
        教师在启发学生科学思维方面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来进行相关的实验设计,通过这样的创设,除了能够增强学生自身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外,还能够锻炼科学的思维,实验的数据结果是最为客观的存在,让学生建立起依据实验结论进行学习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空气污染问题的实验中对PM2.5这个热门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自己设计PM2.5的收集和测试,提出相关的问题,实验方案的讨论,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实施和总结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启发自行研究的热度,建立科学性思维。当然在空气污染问题上,教师在组织学生实验后也应该教育学生对自然的保护意识,透过实验的结论让学生对自然有敬畏之心。
        3.学校完善教学设施,强化实验教学管理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也是核心素养提升的前提条件,生物教学的实验场所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升级换代。另外,为了激励学生自主创新的实验意识,学校的实验场地也应该定期地对外开放,而不仅仅是课堂的时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需要加深教学的改革力度,摒弃到传统的教学思路,转变思路,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的同时,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竞争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兴趣的趋势下感受生物实验的魅力。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来说,实验教学就是基础中的基础,生物的原理和概念都是实验的载体,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怎样能够唤起学生实验的自主意识,积极设计动手同时还动脑思考是最应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莉芳.议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33):50.
[2]黄文辉.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6):119.
[3]唐乾.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学周刊,2011(17):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