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虞旭强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虞旭强
[导读] 现阶段,我国新课标教学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现代教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各学科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还要求学生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乐清市翁垟第一中学   虞旭强   325606

【摘要】现阶段,我国新课标教学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现代教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各学科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还要求学生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望对未来初中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数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由于初中承接小学、为高中学习做准备,这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也在为高中数学学习进行基础铺垫,因此,授课教师务必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未来高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际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授课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及意义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
        数学思维与思维的概念相似,思维是事物呈现于人们眼前,人们对其进行了一些思考,能够反映现实世界;数学思维将思维的概念细化到数学的范畴中,主要指对数学中存在的逻辑关系进行充分的应用,进而思考相应的数学问题并予以解决。数学的学习主要是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学习,初中数学在经过小学数学的奠基后,将逐步面临更加复杂深奥的数学世界,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初中学习是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极佳阶段,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逐渐形成思维以及认知的能力,自身的个性逐渐开始发展,正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科学的运用数学能力,对社会事物能够通过逻辑思维进行合理的分析以及做出正确的选择,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各方面均得到良好的发展。新时代我国初中教学更加注重核心素养以及关键能力的培养,但是众多学校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仍然按照应试教育的模式进行教育工作,因此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知识讲解与思维能力培养齐头并进。
       二、数学思维的能力的类型
        (一)形象能力
       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包含各种图形、线段、立方体等以及点、线、面在空间位置上的关系等内容,学生要灵活的解决这些数学问题需要具备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如在面对有关视图方面的数学问题时,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才能对相关视图进行综合的考虑并以正确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1]
        (二)推导能力
       推导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了基本数学原理后能够对相关的问题举一反三,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时能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一能力的有效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同时在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时也能够充分发挥推导能力的作用,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三)统计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使得如今数据的容量越来越大。面临众多的数据信息,如何尽快的提取其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充分的整合以及分析成为人们必备的能力,这正是统计思维能力的内涵,是新时代社会条件下对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
        (四)抽象能力
        抽象能力是众多数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它在学生成长层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数学的理论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是将生活抽象化的学科,其本质就是对事物进行精辟的总结并抽象化。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应加大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学生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实现数字与图形的随意转化。[2]
        三、初中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古板
        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符合时代的要求。然而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居多,教师的讲解占据了课堂时间的绝大部分,学生全程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严重阻碍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本来是一个迸发活跃思维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只能解决一些表面的问题,对一些原理相同的数学问题常常无法有效解决,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难以达到。
        (二)学生学习热情不足
        由于数学本身是对生活的抽象与总结,这使得其具有抽象化、复杂化的特点,如果学生不具备过硬数学思维能力,在面对深奥的数学问题时将难以进行有效的解决,当前的教学内容对数学原理仅仅从表面进行讲解,学生难以深刻把握其本质,学生在数学上花费很多的时间以及精力也很难透彻的理解,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足。同时许多学生的学习方式不甚合理,对数学共识何原理通常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这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收效甚微,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理念落后
        当前众多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没有创新,没有深切认识到新时代国家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在教学中仍然过度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随着国家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一定的改变,然而实际数学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师的观念尚未转变,注重学生解题的速度与熟练度,大多数学生缺乏数学问题的自主解决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的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四、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对策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众多学者初中数学教育领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现了众多具有新意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打破了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程灌输的教学模式。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层面进行科学的划分,采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工具,同时减少自身讲解的时间,鼓励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并且通过不断的探索,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数学学习最直接的动力,是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重要推进器。初中数学是我国教育领域中最基础的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除了在课堂上运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数学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充满趣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际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融入相应的数学思维,学生在活动中放松的同时也提升了数学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授课教师务必要全面根据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为学生构建贴近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重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直观,以便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同时重视逆向思维转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让学生在反复的思维转换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意识,从而为其未来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敏.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J]。教育,2017(3):219。
[2]姚建国.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2016(23):176。
[3]曹有莲。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2017(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