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工区推动游戏的发展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郁颖超
[导读] 美工区是专门为幼儿提供自由心上和个性创作的活动区域,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大班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强,能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感受和想法的工具、材料、手法也更多样。

浙江省杭州市澎博幼儿园  郁颖超

摘要:美工区是专门为幼儿提供自由心上和个性创作的活动区域,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大班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强,能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感受和想法的工具、材料、手法也更多样。为了了解大班幼儿美工区游戏的现状,进一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基本精神,更好的利用美工区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从美工区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教师指导以及对教师的访谈等视角分析了大班幼儿在美工区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美工区;游戏;推动发展;策略探讨
        引言:幼儿是环境的主体。美工区环境的创设,同样应该以幼儿为主体,才能吸引幼儿的参与,放手让幼儿参与,才能凸显美工区的价值,体现幼儿是区域中的主人。大班幼儿美术表达能力较强,完全可以进行一定的艺术创作。对于幼儿园的儿童来说,关于艺术教育最主要的价值就是可以让幼儿进行尝试,对艺术品的欣赏,以及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同时能够感受美、表现美并创造美。
        一、目前美工区游戏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美工区空间布局不合理
        美术不会只出现在房间的某一处,幼儿可以从图画书,教室墙上的环境创设和教室本身的美学设计来学习美术,但是,也需要有特定的区域让幼儿可以学习和绘画。因此美工区的创设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合理的美工区创设,可以使美术活动的开展更加有效。大班班级的美工区布局都能做到用低矮的柜子、格子框架等将美工区与其他区域划清界限,但有部分班级将美工区设置为紧邻表演区、娃娃家等较为吵闹的区域,导致幼儿无法集中注意力和专心制作。还有的班级美工区区域设置过小,幼儿的创作空间被挤压,无法进行大型艺术作品的创作或者合作完成作品。
        (二)美工区环境创设缺少幼儿的参与,缺乏美感
        大部分班级依然将幼儿创作的空间限制在桌面,美工区墙面创设和吊饰都以教师创设为主。在美感设计上,教师只是将两旁的柜子摆满材料,既没有考虑美观地摆放材料,也没有一定的顺序。墙面创设时也只是使用不太坚固的材料,间隔一段时间后就有容易脱落或易被幼儿剥落的危险。等创设破损后,又不及时更新或加固,放任其继续留在墙面。此外,当幼儿创作写实绘画时,提供生活中真实的物品、图画、图片和参考书作为资料是极其重要的,参考资料可以为幼儿提供观察和欣赏艺术的机会。未有班级投放、创设这些资料,使得美工区没有体现任何艺术氛围,创设简单,没有凸显艺术性。
        (三)材料投放随意,缺乏层次性、有效性
        在美工区材料的投放是关键,有效的材料能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和欲望,能引起幼儿对作品内容的联想和想象。各班美工区材料投放已经改善了单一的问题,都能做到多种材料的投放。但在投放的时候缺乏层次性,只是简单的材料堆砌,其中投放最多的是蜡笔、纸、颜料、纸盘、纸扇、橡皮泥等一系列与绘话、手工有关的材料,只是变换幼儿作画的物体,而没有新颖、有趣的操作材料引发幼儿更深层次的美术活动。第二在于材料投放没有计划性,未能及时跟进主题内容或教学目标。



        二、解决美工区游戏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优化布局,美化环境,鼓励幼儿参与
        合理规划美工区布局,为幼儿选择一个安静的创作区域,靠近水源,美观地摆放材料,以吸引幼儿,可以尝试按照色谱的顺序来摆放材料,如,彩色蜡笔或者彩色铅笔要放在干净的罐子里,每一个罐子里装着不同色调和颜色的蜡笔,使用镜子,可以用来从不同角度展示材料。有充足的参考资料和启发资料,为幼儿提供观察和欣赏艺术的机会。在美工区的环境创设上,幼儿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用他们的各种作品装点空间,可以将作品当做吊饰悬挂起来,也可以当作墙饰张贴,或者摆放在美工区的各个角落。如此多形式、多角度的展示,不仅是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更能给幼儿带来成功的喜悦和自信。现如今提倡"儿童视角",大班幼儿思维发散,愿意表达,完全可以让他们策划自己的作品要怎么摆放,怎么悬挂,同时也可以设置留白的墙壁或橱柜,让幼儿直接在上面进行创作,装饰美工区。
        (二)优化材料投放,重塑材料魅力
        在区域活动中,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引发幼儿的探索行为,所以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时要了解材料的使用方式和教育价值,明确材料投放的目的,确保每个材料都可以和一个目标相联系,有效的提升幼儿的能力,也是一种便捷的达成教育目标的方法。第二,及时更新材料,改变保守的材料投放观念,教师应跟随活动主题,在每个主题进行时在美工区投放相关的主题材料,让幼儿在各个阶段不仅在课堂,也能在区域活动时巩固、提升自己的美术活动水平。比如,可以把幼儿经常作画的材料通过固体胶粘合在一起,例如圆柱型的纸张底下或者上面粘合一个纸盘,组成新的样式,再进行装饰作画,幼儿也可自由发挥组合不同造型进行创作。一切新式操作方式都要考虑幼儿操作水平,做不到幼儿也可以继续使用原来操作方式。
        (三)优化教师指导,突出幼儿主体地位
        教师应改变全权指导的思想,可以在美工区游戏开始前让幼儿合作讨论、制定今天区域活动的主题,或者只是向幼儿介绍今天需要用到的材料,鼓励幼儿自己思考完成作品所需的步骤、材料,或在操作中探索新颖材料的使用方法。不随意压缩区域活动的时间,不将时间浪费在操作材料和强调常规上,这些应该是孩子们通过探索和操作自己体验出来的。同时当幼儿操作遇到困难而产生退缩欲望时,可以先观察幼儿,请他寻求旁边幼儿的帮助,如果问题还得不到解决,教师再介入指导。但介入时也应该以引导幼儿为主,而不是直接上手帮他完成剩下的创作。让幼儿自己大胆创作,自己想办法解决,教师只是活动中的追随者,而不是主导者。
        结束语
        如今,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逐渐居于重要地位,拥有集体教育无法代替的价值。为了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更应该重视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情况。当然教师也不能对幼儿的活动不闻不问,幼儿美工区游戏容易陷入重复操作这一过程,这时教师就有必要介入引导幼儿,引导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或讨论制定不同的美术活动主题,进行新一轮的创作。
参考文献:
[1]周华倩.美工区游戏活动观察与指导的实践探索——以中班美工区绕线游戏观察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2):245-246.
[2]钱佳莹.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6):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