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有效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熊小琴
[导读]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怎样学习才事半功倍?多样化、直观性学习词汇,把词汇变成图片,放到情境中,利用自然拼读法,在欢快的歌曲和歌谣中学习词汇,结合生活实际巩固运用词汇,拓展绘本阅读,对词汇进行重新编码,有规律地提升词汇复现率,巩固记忆词汇。

佛山市南海区翰林实验学校  熊小琴

【摘要】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怎样学习才事半功倍?多样化、直观性学习词汇,把词汇变成图片,放到情境中,利用自然拼读法,在欢快的歌曲和歌谣中学习词汇,结合生活实际巩固运用词汇,拓展绘本阅读,对词汇进行重新编码,有规律地提升词汇复现率,巩固记忆词汇。
【关键词】 直观 情境 自然拼读 歌曲和歌谣 绘本阅读
        一、课标要求及现状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小学阶段二级目标对词汇的标准是:学习有关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相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1]小学即使是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到六年级有4年的学习时间,4年学习400个词汇,听起来真的很简单,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学生认读起来很难,不敢张嘴读,记忆拼写常常是字母顺序混乱,运用起来更是困难重重。
        二、原因分析
        语言的习得规律:先有大量语言输入再有逐渐的语言输出,说先于读,读先于写,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第二语言的习得遵循先学习语言,再学习文字的规律。让我们来看看孩子学习汉语的过程:从出生开始,父母就会对婴儿说话,到一岁左右开始咿呀学语,到六岁上小学开始学习写字。整整一年级时间从不间断地听,才开始咿呀学语,用长达六年级的时间听说认读,六年的输入才开始学习书写!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两周后开始学习字母即要求书写,不到半年就会有词汇书写考试。老师为了应对考试,就要想办法让学生背过单词,会默写。部分学生在不会认读情况下机械性记忆,没有科学的方法,教师由于课时少班级多,每周三课时,没有及时进行复习,对学困生关注不够,导致学生对词汇学习和掌握有很大困难。
        三、词汇学习有效方法
        1、用图片、肢体语言直观性学习词汇。根据认知规律,开展词汇学习。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信息加工理论的最简单模式是:输入——加工储存——输出,由此可得出学习英语的过程是:接受模仿——加工改造——创造表达。因此小学英语词汇学习也应从感知新词开始,接受新的信息,通过对新词汇的理解、模仿其发音、记忆来实现对新信息的加工改造,最后由对新词汇的应用反映出创造表达这一环节。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形象、直观的图片和肢体语言更能理解和记忆。于是在教学时,把抽象的单词变成形象的图片,让学生去思考,去重新编码,音义形结合,让学生看到单词时,头脑中直接呈现出画面。nature这个带抽象意义的词汇,让学生直接记忆音、形是很难的,如果呈现了自然界的大量画面,并且结合学生的相关记忆,如他们常常游玩的自然公园,学习起来就简单多了,并且记忆持久性和准确度也更高。如动物词汇monkey, 学生学习时用肢体语言去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Act like a monkey! 边做边说边听,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学生很快掌握单词的音义形。
        2、在情境中呈现词汇学习词汇。词汇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常常运用在句子中,正所谓词不离句原则,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词汇的学习重在运用。言语的发源地来自情境,情境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必要场景。[2]视听结合理解词汇的音、义、形;角色扮演内化词汇的用法和功能;编写故事构建词汇学习的音、形、义词汇网络。所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和运用词汇,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有效性。


如在学习farm时,呈现出创设的情境:Mr McDonald has a big farm. Look!  This is his farm.教师提问:What do you see on his farm? 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归纳、总结并描述There are many animals and vegetables on the farm. 学生在图片和情境中,重新建构词汇farm的音、义,再配以拼读方法记住它的形。
        3、自然拼读法学习词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学字母时,教会学生学习字母的发音,先掌握辅音字母的发音,再学习元音字母的短音和名称音,接着对字母组合的发音进行学习。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教给学生拼读过程与方法。如:学习bag时,b-a-g, bag,结合用手势做拼读,双音节词和多音节单词先分音节,再教拼读。如:September分为Sep-tem-ber三个音节,分别拼读,再根据重读方法结合一起,读音掌握后,根据读音,分音节记忆单词,提升单词记忆的准确性。有一定积累后,遇到亲单词,学生自己先试读,老师再正音,逐步训练,这样学生看到新单词就不会害怕,自己会试着去大胆拼读单词。
        4、在欢快的歌曲和歌谣中学习词汇。马克思说过:“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歌曲和歌谣以其欢快的韵律和节奏,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听唱英语歌曲,不仅能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还能培养对英语节奏的敏感度。如在学习月份单词时,难读、难记单词,但是学生听唱了几遍月份歌曲后,很快就记住了单词的音义,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
        5、拓展绘本阅读,让词汇重新编码,有规律地复习,提升单词复现率,在新的语境中拓展单词的维度,巩固记忆单词。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新单词学习后,在当天进行一次复习,第二天进行一次复习,在一周内再进行一次复习。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读,那样学生没有思考,没有重新编码。增强单词复现频率最好的方法是:拓展绘本阅读。绘本以其生动形象的图片、有趣的故事情节深受学生喜爱。拓展同步系列的绘本阅读,让新词汇在的趣的故事中不断复现,学生自然不容易忘掉。如在学习完个人的性格、外貌形容词时,拓展阅读北极星三级绘本《The New Teacher》,学生在有趣的绘本故事阅读中,在新的情境中重构已学过的词汇:strict, friendly, clever, polite, old, young, hard-working, helpful,funny, kind,shy。通过重新编码,有意义地复现词汇,既拓宽了词汇的运用情境,又复习词汇。
        6、结合生活实际巩固运用词汇。语言重在交际运用。课程标准在二级学习策略的四类中一项交际策略中指出: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提供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提高交际效果。如在学习:do morning exercises, eat breakfast等短语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论--When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 I usually do morning exercises at 6;30. --When do you eat breakfast? --I often eat breakfast at 7:10a.m.
        四、结论
        每个小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爱好,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最为行之有效,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就是最好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去观察、发现、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提升词汇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吴佳露.《基于情境的小学英语记忆法教学设计与实践》小学英语教与学2020(6)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